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6集:《赵燕伐秦》(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历代风云五千年》最新章节。

狭谷惊霆:赵燕伐秦记

第一章 合纵裂,烽烟起:邯郸宫的议事殿内,青铜灯盏的火焰被穿堂风卷得忽明忽暗,映得赵王何的脸一半在光里,一半在阴影里。他手中攥着的竹简书简已被捏得变形,墨迹洇开,晕染了“楚与秦盟,割黔中之地”几个字——这是赵国斥候从楚都郢城加急送来的密报,像一把烧红的烙铁,烫得他指尖发麻。

“竖子无信!”赵王何猛地将竹简掼在案上,玉圭相撞发出脆响,“当初在洹水会盟,熊槐(楚王)拍着胸脯说‘楚赵同气,共抗强秦’,如今倒好,转头就跟秦狗私相授受!合纵联盟,竟成了他楚国谋利的棋子!”

殿内大臣皆垂首,无人敢接话。上卿蔺相如站在左侧,花白的胡须微微颤动,他知道赵王的愤怒并非无由:三年前,六国在洹水会盟,苏秦奔走其间,终于让魏、赵、韩、楚、燕、齐六国达成合纵,约定“一国受秦攻,五国共援之”。可短短三年,先是齐国中立,如今楚国又公然背叛,合纵联盟已如断弦之弓,摇摇欲坠。

“大王息怒。”赵国大将军赵奢上前一步,甲胄上的铜片碰撞出声,“楚国背盟固然可憎,但当务之急,是不让秦国看轻了我们。若此时忍气吞声,他日秦必挥师北上,赵国危矣!”

“赵将军之意是?”赵王何抬眼,眼中的怒火稍歇,多了几分期许。

“燕国君臣昨日已派使者来邯郸,言‘楚背盟,乃六国之耻,愿与赵共伐秦,讨此不义’。”赵奢声音铿锵,“臣以为,可趁秦主力在河西防备魏国之际,与燕国联手,从北方突袭秦国上郡、北地郡。秦猝不及防,必能一战破之,既报楚国背盟之仇,也让六国看看,赵燕二国的骨气!”

这话正合赵王心意。他走到殿中,望着墙上悬挂的天下舆图,手指从邯郸划到蓟城,再直指秦国北方的黄土高原:“好!便依赵将军所言。传寡人之命,调代郡、雁门郡守军共五万,由赵将军统领;再复信燕王喜,约定半月后在代郡边境会师,共击强秦!”

蓟城的燕王宫,比邯郸更显局促。燕王喜捧着赵国的回信,手指反复摩挲着“共击强秦”四字,眉头却锁得更紧。他身旁的太傅鞠武轻声道:“大王,赵国虽强,但秦国虎狼之师,不可小觑。楚国背叛后,合纵已散,我燕单独与赵伐秦,若败,恐引火烧身啊。”

“太傅多虑了。”燕王喜放下竹简,语气却有些虚浮,“寡人何尝不知秦强?可楚国背盟,若我燕不表态,他日合纵彻底瓦解,秦国第一个要吞的,便是我这北方小国。再者,赵奢乃当世名将,麾下赵军精锐,我燕再派三万锐卒相助,以六万之众攻秦北方,秦必难挡。”

他顿了顿,眼神变得坚定:“传旨,命剧辛为燕军主将,率三万步兵、五千骑兵,即刻开赴代郡,听候赵将军调遣。告诉剧辛,此战只许胜,不许败——败了,燕国就没了立足之地!”

三日后,代郡边境的校场上,赵燕联军的旗帜迎风招展。赵奢身披黑甲,腰悬长剑,看着眼前排列整齐的士兵:赵军的红甲如烈火,燕军的青甲似寒水,六万将士的呼吸汇聚在一起,竟让清晨的风都多了几分凝重。

剧辛策马来到赵奢身边,老迈的脸上刻满风霜:“赵将军,我燕军已备好十日粮草,可随时进军。只是秦国防守如何,尚未探明,需派斥候先行侦查才是。”

赵奢勒住马缰,目光望向西方秦国的方向,那里的天际线隐在黄土尘埃后,看不真切:“剧将军放心,斥候已派出去三日,想必近日便有消息。我等只需在此休整,待摸清秦军动向,便一举破敌!”

