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我不是不回来了,是得先找到钥匙(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逆袭人生:外卖小哥的都市风云》最新章节。

我不是不回来了,是得先找到钥匙。

指尖触到那张纸条的瞬间,我整个人像被钉在了原地。

风不知何时又起了,吹得桥下残存的塑料袋打着旋儿贴着地面跑,像某种无声的催促。

我慢慢把它从夹层里抽出来,边角已经磨得起毛,字迹是用蓝黑墨水写的,一笔一划工整得不像随手记下的东西——清河巷17号,楼下信箱3B。

这地址像一根锈了的针,猛地扎进记忆最深的褶皱里。

那是我家最后一处老宅。

拆迁前那年冬天,父亲蹲在楼道口数补偿款单子,手冻得发抖,却还是把一把铜钥匙塞进我手里:“以后这是你的家。”他说这话时眼神亮得吓人,像是终于把什么重担交出去了。

可我没守住它。

搬家那天混乱不堪,箱子堆成山,亲戚来来往往,我在车上翻遍所有口袋也没找到那把钥匙。

后来再没人提,我也就假装忘了。

可我一直没敢告诉父亲,我弄丢了“家”的入口。

而现在,这张纸条怎么会出现在培训资料袋里?

那些文件都是刘培训师亲手整理归档的。

她没打电话,没留言,甚至连个符号都没加。

就像她早就知道——有些门,别人踹不开,也推不动,只能等你自己伸手去碰。

我攥紧纸条,指节发白。

导航早就自动切换了路线,新的目的地静静浮现在屏幕上:清河巷旧址。

车子发动时,天光已经彻底漫过楼宇,晨雾散尽,城市开始喘气。

半小时后,我站在一片开阔的绿化带前。

曾经低矮的老屋群早已夷为平地,取而代之的是整齐的草坪、步道和儿童游乐设施。

几棵新栽的银杏歪斜地立着,还没长出多少绿意。

我沿着记忆中的格局一点点挪动脚步,直到停在一棵松树旁——这里曾是单元楼入口,信箱就嵌在墙角。

3B信箱的位置如今立着一块纪念铭牌,黄铜质地,刻着这片街区曾居住过的家庭名单。

我蹲下来,指尖缓缓滑过那一排排名字,灰尘沾在指甲缝里,有点涩。

终于,触到了那四个字:林建国一家。

父亲的名字。

喉咙忽然一紧。

我想起他最后一次送我出门,背影佝偻得厉害,嘴里还念叨:“在外面别太拼,累了就回来。”我当时笑说“我又不是小孩了”,头也不回地走了。

那之后三个月,他突发脑溢血住院,我赶回去时他已经说不出话。

等他走后,我才听邻居说,那阵子他总一个人坐在空屋里,翻我的旧相册。

我正出神,身后传来脚步声,沉稳,不疾不徐。

回头一看,赵顾问穿着便装,黑色夹克,裤脚沾了些泥,手里拎着个工具包。

他走到我身边,没问我在干什么,只是看了看铭牌,又扫了眼四周的地势,然后打开包,取出一台金属探测仪。

“听说你在找东西。”他语气平淡,像在说今天天气不错。

我没答话,只是往旁边让了半步。

他点点头,开始一寸寸扫描地面。

机器发出轻微的嗡鸣,在靠近铭牌右侧约三十公分处突然尖锐起来。

他蹲下,从包里拿出小铲,一点一点掘开泥土。

不多时,一个锈迹斑斑的小铁盒露了出来。

我接过盒子,手指微微发抖。

打开的刹那,呼吸几乎停滞。

里面没有钥匙。

只有一张泛黄的照片:我和父亲站在老屋门前,阳光正好,我举着一辆红色玩具摩托,咧嘴大笑,牙都没长齐;他站在我身后,一只手搭在我肩上,笑得眼角全是褶子。

那是我十岁生日那天拍的。母亲还在世,家里还有笑声。

照片背面写着一行小字,父亲的笔迹:“致远长大了,要带爸爸兜风。”

我把照片紧紧按在胸口,仿佛能透过薄薄的纸面感受到那天的阳光。

可越是温暖,心里就越空。

我已经不是那个会缠着爸爸要糖吃的孩子了,也不是那个说“以后我要养你们”的少年。

我是林致远,一个靠拍外卖日常走红的“励志哥”,一个被万人围观却又无人真正理解的陌生人。

我抱着铁盒,在路边长椅上坐下。

手机震动了一下,是信号恢复的提示音。

我拨通了刘培训师的电话。

接通后,我没说话。

她也没催。

过了很久,我才开口:“我不是想找钥匙。”

风吹得电线嗡嗡响,像谁在低语。

“我是怕……打开了门,发现自己已经配不上那个家里的人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