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七台河市《茄子河区》(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华夏揽胜:走遍神州总攻略》最新章节。
七台河市茄子河区,地处黑龙江省东部,南接鸡西市恒山区,北邻七台河市新兴区、桃山区,东连勃利县,西望双鸭山市宝清县,是七台河市重要的资源产区与生态屏障。区域总面积1569.1平方千米,下辖4个乡镇(茄子河镇、宏伟镇、铁山乡、中心河乡)、2个街道(东风街道、富强街道),户籍人口约14万。茄子河区因境内茄子河得名,河流贯穿南北,见证了这片土地从荒野到工业重镇、再到生态宜居区的变迁。
一、基本概况:寒温带的山水风貌
茄子河区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均气温2.8℃,冬季漫长严寒,1月均温-20℃,积雪期11月至次年3月,积雪深度30-50厘米;夏季短促凉爽,7月均温约21℃,昼夜温差大;春秋多风,春季干旱、秋季降水集中,山林植被呈现“春绿、夏茂、秋彩、冬白”的变化。
地形以山地与丘陵为主,占总面积70%以上,西部为老爷岭余脉,东部为完达山支脉,中部沿茄子河形成狭长河谷平原,构成“两山夹一川”格局。境内最高海拔为铁山乡骆驼砬子山(760米),森林覆盖率85%;茄子河全长约70公里,支流有中心河、龙湖河,河谷平原是主要农业区,盛产水稻、玉米、大豆。
交通以公路为主,G1113鹤大高速穿境而过,茄子河镇设出入口;省道S308勃宝线串联区内乡镇;铁路林东铁路经茄子河镇,设茄子河站,承担物资运输与少量客运。市内公交线路连接茄子河区与市区,发车频率高,满足日常出行。
二、历史沿革:从荒野拓殖到工业兴区
清末至民国:行政初设
清末,茄子河区为“封禁之地”,属吉林将军依兰府,仅少量猎户活动。1904年清政府废除封禁,移民涌入开垦,属密山府。民国时期,1913年属密山县,1930年设“茄子河保”,行政名称首次出现,经济以农业为主,少量手工业作坊兴起。
日伪时期至新中国成立前:红色抗争
1931年东北沦陷后,属东安省密山县。日伪政权发现煤炭资源,1938年设“茄子河炭矿”,强征劳工掠夺资源,无数劳工遇难。同时,抗联五军、九军在骆驼砬子山、中心河一带开展游击战,村民支援抗联。1945年抗战胜利后属合江省密山县,1947年划归七台河区。
新中国成立后至建区
1949年后,煤炭开发加速,1958年建国营煤矿,成立“茄子河矿务局”,矿工涌入,城镇雏形显现。1965年属七台河特区,1970年属七台河市(县级)并设“茄子河公社”。1984年七台河市升格地级市,同年12月设茄子河区,行政区划确定,逐步形成“工农商林”多元发展格局。近年转型发展生态旅游、绿色农业。
三、乡镇(街道)简介
茄子河镇:区政府驻地与工业核心
位于区中部,面积187平方千米,人口约5万,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集中行政机构与公共服务设施,境内有茄子河煤矿、龙湖煤矿等大型煤矿,煤炭开采与加工为支柱产业,配套机械维修、建材企业。河谷平原产水稻,“茄子河大米”本地知名。G1113高速、S308省道穿镇,设茄子河火车站,有茄子河文化广场、公园等休闲场所。
宏伟镇:生态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镇
