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8集:《商君老矣》(2/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历代风云五千年》最新章节。
秦孝公坐在王位上,看到商鞅进来,眼中闪过一丝担忧,却也没说什么,只是宣布朝会开始。
果然,甘龙第一个站出来,躬身道:“大王,臣有本奏。河西税改推行三月有余,各县百姓多有不满,近日已有数名百姓上书,请求暂缓税改。臣以为,商君近日身体不适,无暇顾及此事,不如先暂停税改,待商君身体痊愈,再从长计议。”
杜挚立刻附和:“甘大人所言极是。商君为秦国操劳多年,如今重病在身,理当静养。税改之事不急在一时,若强行推行,恐引起民变,反而不利于秦国稳定。”
其他几个老世族出身的大臣也纷纷附和,朝堂上顿时一片“暂缓税改”的声音。
秦孝公看向商鞅,眼中带着询问。商鞅上前一步,躬身道:“大王,臣以为,甘大人所言有误。河西税改虽遇阻力,却非百姓不满,而是部分地方官吏与老世族勾结,故意散布谣言,煽动百姓。臣已核查过各县税册,除少数几县外,大部分百姓都已按新税缴纳,且粮税比去年减少三成,百姓实则受益。”
他顿了顿,声音虽然有些沙哑,却依旧清晰有力:“至于臣的身体,无碍大事。税改关乎秦国未来,若此时暂停,老世族必以为我大秦可欺,日后再推行新法,必将难上加难。臣恳请大王,坚持推行河西税改,臣愿带病前往河西,亲自处理此事。”
甘龙立刻反驳:“商君此言差矣!你如今咳血不止,如何能前往河西?若在途中有个三长两短,秦国损失不起!再说,你强行推行新法,不顾百姓死活,难道忘了当年渭水之滨,你一次处决七百多乱民的事了吗?”
这话一出,朝堂上顿时安静下来。当年新法初行,百姓不遵法令,商鞅在渭水之滨处决了七百多乱民,此事一直是老世族攻击他的把柄。
商鞅的脸色白了几分,不是因为甘龙的话,而是因为胸口又开始疼了。他强忍着不适,冷声道:“甘大人,当年那些人,皆是蓄意违抗新法,煽动暴乱,若不严惩,新法何以推行?如今秦国百姓安居乐业,难道不是当年严法的结果?你今日重提旧事,无非是想借臣的身体,阻挠新法,为老世族谋利!”
“你血口喷人!”甘龙怒声道。
“够了!”秦孝公猛地拍了一下案几,朝堂上顿时鸦雀无声,“商君所言极是,河西税改绝不能停!商君,你若要前往河西,寡人准你带五百亲兵,再派太医随行,务必保重身体。”
商鞅躬身:“谢大王。”
甘龙等人见孝公态度坚决,只好作罢,却依旧一脸不甘。
朝会结束后,商鞅刚走出王宫,就忍不住咳嗽起来,这次咳得更厉害,帕子上的红痕越来越深。樗里疾连忙扶住他:“商君,您这样怎么能去河西?不如让臣替您去?”
“不行。”商鞅摇摇头,“河西的官吏多是老世族安插的人,你去,他们未必会服。只有我亲自去,才能镇住他们。”
他站直身子,望着远处的渭水。雪后的渭水,波光粼粼,像一条银色的带子,蜿蜒向东方。他想起当年变法成功后,他和孝公一起站在渭水岸边,约定要让秦国的旗帜插遍天下。如今,这个约定还没实现,他不能倒下。
“明日一早,出发前往河西。”商鞅说,声音里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
樗里疾看着他的背影,心里一阵敬佩,也一阵心疼。他知道,这位商君,是在用自己的命,守护着秦国的未来。
次日一早,商鞅带着五百亲兵和太医,登上了前往河西的马车。秦孝公亲自送到城外,看着马车消失在远方,才缓缓转身,眼中满是担忧。他知道,商鞅此去,必定又是一场硬仗。
马车一路向西,穿过关中平原,进入河西之地。刚到少梁县,就有百姓闻讯赶来,围在马车旁,手里捧着新收的粮食,脸上带着恭敬:“商君,您怎么来了?听说您生病了,可千万要保重身体啊!”
