第259章 倒计时的真相拼图(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罪案拼图师之亡者遗局》最新章节。
药泵的蜂鸣声像一根细针扎进耳膜,我盯着电子屏幕上跳动的数字——00:00:47。
那声音仿佛穿透了雨夜的沉闷,每一秒都像是在神经上划过一把钝刀。
视觉中,屏幕的冷光映着林疏桐紧绷的下颌线,她的睫毛在紧张地颤动。
后颈的血肉被撕开一道血口,金属边缘刮擦着神经末梢,每跳动一秒,都仿佛有人用镊子夹着我的脑仁。
触觉中,鲜血顺着脊柱缓缓流淌,温热而黏腻,与贴身衣物粘连在一起,带来一种令人窒息的压迫感。
林疏桐的手指压在我的腕间,她的脉搏跳动得快得离谱,但拿着手术钳的手却稳如精密仪器:“止血钳马上就到,你再忍半分钟。”她说话的声音低沉却冷静,带着金属碰撞般的锋利,和窗外断续的雨声交织在一起。
听觉中,她的声音像是从遥远隧道尽头传来,混杂着药泵的滴答声和她呼吸的节奏。
老陈的笑声突然提高,带着像破风箱似的嘶鸣声:“陈野说……你会疼得发抖,但绝不会停手。”他瘫倒在墙角,嘴角的口水混合着血珠滴落在地面上,发出“啪嗒”的轻响,瞳孔扩散成模糊的灰雾。
他的笑声中夹杂着气音,像是漏气的风箱,在寂静的房间里格外刺耳。
“三年前那起案子……他故意把墙灰样本的标号写反,不是失误……是要你用最狠的方式,撕开裁决者的遮羞布。”他的话语断断续续,却如同惊雷般炸在我脑海中。
我喉咙发苦,三年前的记忆突然涌上心头——那个暴雨夜的仓库里,陈野举着放大镜冲我喊道“样本3号有问题”,但我根据标号为2号的墙灰数据下了结论。
那时雨水砸在铁皮屋顶上的轰鸣声至今仍在梦中回荡。
后来才知道,搭档的钢笔漏墨,把“3”晕成了“2”。
当时我以为是他粗心,现在想来,那摊墨迹分明是刻意晕开的。
分光仪的红光扫过药泵接口,显示屏突然炸出刺眼的红条。
“氟苯氧丙胺浓度已达到临界值!”我声音颤抖,指尖掐进掌心,指甲几乎嵌入皮肤,痛觉让我保持清醒,“再晚十秒,记忆清除剂就会顺着脊髓灌进大脑。”
林疏桐的白大褂袖口沾着我的血,她突然松开手,后退半步,有个冰凉的东西“当啷”一声掉在我的脚边——是一支玻璃注射器,针头上还挂着半滴透明液体。
那液体在灯光下泛着幽蓝的光泽,像极了母亲遇害那天,墙上渗出的雨痕。
我弯腰去捡,瞥见针管上贴着小吴的字迹:“凌晨三点十七分发自临州一中后巷。”纸张略显潮湿,油墨有些晕染开来,像极了当年那份致命报告上的“2”字。
手机在此时震动,是小吴的加密短信:“墨哥,围墙裂缝的红漆标记和陈哥笔记上的符号吻合,坐标已附。”我抬头看向林疏桐,她正用质谱仪扫描药泵残留,发梢垂下来遮住了她的表情。
“裁决者的清除剂需要特定声波激活。”她突然把陈野的笔记本按在我的耳后,纸页摩擦皮肤的粗糙感清晰可辨,“你之前说总听见‘雨声’,其实是药剂解码的声纹指令——”
窗外的暴雨突然砸在玻璃上,在密集的“噼啪”声中,我耳际响起陈野的声音。
那是三年前结案那晚,他拍着我的肩膀说“小墨,痕迹不会撒谎,但留下痕迹的人会”,尾音被雨声揉碎,和记忆里母亲遇害时的暴雨重叠在一起。
“去临州一中。”我扯过外套裹住后颈的药泵,血已经浸透了纱布,湿热的触感不断提醒我时间的紧迫,“老陈,你……”
“我走不了。”老陈突然剧烈咳嗽,指缝间渗出黑血,“裁决者给我下了慢性毒,撑不到天亮。但陈野说,你拿到红漆里的东西,就能替我们把该埋的埋,该挖的挖。”他浑浊的眼珠突然清明了一瞬,“记住,裂缝深处的才是真正的墙灰——用陈野的工具箱密码。”
林疏桐的车开得飞快,雨刷器刮不开厚重的雨幕。
车内弥漫着血腥味和消毒水的混合气息,我攥着小吴的短信,指节都发白了。
临州一中后巷的围墙裂缝,十二岁那年我在这儿蹲了三天,用放大镜寻找凶手鞋跟蹭掉的墙灰;三年前误判案的现场,陈野也蹲在同样角度的墙根,说“这裂缝的弧度像把钥匙”。
金属碰撞声在雨中炸开时,我们刚下车。
我摸出棱角测量仪扫过红漆边缘,仪器屏幕立刻跳出三维建模——磨损角度与三年前误判案现场的墙灰采集器完全吻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