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 收成(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耕耘问道路》最新章节。
秋收的信简如雪片般飞向盲壤旧址,却描绘出一幅光怪陆离的丰收图景。
有的地界用古老的斤两制,一笔一划记录得详尽又刻板;有的地界送来的却是几片晒干的草叶,附言“心安”二字,再无他物;更有甚者,譬如石脊沟那样的流民聚落,干脆杳无音信,仿佛他们的田地在天下粮仓的版图上从未存在过。
这些纷繁的讯息堆在青梧案头,像一场无声的嘲讽,嘲笑着度量衡的无力。
她站起身,推开门,门外是三十六地赶来的代表,他们神色各异地站在盲壤改造后的新田边,脚下的泥土松软而沉默。
青梧的目光扫过每一个人,从他们或焦灼、或期待、或困惑的脸上,看到了旧有秩序崩塌前的最后挣扎。
“诸位,”她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压过了田埂间的风声,“今年秋收,有一条新规矩。”
所有人屏住了呼吸。
“不称、不量、不记名。”
三个短促的词,像三记重锤,砸在众人心头。
短暂的死寂之后,人群轰然炸开。
一个身着药堂旧服饰的中年人排众而出,他曾是云栖座下最循规蹈矩的弟子,对数据和药理的精准有着近乎偏执的追求。
他躬身行礼,语气却带着毫不掩饰的尖锐:“青梧大人,若无计量,何知丰歉?若无记录,何以调配?来年春耕的种子,各家过冬的口粮,难道都要凭感觉去分吗?这与蒙眼赌博何异!”
他的质问说出了所有人的心声,附和之声四起。
青梧没有动怒,只是静静地看着他,反问了一句:“去年石脊沟饿死一人了吗?”
那人一噎。
“哑田村少了一口粮吗?”
人群的嘈杂声渐渐低了下去。
那两处最贫瘠、最绝望的土地,在过去的一年里,没有向任何人呈报过一斤一两的收成,却也未曾传出过一声饥饿的哀嚎。
事实如山,压得所有的质疑都变得轻飘飘的。
青梧不再解释,她用行动宣告了新时代的到来。
她命人当众砸毁了所有的量斗与秤杆,那些曾定义价值与生存的冰冷器物,在清脆的碎裂声中化为尘土。
曾经因沈砚错判天时而得名的“错法园”,被她亲手换上了新牌,上书三个大字——“共食田”。
规则简单到近乎荒唐:园中备有各类谷种,各家按需取种,不问数量,不记姓名。
收获之后,凭本心归还一部分到田中央的谷仓,或多或少,全凭自愿。
起初的几日,人性的幽暗在阳光下暴露无遗。
总有那么几户人家,取种时恨不得将麻袋撑破,归还时却只撒下薄薄一层。
他们窃喜于占了便宜,以为在这场盲目的信赖游戏中成了赢家。
然而,无人知晓,在这片土地之下,九瓣花的根系早已如一张无形的巨网,感知着每一寸土壤的情绪。
第九日清晨,异象突现。
那些多取少还的人家惊恐地发现,自家的田地一夜之间变得坚硬如石,秧苗萎靡泛黄,仿佛土地的生命力被瞬间抽干。
而那些归还了足额甚至更多收成的田地里,庄稼却像是喝饱了甘泉,绿得发亮,稻穗比别家的要饱满沉重得多。
恐慌如瘟疫般蔓延。
这不是神罚,更胜于神罚。
耕者们终于惊觉,没有神明在天上俯瞰,而是脚下的土地,这片被他们耕耘、索取也被他们回馈的土地,它记得每一份情义,也铭记着每一次亏欠。
土壤的活性,竟与人心的厚道,形成了最直接的关联。
当夜,子时。
一场前所未有的地脉共振席卷了三十六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