他哪里知道,此时秦国咸阳的相府内,商鞅早已接到了斥候的密报,正与一位身着褐甲的将领对坐议事。

第二章 咸阳议,王翦出

商鞅的相府陈设简单,案上只摆着一盏油灯、一卷秦律和一幅秦国舆图。舆图上,北方的上郡、北地郡被红笔圈出,几条细线标注着赵燕联军可能进军的路线——那是斥候不眠不休绘制的侦查图。

坐在商鞅对面的将领,便是王翦。他年近四十,面容沉稳,眼神如深潭,腰间的佩剑虽未出鞘,却透着一股久经沙场的锐利。他手指落在舆图上的一处狭长地带,轻声道:“相邦,赵燕联军已在代郡会师,约六万之众,主将为赵奢、剧辛。此二人皆有勇略,赵奢善打硬仗,剧辛熟稔北方地形,不可轻敌。”

商鞅微微点头,手指敲击着案面:“寡人已知晓。如今秦国主力虽在河西防备魏国,但北方亦不可失。上郡乃秦国新得之地,若被赵燕攻破,不仅河西防线会受牵制,百姓也会动摇。你以为,当如何应对?”

王翦起身,走到舆图前,指着那处狭长地带:“相邦请看,此处名为‘鬼见愁’,位于上郡以东,两山夹一谷,谷长二十里,最窄处仅容两车并行。谷内多巨石,易设埋伏;谷外是开阔平原,联军必从平原进军,若能将其诱入谷中,便可一战定胜负。”

“诱敌深入?”商鞅眼中闪过一丝赞许,“赵奢勇猛,但性子急躁,剧辛谨慎,却话语权不足。若我军示弱,丢弃部分粮草、辎重,赵奢必率军追击,届时便可将其引入‘鬼见愁’。”

“正是。”王翦拱手,“臣请命,率三万秦军,前往‘鬼见愁’设伏。只需再调五千弓弩手、两千骑兵相助,臣有把握,让赵燕联军有来无回!”

商鞅盯着王翦看了片刻,忽然笑道:“寡人果然没看错你。当年你随寡人破上郡,便知你善用谋略,不似一般将领只知猛冲。此次北上,寡人给你三万锐卒,再加一万辅兵,由你全权统领,不必事事禀报。记住,此战不仅要胜,还要让赵燕不敢再窥伺秦国北方!”

“臣遵旨!”王翦起身行礼,声音铿锵,“若不能破敌,臣愿以死谢罪!”

次日清晨,咸阳城外的校场上,秦军将士已列阵待发。王翦身披重甲,手持令旗,站在高台上,目光扫过眼前的三万将士:“将士们!赵燕联军犯我秦国疆土,欲夺我上郡,杀我百姓!今日,我等率军北上,定要将这群入侵者赶出秦国!敢有退缩者,军法处置!愿随我破敌者,赏军功,封爵位!”

“破敌!破敌!破敌!”三万将士齐声呐喊,声音震得云霄都在颤动。阳光洒在他们的甲胄上,映出一片金光,仿佛一道不可逾越的铜墙铁壁。

王翦翻身上马,手中令旗一挥:“出发!”

秦军的队伍如一条黑色的巨龙,蜿蜒向西,朝着“鬼见愁”的方向进发。沿途的百姓闻讯,纷纷站在路边,捧着干粮、清水递给将士们。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妇拉住一名秦军士兵的手,眼中含泪:“壮士,一定要打退赵燕兵,莫让他们毁了我们的家啊!”

士兵握紧手中的戈,郑重点头:“老夫人放心,我等定不负秦国,不负百姓!”

