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鹤岗市《兴山区》(2/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华夏揽胜:走遍神州总攻略》最新章节。

2. 宗教场所:静谧的信仰空间

兴山区的宗教场所均为佛教活动场所,规模不大,以满足信众日常宗教需求为主,建筑风格简洁,融入社区环境:

- 兴山念佛堂:位于沟南街道南部,始建于2005年,由当地信众自愿捐资建设,占地面积约1200平方米。念佛堂主体为两层建筑,一层为佛堂,二层为信众休息室与会议室,佛堂内供奉阿弥陀佛、观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塑像,塑像通体彩绘,庄严肃穆,两侧摆放香炉、烛台、木鱼等法器,墙上悬挂佛教经幡与“南无阿弥陀佛”匾额;休息室配备座椅与书架,摆放佛教典籍供信众阅读。念佛堂日常对外开放,信众可前往焚香祈福、诵经念佛,每逢农历初一、十五,会举办小型法会,吸引周边信众参与;念佛堂还定期组织公益活动,如为社区老人免费理发、捐赠衣物给困难家庭,融入社区服务。

- 岭北观音殿:地处岭北街道西部,始建于2010年,是一座小型佛教活动场所,占地面积约800平方米,由民间信众自发组织建设。观音殿为单层建筑,外观为传统歇山顶设计,屋顶覆盖灰色瓦片,殿内供奉白衣观音塑像,塑像高约3米,手持净瓶,面容慈祥,殿内两侧墙壁绘制“观音菩萨三十二应身”壁画,色彩鲜艳。观音殿日常由信众轮流管理,免费对外开放,信众可前往跪拜祈福、敬献花篮;每逢观音菩萨诞辰、出家、成道日,会举办纪念活动,信众齐聚殿内诵经,场面平和肃穆。观音殿周边种植着松柏与玉兰,环境清幽,既为信众提供了静心礼佛的空间,也成为周边居民散步休憩的去处。

五、民俗风情与特色美食

兴山区的民俗风情以工矿文化为底色,融合市井生活与东北传统习俗,形成鲜活生动的地域特色;特色美食则围绕矿工饮食需求与市井消费场景,以口味浓郁、分量实惠为特点,深受居民与游客喜爱。

1. 民俗风情:工矿底色与市井活力的交融

(1)非遗传承与民间活动

兴山区的非遗项目与民间活动紧密贴合工矿生活与市井场景,保留传统内核的同时,融入地域印记:

- 东北大鼓(兴山矿区版):作为兴山区重点传承的非遗项目,东北大鼓在内容上进行了本土化改编,艺人以兴山煤矿的发展历史、矿工的奋斗故事为题材,创作《兴山煤矿创业记》《张振国的劳模故事》等唱段,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朗朗上口的曲调,讲述本地历史与人物事迹。表演时,艺人手持鼓板,配合三弦伴奏,在工业文化园、市井街、社区广场等地演出,老一辈矿工常能从唱词中找到共鸣,年轻观众也能通过表演了解矿区历史,让传统曲艺在兴山区焕发新活力。

- 矿工号子表演:为保护与传承“矿工号子”这一民间文化,兴山区组织退休矿工与文艺爱好者成立“矿工号子表演队”,整理改编“采煤号子”“运煤号子”“支护号子”等10余种号子,在工业文化园、节庆活动中进行表演。表演时,队员们身着矿工服饰,手持镐、锹等道具,配合号子节奏做出采矿动作,气势磅礴,既还原了矿工生产场景,也展现了艰苦奋斗的矿工精神,成为兴山区独具特色的文化表演项目。

- 市井民俗活动:沟南民俗市井街定期举办“市井民俗节”,活动涵盖传统技艺展示、特色小吃品尝、民俗表演等内容——手工糖画艺人现场制作生肖糖画,剪纸艺人免费为游客剪肖像,东北二人转演员表演经典唱段,还有“套圈”“打气球”等传统市井游戏,吸引市民与游客参与;春节前夕,市井街会举办“写春联、送福字”活动,邀请书法爱好者为居民免费书写春联,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让市井文化在活动中得以传承。

