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不问出身(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耕耘问道路》最新章节。
那阵自北方旷野吹来的风,带着草木枯荣的气息,越过三十六地的藩篱,将一种无声的讯息播撒向更远、更贫瘠的边荒。
秋收之后,那些世代被遗忘的村落,如同嗅到水源的蚁群,开始笨拙而固执地效仿起那套名为“轮耕”的活命之法。
石脊沟,一处连名字都透着绝望的贫壤之地。
这里的土层薄得像一层皮,紧紧包裹着嶙峋的岩骨。
十余户无门无籍的流民,蜷缩在这片被世人唾弃的角落,用着一代代传下来、早已崩口断刃的锄头和碎犁,在坚硬的石缝间,艰难地开垦着巴掌大小的田地。
他们不敢奢谈什么“轮耕”,那听起来像是官家才有的体面词儿,只在夜深人静时,悄悄地将这套活命的法子唤作“听土活命”。
青梧的身影如一道青烟,融于北境交界处的疏林之中。
她的目光穿过枯瘦的枝杈,落在石脊沟那片挣扎求生的田地上。
一个七八岁的孩童,正蹲在一条岩隙边,小小的身子缩成一团,手里攥着一片磨尖的兽骨,正用力地在石缝里来回刮蹭,试图将板结的表土一点点刮松。
那专注而倔强的神情,像一根无形的针,猛地刺入青梧的心脏。
云栖……她最初在后山那片杂役田里,也是这副模样。
一样的瘦小,一样的执拗,用着旁人丢弃的工具,在最没人要的劣田里,撬动着属于自己的生机。
青梧喉头微哽,却终究没有现身。
她深知,对于这些惊弓之鸟般的流民,任何突兀的善意都可能变成催命的符咒。
她只是静静地转身,对随行的弟子低声吩咐了几句。
半个时辰后,沟口那棵歪脖子老槐树下,新翻的泥土里,多了一些东西。
三把虽旧却刃口尚可的铁锄,半袋混杂着耐旱草籽和粮种的麻袋,以及一张薄薄的竹片。
竹片上,用炭笔写着一行字:试错不罚,成活即法。
三日后,当青梧借着巡查的名义再次返回时,老槐树下的泥土已被踩实。
那张写着字的竹片不见了,空气中残留着一丝极淡的焦糊味。
但她的心,却在那一刻落了地。
远处那片新开的田垄上,三把旧铁锄赫然插在三块最大的田块中央,锄刃上的泥土色泽湿润,显然是夜夜都有人精心浇灌。
他们烧掉了足以招来祸事的“证据”,却用行动接过了这捧随时可能烫手的火种。
青梧藏身于林影之中,嘴角勾起一抹极浅的弧度。
这就够了。
当夜,月色如霜。
石脊沟的盲壤深处,一直沉睡的地脉忽然传来一阵极其轻微的震颤。
那是九瓣花的变种根系,在青梧的意念牵引下,如无数条无形的灵蛇,悄无声息地探入了这片岩石遍布的土地之下。
它们没有催生任何作物,只是用一种极其精妙的力道,沿着岩石的缝隙,轻轻地、温柔地松动着周围板结的土壤。
次日清晨,第一个走出窝棚的村民揉着眼睛,随即僵立当场。
他看见,自家那块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开垦出来的石缝田,周围的泥土竟然像是被一只无形的大手向外翻开了一圈,变得松软而深厚。
“神迹!是山神爷显灵了!”
惊呼声引来了所有人。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妇人颤抖着跪倒在地,冲着远山便要叩首。
她的手腕却被一只小手紧紧拉住。
正是那个用骨片刮土的男孩,他仰着布满尘土的小脸,大声说:“阿奶,不是拜来的!昨天那把新锄头就插在这儿,是锄头厉害,土才自己动的!”
孩子的话语清脆而响亮,让所有跪倒或准备跪倒的人都愣住了。
他们看着那三把插在地里的铁锄,又看看自己手里崩口的石犁,眼中那点对神明的敬畏,渐渐被一种更为炽热的东西所取代。
林间,青梧听着那童稚的声音,只觉得一股热流直冲眼底。
她缓缓闭上眼,将那即将溢出的湿润逼了回去。
他们……终于不再跪了。
然而,希望的火苗一旦燃起,也最容易引来觊觎的豺狼。
数日后,邻村的豪户张大户闻听石脊沟“天降神迹,顽石生粮”的传闻,立刻带着十几个手持棍棒的家奴,气势汹汹地闯了进来。
“这片地得了神佑,是块福地!你们这些没户籍的贱民也配占着?都给我滚!”张大户马鞭一指,家奴们便如狼似虎地扑向田地,要将那些流民驱赶出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