“商君,新税真好,今年俺家的粮够吃了,还能剩点卖钱!”
“商君,那些说您坏话的人都是骗子,俺们都信您!”
商鞅掀开车帘,看着百姓们真诚的笑脸,心里一阵温暖。他走下马车,接过一位老人递来的馒头,咬了一口,虽然有些干硬,却格外香甜。
“大家放心,新法会一直推行下去,不会让大家受苦。”商鞅说,声音虽然虚弱,却让百姓们吃了定心丸。
在少梁县停留了三日,商鞅处理了几个勾结老世族的官吏,重新任命了新的县丞,又亲自到田间考察粮情,与百姓交谈,了解他们的需求。虽然每天都咳嗽不止,身体越来越虚弱,但他却丝毫不敢懈怠。
离开少梁县后,他又前往安邑、蒲坂等县,每到一处,都受到百姓的热烈欢迎。老世族的势力在他的打压下,渐渐收敛,河西税改得以顺利推行。
半个月后,商鞅完成了河西的巡查,准备返回咸阳。在返回的路上,他的病情突然加重,高烧不退,咳嗽不止,甚至连说话都变得困难。太医束手无策,只能靠汤药维持他的生命。
亲兵们都很着急,劝他先在附近的县城休养,可商鞅却坚持要回咸阳:“我得……回咸阳,跟大王……汇报河西的情况……”
马车日夜兼程,终于在五日后回到了咸阳。秦孝公早已在城外等候,看到商鞅虚弱的样子,急忙让人把他抬进宫中,传召太医诊治。
经过太医的抢救,商鞅的病情暂时稳定下来,却依旧昏迷不醒。秦孝公守在床边,看着他苍白的脸,心里满是自责:“都怪寡人,不该让你去河西,不该让你这么累……”
昏迷了三天三夜后,商鞅终于醒了过来。他睁开眼,看到秦孝公坐在床边,眼中布满血丝,心里一阵感动:“君上……臣……回来了……”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秦孝公握住他的手,声音哽咽,“河西的事,你不用管了,寡人会处理好。你好好养病,等你好了,咱们再一起看秦国的江山。”
商鞅笑了笑,眼神却有些黯淡:“君上……臣怕是……撑不住了……”
“不许胡说!”秦孝公打断他,“太医说了,你只是太累了,好好休养就能好起来。你还要看着秦国统一六国,看着咱们的梦想实现,怎么能撑不住?”
商鞅看着秦孝公,眼中闪过一丝欣慰,也闪过一丝遗憾:“君上……新法……已经扎根……老世族……翻不了天……臣推荐……蒙恬、王翦……他们年轻有为……可辅大王……完成统一大业……”
他的声音越来越弱,呼吸也变得急促起来。秦孝公紧紧握着他的手,泪水忍不住流了下来:“寡人知道,寡人都知道……你放心,寡人会重用他们,会完成咱们的梦想……”
商鞅的嘴角露出一丝微笑,眼神渐渐失去了光彩。他最后看了一眼秦孝公,仿佛想说什么,却终究没能说出口,手缓缓垂了下去。
“商君!商君!”秦孝公撕心裂肺地呼喊,可回应他的,只有寂静。
窗外,渭水依旧流淌,阳光洒在水面上,波光粼粼。商鞅虽然走了,可他推行的新法,却在秦国深深扎根,为秦国后来统一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许多年后,当秦始皇嬴政统一六国,站在咸阳城楼上,望着万里江山时,他总会想起那位名叫商鞅的变法者。是他,用一生的心血,让秦国从一个弱小的诸侯国,变成了一个强大的帝国,最终实现了天下一统的梦想。
渭水未寒,商君之名,永载史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