(2)日常习俗与节庆特色

兴山区的日常习俗与节庆活动,处处体现工矿文化与东北传统的融合:

- 矿工生活习俗:受煤矿生产影响,兴山区部分老年居民仍保留着“矿工作息”,如清晨5点起床,习惯食用“矿工早餐”——馒头、包子、小米粥搭配咸菜与茶叶蛋,方便快捷且能补充能量;矿工家庭重视“安全文化”,家中会张贴“平安”“顺遂”等祈福字画,亲友见面常叮嘱“注意安全”,这一习俗源于煤矿生产对安全的重视,已融入居民日常生活。

- 春节习俗:春节期间,兴山区的工矿社区会举办“矿工春晚”,居民自编自导节目,内容涵盖矿工号子表演、矿区故事小品、东北秧歌等,展现矿工生活与社区风貌;除夕夜,矿工家庭会吃“团圆饺子”,部分家庭还会在饺子中包入硬币,寓意“招财进宝”,同时会为家中矿工准备“平安符”,祈求新一年平安顺遂;大年初一,社区组织“拜年队”,走街串巷为居民拜年,送上春联与节日祝福,邻里之间互相串门、分享年货,氛围热闹温馨。

- 中秋习俗:中秋节时,兴山区的社区会组织“邻里赏月会”,居民自带月饼、水果聚集在社区广场,一边赏月一边交流,社区还会准备“中秋猜谜”活动,谜面多与矿区历史、社区生活相关,猜对者可获得月饼或小礼品;部分社区会组织“慰问退休矿工”活动,为退休矿工送去月饼与节日祝福,感谢他们为兴山区发展做出的贡献,让中秋习俗更具温度。

2. 特色美食:工矿需求与市井风味的结合

兴山区的特色美食集中在沟南综合市场、岭北美食街及各社区餐馆,以东北家常菜为基础,融入矿工饮食特点,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 工矿特色美食:

- 矿工大肉面:源于矿工高强度劳动后的饮食需求,面条选用筋道的手擀面,搭配大块红烧肉、青菜、豆腐丝,汤汁浓郁咸香,分量充足。红烧肉采用慢炖工艺,肥而不腻、瘦而不柴,面条吸收汤汁后口感丰富,一碗面即可满足矿工的能量需求。沟北街道的“老矿工面馆”是这道美食的代表店铺,开业30余年,深受居民与游客喜爱。

- 炭火烤腰子:受矿工夜间休闲需求影响,兴山区的炭火烤腰子成为特色小吃,选用新鲜猪腰或羊腰,切成薄片后用盐、孜然、辣椒面腌制,放在炭火上烤制,搭配洋葱、青椒等配菜,口感鲜嫩、味道浓郁,具有补肾益精的功效。岭北美食街的多家烧烤店均有这道小吃,夜晚搭配冰镇啤酒食用,是居民夜间休闲的常见选择。

- 市井特色美食:

- 东北老式麻辣烫:兴山区的麻辣烫保留“老式”做法,汤底用骨汤熬制,加入豆瓣酱、花椒、辣椒等调料,食材以土豆粉、海带、豆皮、青菜、丸子为主,煮熟后淋上芝麻酱与辣椒油,口感麻辣鲜香,分量实惠。沟南民俗市井街的“老街麻辣烫”是本地老字号,每日食客盈门,不少游客专门前往品尝。

- 手工粘豆包:作为东北传统小吃,兴山区的粘豆包以大黄米为原料,包裹红豆沙或绿豆沙馅料,蒸熟后口感软糯香甜,可直接食用,也可煎至金黄后食用,外酥内软。沟南综合市场的多家摊位冬季会售卖手工粘豆包,居民多批量购买后冷冻储存,作为冬季早餐或零食。

