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火爆‘能量糕’,全网吵翻天(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美食:幼儿园卖盒饭,全都馋哭了》最新章节。
阳光洒在“膳时记”的店门口,一块设计新颖、充满童趣的海报立在了店门口最显眼的位置,瞬间吸引了所有过往路人的目光。
海报上,憨态可掬的小熊正捧着一个晶莹剔透的“蜂蜜罐子”,而罐子里装的,正是造型可爱的“勇士能量糕”。
海报下方还贴心标注了每日限量供应的时间和数量,引得不少送孩子上学的家长驻足拍照。
有妈妈当场就掏出手机设好了闹钟,喃喃自语:“今天一定要抢到,我家那个小祖宗生病后什么都不肯吃,就指望这个了。”
旁边用醒目又活泼的字体写着:新品能量糕。
膳时记的官方账号也同样发布了一条新品预告。
【膳时记:儿童膳食新品隆重上市。勇士能量糕,为小小勇士加油!
味道像小熊的蜂蜜罐子一样甜,口感像小精灵的凉风一样舒服!
采用古法山楂鸡内金,温和助力消化,自然开启好胃口。
请注意这不是药,而是打败病毒怪兽的“能量块”,是孩子们收集健康的“补给站”!
即日起,店内限量尝鲜,陪您的孩子一起,开启一场美味与健康的冒险吧!
这份带着几分童趣的预告,像一颗石子投入了平静的湖面,瞬间在线上线下激起了层层涟漪。
网络上关于这款新品的讨论早已沸沸扬扬。
在本地育儿论坛和美食点评平台上,观点泾渭分明地吵成了两派。
一边是质疑派,声音尖锐又充满忧虑。
“药膳?开玩笑吧!小孩子脾胃娇嫩,能随便吃药膳吗?别再吃出问题来!”
“又是‘能量’又是‘勇士’,概念炒得天花乱坠,我看就是营销噱头,变着法子赚家长的钱!”
“这年头,孩子的钱最好赚。打着‘健康’的旗号,价格还不便宜,谁知道是不是智商税?”
一边是支持派,跃跃欲试。
“楼上太武断了!‘膳时记’的老口碑摆在那里,他们家的东西一向真材实料。”
“我之前带孩子去吃过他家的蒸鱼跟羊肉汤,人家老板还特意提醒了说我儿子长痘,体质不适合吃这些药膳,专门给孩子做了一碗能吃的鸡蛋糕。这样的老板,我是不相信他会搞一些噱头来骗家长消费。”
“作为尝鲜的家长,我证明不是噱头。口感很好,药味几乎吃不出来,孩子当零食抢着吃,能调理身体当然更好!”
在这些讨论中,一位儿科医生的留言引发了更多思考。
“作为医生,我通常对‘儿童药膳’持谨慎态度。但‘膳时记’这款产品将山楂、鸡内金等常见食材进行科学配比,主打‘助消化’而非‘治病’,这个定位很准确。更重要的是,它用游戏化的方式让孩子愿意接受健康饮食,这种尝试值得鼓励。”
两派观点吵得不可开交,却丝毫无法阻挡现实中家长们的购买热情。
尤其是这段时间流感盛行,不少小朋友都中招了。
生病之后的胃口很不好,经常要哄半天才能吃进去一点东西。
可是大人们也不敢发脾气,毕竟小孩都生病了,正是脆弱的时候。
更应该要耐心、细心的去呵护。
膳时记的能量糕这时候出现,正好戳中了家长们心里的难点。
门店每日限量供应的“勇士能量糕”,总是在开门后短短一小时内便被抢购一空。
这种“线上吵翻天,线下卖断货”的奇特现象,反而为这款新品又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
而在这股风暴的中心,有两位小朋友却是十分头疼。
课间休息时,王子文的座位前罕见地排起了小队。
同学们围着他,眼巴巴地瞅着他那个能直接从“苏叔叔”那里拿到“内部供应”的点心盒。
“子文,帮帮忙嘛!我妈根本抢不到!”
“我拿最新的限定卡跟你换一块,就一块!”
王子文看着自己盒子里仅剩的两块“能量糕”,小眉头皱得紧紧的。
他第一次体会到了什么叫“人情债”的压力。
以前都是他问别人要零食,现在突然成了全班瞩目的“资源大佬”。
这感觉既神气,又......压力山大。
与此同时,身体已经康复的苏平安也面临着一模一样的遭遇。
也不知道是谁先说起他爸爸是膳时记的老板,每次一到休息时间,就会有一堆同学围着他。
眼巴巴地瞅着苏平安手里的能量糕。
让他本就不富裕的能量糕,变得雪上加霜。
给谁也不是,不给也不是。
这天放学后,两个小家伙趴在苏平安家的小书桌前,举行了一场严肃的“战略会议”。
王子文首先发言,语气忧愁:“平安,网上那些大人吵得好凶啊。但咱们班同学都找我要,可我自己的都不够吃。怎么办?”
苏平安深有同感地点点头,老气横秋地附和:“嗯,我爷爷也说,好东西要细水长流。要...要可持续。”
这个词是他刚从爷爷那里听来的,虽然不懂具体什么意思,但不妨碍他现学现用一下。
“要不,我们搞个‘分享计划’?”王子文灵光一闪,“比如,一周帮三个同学带,但要他们用帮我们做值日来换!”
苏平安眼睛一亮,补充道:“或者,给他们分享一半?这样大家都能尝到,我们也能多吃几种口味?”
两个小脑袋凑在一起,叽叽咕咕地讨论着“供需关系”、“等价交换”,完全没意识到自己对话被站在门口的赵明生听个正着。
他靠在门框上,笑得见牙不见眼:“哟!两位小老板,网上都在为能量糕吵翻了天。你俩倒好,在这开起‘供应链管理会议’了?”
“链接...管理那是什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