王翦坐在马背上,看着这一幕,心中更添几分坚定。他知道,这场仗不仅是为了秦国的疆土,更是为了守护这些百姓——他们是秦国变法的根基,是秦国强大的底气。

五日后,秦军抵达“鬼见愁”以东的平原地带。王翦下令停止进军,命士兵开始搭建营寨,同时派斥候密切关注赵燕联军的动向。他亲自前往“鬼见愁”勘察地形,谷内的每一块巨石、每一条小路都被他记在心里。

“将军,谷内已探明,最窄处可设弓弩手埋伏,两侧山坡可藏骑兵,谷口处可堆放柴草,待联军进入后,便可点火阻断退路。”一名斥候向王翦禀报。

王翦点头,手指着谷内:“很好。命弓弩手即刻进入谷内,隐蔽在巨石之后,不得暴露行踪;骑兵分为两队,分别埋伏在谷两侧的山坡上,听我号令再冲锋;辅兵则在谷口处堆放柴草、硫磺,备好火种。另外,派一支千人队,携带部分粮草、辎重,在谷外平原巡逻,若遇联军前锋,只许败,不许胜,务必将其引向谷内。”

“遵令!”

秦军将士立刻行动起来,弓弩手扛着弩机,悄无声息地进入谷中,隐入巨石的阴影里;骑兵牵着战马,沿着山坡上的小路向上攀爬,马蹄裹着麻布,几乎听不到声音;辅兵则扛着柴草,在谷口处堆起两座小山,硫磺的气味在空气中弥漫开来。

王翦站在谷外的一座高地上,望着忙碌的士兵,又望向东方——赵燕联军的方向,心中默默盘算:赵奢啊赵奢,这次,我定要让你尝尝,谋略比勇猛更可怕。

第三章 前锋接,示弱诱

赵燕联军的营地内,赵奢正来回踱步,脸上满是焦躁。斥候已探得秦军动向,说秦军在“鬼见愁”以西扎营,兵力约三万,主将为王翦。

“王翦?”赵奢皱起眉头,“此人倒是有些本事,当年随商鞅破上郡,便是他率军破水寨。只是他只带三万兵,难道不怕我六万联军?”

剧辛坐在一旁,手中拿着一卷竹简,缓缓道:“赵将军,王翦此举,恐有诈。秦军向来谨慎,若只派三万兵,要么是有援军在后,要么是设了埋伏。依我之见,不如再派斥候侦查,摸清秦军虚实后再进军。”

“剧将军太过谨慎了!”赵奢摆手,“秦军主力在河西,北方哪来的援军?王翦不过是虚张声势罢了。我军六万之众,难道还怕他三万秦军?明日,我便率前锋五千人,前往‘鬼见愁’探探虚实,若秦军真的不堪一击,便趁机掩杀过去!”

剧辛还想劝说,却见赵奢已转身走出大帐,只得无奈地叹了口气。他知道赵奢的性子,一旦决定的事,十头牛都拉不回来。

次日清晨,赵奢率领五千赵军前锋,朝着“鬼见愁”的方向进发。平原上的风很大,卷起漫天黄土,让视线都变得模糊。赵奢勒住马,眯着眼望向远方,隐约看到一队秦军正在前方巡逻,人数约有千人,手中还牵着几匹驮着粮草的马。

“秦军果然在这!”赵奢眼中闪过一丝兴奋,拔出腰间的长剑,“将士们,随我冲!杀了秦军,夺了他们的粮草!”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五千赵军如潮水般冲了过去,手中的戈、戟闪烁着寒光。对面的秦军看到赵军,似乎慌了神,为首的将领大喊一声:“撤!快撤!”

秦军士兵立刻调转马头,丢下几匹驮着粮草的马,朝着“鬼见愁”的方向狂奔。赵军士兵见状,纷纷上前抢夺粮草,欢呼雀跃。

“将军,秦军跑了!我们要不要追?”一名副将问道。

赵奢望着秦军逃跑的方向,又看了看地上的粮草,嘴角勾起一抹笑意:“王翦不过如此!传令下去,继续追击,务必将这队秦军全歼!”

副将有些犹豫:“将军,前面就是‘鬼见愁’,谷内地形复杂,恐有埋伏啊。”

“怕什么!”赵奢瞪了副将一眼,“不过是一队败兵,就算有埋伏,也挡不住我五千赵军!追!”

赵军士兵不敢违抗,纷纷上马,朝着秦军逃跑的方向追去。他们哪里知道,这队秦军正是王翦安排的诱饵,此刻正朝着“鬼见愁”的谷口跑去。

埋伏在谷内的秦军弓弩手,听到远处的马蹄声,纷纷握紧了手中的弩机。他们隐蔽在巨石之后,呼吸都放得极轻,只等着赵军进入谷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