位于区东部,面积215平方千米,人口约2.3万,下辖8村。丘陵地形,山林占比60%,生态优良,是绿色农业基地,产玉米、大豆、水稻,“宏伟黏玉米”“宏伟山野菜”远销省内。依托生态发展乡村旅游,“宏伟湖景区”可垂钓划船,“宏伟民俗村”展东北民居与民俗,秋季有果园采摘。
铁山乡:山地资源与矿产开发
位于区西部,面积286平方千米,人口约1.8万,下辖7村。因“铁山”得名,山地为主,骆驼砬子山为区最高峰,森林覆盖率90%,是重要林业产区,年产木材1万立方米。有煤炭、铁矿、石灰石资源,小型矿企与加工厂为市区提供原材料。耕地多坡地,产玉米、大豆,“铁山马铃薯”个头大、淀粉高。骆驼砬子山徒步线热门,有铁山瀑布、抗联遗址。
中心河乡:滨水生态与渔业养殖
位于区北部,面积328平方千米,人口约2.1万,下辖9村。因中心河得名,河流贯穿乡境,形成河谷湿地,生态优美。渔业为特色,“中心河渔场”“龙湖渔场”养殖常规鱼类与“中心河大白鱼”,年产鱼500吨。耕地10万亩,以水稻为主,“中心河水稻”为“放心米”基地,发展稻田养鱼养鸭。“中心河湿地”可观鸟,夏季有漂流,农家院供鱼类餐饮。
东风街道与富强街道:城区生活服务核心
位于茄子河镇内,面积分别为8、6平方千米,人口各约1.2万、1万,为煤矿职工及家属居住区。东风街道以东风路为核心,有商场、小学,是商业教育中心;富强街道以富强路为核心,有医院、文化广场,是医疗文化中心。两街道公共服务完善,是游客住宿餐饮购物主要区域。
四、文化脉络与历史人物
红色抗争文化:抗联精神传承
20世纪30年代,抗联五军、九军在茄子河区域游击战,骆驼砬子山、中心河山林为“天然堡垒”。现存“骆驼砬子山抗联密营遗址”(3个山洞,存灶台炕台)、“中心河抗联战壕遗址”(长500米)、“茄子河抗联纪念碑”(文化广场内)。每年“九一八”“九三”纪念日,组织祭扫与红色教育,学校纳入校本课程。
煤炭工业文化:矿工精神印记
煤炭为核心工业文化,“艰苦奋斗、敬业奉献”为矿工精神。城市景观有“茄子河煤矿老井架”(1958年建,工业遗产)、“矿工文化墙”(绘采煤场景)、“矿工俱乐部”(1965年建,仍用)。生活中,“矿工早餐”快捷,“矿工服”成怀旧符号,“矿工歌谣”流传。近年计划将老井架改造成煤炭工业展览馆。
东北乡土文化:民俗与技艺延续
节庆上,春节祭灶、吃年夜饭、拜年,元宵扭秧歌;端午踏青吃粽,中秋赏月吃月饼。民间技艺有“东北剪纸”(春节装饰)、“东北刺绣”(制枕套服饰)、“东北木雕”(做摆件家具),政府通过展览与培训班保护。方言属东北官话黑松片,有“俺们”“唠嗑”等特色词汇。
历史人物:本土英雄符号
- 李守业(1915-1943):铁山乡人,抗联战士,1943年为掩护战友牺牲,建“李守业烈士纪念碑”。
- 王建国(1950-2018):茄子河镇人,矿工,46年井下作业,获“全国煤炭行业劳动模范”,退休后传经验。
- 张桂兰(1965- ):中心河乡人,乡村教师38年,获“全国优秀教师”,关心贫困生。
五、必游景点
骆驼砬子山景区
铁山乡境内,海拔760米,面积10平方千米,森林覆盖率90%。三条徒步线:初级(3公里,家庭游)、中级(5公里,经溪流瀑布)、高级(8公里,过抗联遗址)。夏季有铁山瀑布(20米高),山顶观景台可俯瞰全区,晴天远眺周边城市,春秋可采山野菜野果。
中心河湿地景区
中心河乡境内,面积5平方千米,淡水湿地。100多种鸟类,春秋观鸟佳,有观鸟台与游船。6公里步道旁有科普牌,“湿地科普馆”展生态知识。设垂钓区,鱼可带走或加工,适合带孩子了解生态。
茄子河抗联纪念碑与遗址群
文化广场内纪念碑高10米,刻抗联历程;铁山乡密营遗址有山洞与战壕,中心河乡战壕长500米。配讲解员,适合红色教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