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原来我们都被同一盏灯照过(2/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逆袭人生:外卖小哥的都市风云》最新章节。
不是出于善心,也不是为了赎罪。
是我们都被遗忘过,又被某束微弱的光拉回来。
于是我们成了光本身。
可如果这是一场集体记忆的觉醒……
那么谁,才是最初熄灭那盏灯的人?
我走出会议室时,天已经黑了。
风穿过走廊,吹动墙上的旧照片——那些曾在这里停留过的脸,沉默地注视着我。
手机震动了一下。
又是未知号码。
一条短信:
“有些真相,不该只靠回忆证明。下一步,你想查吗?”
我没有立刻回复。
而是打开抽屉,取出那个U盘,轻轻放在桌角。
有些门关了很久,但只要有一束光能照进去——
就再也挡不住了。我盯着许念发来的那张截图,手指微微发颤。
屏幕上的数据像一根根细针,扎进记忆的缝隙里。
六个人——六个平日里最沉默、却始终坚守在夜巡一线的人,他们的“服务首日”与系统中早已归档的流浪轨迹重合度高达92%。
坐标、时间、天气、甚至当日最低温,全都对得上。
这不是巧合,是宿命的回响。
“我们都以为自己是点灯人,其实……都是来找光的迷路小孩。”
许念这句话在我耳边反复回荡,像钟声敲在空旷的心墙上。
我忽然明白了为什么老吴总在冬至前夜守在桥东口,哪怕没人来求助;为什么肖潇然第一次来B7区就执意要整理那批尘封十年的旧衣物档案;为什么每次暴雨夜,培训室总会莫名其妙多出几杯热咖啡——没人说是谁放的,但每个人都知道,那是给“那天”的自己准备的。
我们不是来救人的。
我们是回来找那个没被接住的自己的。
窗外雨势渐歇,城市在湿漉漉的霓虹中喘息。
我打开电脑,将U盘里的监控视频拖入剪辑软件。
心跳很稳,手却有些抖。
我不敢看全程,只截取了最后十秒:少年蜷缩着接过饭盒,抬起头的一瞬,雨水顺着发梢滴落,而他眼中,映着便利店门口那盏昏黄的灯,还有一小簇从施救者脸上跳动过来的火光。
画面定格在那里。
我深吸一口气,在发布框写下一行字:
“你不记得他了,但他记得你。”
点击上传。
三小时后,我的手机几乎炸裂。
评论区涌进上百条留言,起初我以为是流量暴涨带来的喧嚣,可越往下翻,寒意就越往上爬。
“那天我也在桥洞。”
“我接过一碗粥,天没亮他就走了。”
“我想谢谢那个穿蓝衣服的大哥,他把伞留给了我。”
“C9便利店……十年前圣诞夜,有个学生模样的人塞给我一副手套。”
一条接一条,语气不同,地点各异,可描述的场景惊人相似——深夜、冷雨、一碗热食、一个不留名的人。
他们都说不出对方的名字,只记得那束光。
有人开始自发整理线索:“时间集中在2013到2015年冬季”“分布区域围绕城西旧工业带”“多数人在获助后消失数月甚至数年,再出现时都成了志愿者”。
舆论像雪球般滚起来,悄无声息,却带着不可阻挡的势头。
就在这时,电话响了。
是张评估师,声音压得很低:“林致远,你刚发布的视频……触发了什么。”
“什么意思?”
“李维汉的公司,新程集团,刚刚通过市政合作通道,调阅了我们近三年所有志愿者的背景审查报告。”
“他们凭什么?”我猛地站起身。
“名义是‘公益项目风险评估’,流程合法,手续齐全。”他顿了顿,“但他们申请的范围……不只是核心成员。是所有人。包括那些从未露脸、只在线上参与调度的匿名支持者。”
我盯着桌上那个黑色U盘,脑海里闪过无数画面——那道疤痕、那件校服、那句“别怕”。
现在,有人也在悄悄翻找我们的过去。
而且,动作干净利落,像是早有准备。
我缓缓挂断电话,望向窗外。
城市的灯火依旧璀璨,可我知道,在那些光无法照到的角落,某种东西正在苏醒。
而他们,已经盯上了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