- 酱骨头:选用猪筒骨或脊骨,用酱油、八角、桂皮、香叶等调料慢炖1-2小时,直至肉质软烂、酱香入味,食用时用手抓着吃,骨髓可用吸管吸出,味道浓郁。兴山区各餐馆均有这道菜品,其中岭北美食街的“老东北酱骨头馆”口碑最佳,骨头分量大、价格实惠,是家庭聚餐与朋友聚会的热门选择。

六、旅游指南攻略

1. 交通方式

- 外部交通:前往兴山区需先抵达鹤岗市,可选择铁路或公路出行。铁路方面,乘坐火车直达鹤岗站后,转乘市内公交或出租车前往兴山区,车程约20-30分钟;公路方面,通过长途汽车抵达鹤岗市客运总站后,换乘市内交通工具即可到达,客运总站至兴山区各街道的交通便捷,公交班次密集。

- 内部交通:兴山区面积较小,各街道与景点之间距离较近,公共交通覆盖全面,多条公交线路连接兴山工业文化园、沟南民俗市井街、岭南休闲公园等主要景点,可便捷乘坐;若追求出行灵活性,可选择出租车或网约车,区内行程费用较低,且能快速抵达目的地,尤其适合前往分散的工业遗存景点或美食街区。

2. 住宿选择

兴山区内住宿以经济型酒店与快捷酒店为主,分布在各街道核心区域,可根据游览需求选择:

- 沟南街道住宿:靠近兴山区行政与商业中心,酒店周边配套设施完善,步行可达沟南综合市场、沟南民俗市井街,适合以体验市井文化、购物休闲为主的游客,部分酒店还提供“市井美食导航”服务,为游客推荐周边特色餐馆。

- 沟北街道住宿:邻近兴山工业文化园、兴山煤矿历史陈列馆等工矿文化景点,酒店多融入工业元素,如矿灯装饰、煤矿主题壁画,居住体验独特,适合对工矿文化感兴趣的游客,方便参观工业遗存景点。

- 岭南街道住宿:靠近岭南休闲公园,居住环境清幽,酒店周边绿化较好,适合注重居住舒适度、喜欢休闲散步的游客,部分酒店推窗即可看到公园景色,春季还能欣赏到盛开的花卉。

3. 游览建议

- 一日游路线(工矿文化线):上午前往兴山工业文化园,参观老井口架、绞车机房、矿工俱乐部,在历史陈列馆了解兴山煤矿历史,观看矿工号子表演;中午在沟北街道品尝矿工大肉面或酱骨头;下午前往沟北工业记忆街区,打卡工矿主题装饰与老建筑,傍晚前往岭北美食街,品尝炭火烤腰子、酱骨头等特色美食。

- 一日游路线(市井休闲线):清晨前往沟南综合市场体验早市,购买新鲜蔬果或手工粘豆包;上午游览沟南民俗市井街,体验手工糖画、剪纸,品尝东北老式麻辣烫;中午在市井街餐馆用餐;下午前往岭南休闲公园,散步、登山或在湖边休闲,傍晚在公园欣赏日落,结束一天行程。

- 两日游路线:第一天上午游览兴山工业文化园与历史陈列馆,下午参观沟北工业记忆街区与矿工俱乐部遗址,晚上在岭北美食街用餐后,入住沟北街道工业主题酒店;第二天清晨逛沟南早市,上午体验沟南民俗市井街,下午前往岭南休闲公园放松,傍晚返程前购买矿灯造型文创、手工粘豆包等特产。

- 注意事项:参观工业文化园时,需遵守景点规定,部分工业遗存区域设有安全提示,请勿随意触碰设备;体验市井早市时,可提前了解本地购物习惯,尊重商贩经营方式;冬季前往兴山区,需做好防寒保暖措施,岭南休闲公园冬季部分户外设施可能关闭,建议提前查询开放情况;参观宗教场所时,保持安静,尊重宗教习俗,不随意拍摄佛像与信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