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6集《秦赵边境冲突》(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历代风云五千年》最新章节。

玄鸟与苍狼:秦赵边境风云录

邯郸城外的漳水河畔,黄沙被马蹄踏得漫天飞扬。赵武灵王嬴雍勒住缰绳,玄黑色的胡服紧贴身躯,腰间悬挂的青铜弯刀随战马的喘息轻轻晃动。他抬手抹去额头的汗水,目光掠过下方列阵的骑兵——三千赵卒皆着短衣长裤,脚蹬鞣制皮靴,背上斜挎着从匈奴部族换来的复合弓,胯下战马的鬃毛被仔细修剪,马腹两侧悬挂着皮质箭囊与短矛。

“大王,这队‘飞骑’已能做到一日奔袭三百里,中途只需换一次马。”身旁的上卿楼缓催马上前,声音里带着难掩的振奋,“前日演练,他们在一刻钟内射穿了三十步外的皮甲靶,比去年刚练时快了近一倍。”

赵武灵王嘴角勾起一抹锐利的弧度,他猛地拔出弯刀,刀锋在阳光下折射出冷光:“胡服骑射推行三年,总算没白费力气。你看那河西之地,秦国的农夫还在赶着牛车耕作,他们的步兵方阵再整齐,能追得上我们的战马吗?”

楼缓顺着他的目光望向西方,眉头却微微蹙起:“大王,秦国毕竟是变法多年的强国,惠文王任用公孙衍、王翦之流,国力根基深厚。我们如今虽有骑兵优势,但若贸然开战,恐怕……”

“我没说要立刻开战。”赵武灵王勒转马头,胯下战马发出一声低嘶,“但总要试试他们的底细。派去边境的斥候回来报,秦国在离石要塞只驻了五千步兵,连像样的骑兵都没有。你让人挑两百飞骑, tomorrow 拂晓出发,去秦国的肤施城附近转转,看看他们的反应。”

楼缓心中一紧:“只是‘转转’?若是与秦军发生冲突……”

“冲突便冲突。”赵武灵王的语气不容置疑,“我要让嬴驷知道,赵国不再是当年那个任人欺凌的弱国。若他们连两百骑兵都挡不住,那河西之地,迟早要姓赵。”

次日天还未亮,肤施城东南的阳周村落便被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惊醒。村正张老三刚披上衣衫,就听见院外传来女人的哭喊,他抄起门后的锄头冲出去,只见二十多匹黑马冲进村子,马上的士兵穿着从未见过的短衣,手中的弓箭嗖嗖作响,村口的粮囤已被点燃,浓烟滚滚。

“是赵军!”有人嘶吼起来。村民们纷纷往屋里躲,可赵军骑兵的速度太快,他们根本来不及关门——几匹战马撞开村民的院门,士兵们跳下马,将院中晾晒的粮食、布匹往马背上搬,遇到反抗的村民,便用马鞭抽打。

驻守阳周的秦军校尉李平得知消息时,赵军已经劫掠了三个村落。他带着两百步兵仓促赶来,只看到满地狼藉:被烧毁的房屋冒着黑烟,几位老人坐在地上哭骂,一个孩童的手臂被马蹄踩伤,哭得撕心裂肺。

“赵军往哪个方向去了?”李平抓住一个幸存的村民,声音因愤怒而颤抖。

“往……往北边去了,他们骑的马太快,我们根本追不上。”村民的声音带着恐惧,“他们还说,让秦国赶紧把离石要塞让出来,不然下次就烧到肤施城。”

李平气得一拳砸在旁边的树干上,树皮簌簌掉落。他知道,自己手下的步兵根本不是赵军骑兵的对手,只能派人快马加鞭,往咸阳送信。

咸阳宫的朝会上,惠文王嬴驷将手中的奏疏重重拍在案上,青铜酒樽里的酒液溅出几滴。“赵雍欺人太甚!不过推行了几年胡服骑射,就敢派兵袭扰我边境村落,劫掠百姓!”

大臣们纷纷议论起来,有的主张立刻派兵讨伐,有的则担心赵国骑兵势猛,秦军未必能占上风。这时,一直沉默的公孙衍上前一步,躬身道:“大王,赵军此次袭扰,不过是试探。他们的骑兵虽快,但人数不多,显然是想看看我军的反应。若我们贸然出兵,反倒中了赵雍的计——他就是想激怒我们,趁机摸清我军的兵力部署。”

惠文王看向公孙衍:“那依先生之见,该如何应对?”

“以守为攻。”公孙衍的声音沉稳有力,“赵国骑兵的优势在机动性,擅长突袭;而我军的优势在步兵方阵与防御工事。臣请求率军前往离石要塞,在秦赵边境修建堡垒,同时加强巡逻,让赵军的骑兵无从下手。待我们摸清赵军的虚实,再制定下一步计划。”

惠文王思索片刻,点了点头:“好,就依先生之计。给你三万兵马,再调五千工匠,务必守住边境,不许赵军再踏入秦国半步。”

半月后,公孙衍率领大军抵达离石要塞。他没有急着与赵军对峙,而是先带着将领们勘察地形——秦赵边境多山地,中间夹着几条狭窄的河谷,正是骑兵冲锋的必经之路。公孙衍指着一处河谷,对副将蒙骜说:“此处地势险要,两侧是山坡,我们在河谷两侧修建两座堡垒,再在中间挖一条深沟,铺上尖木。赵军若想从这里通过,要么被堡垒里的弓箭射杀,要么掉进沟里。”

蒙骜有些不解:“先生,我们为何不主动出击?赵军在边境劫掠,百姓们都盼着我们能教训他们。”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主动出击?”公孙衍冷笑一声,“赵军骑兵一日能奔袭三百里,我们的步兵怎么追?若分兵追击,反而会被他们各个击破。不如先修堡垒,形成防线,再派巡逻队日夜巡查,让他们找不到偷袭的机会。等我们的防御稳固了,他们自然不敢再来。”

接下来的一个月,秦赵边境热闹起来。工匠们与士兵们一起,用夯土与石块修建堡垒——堡垒高约三丈,墙体厚实,上面设有箭楼,箭楼之间用绳索连接,便于传递消息。河谷里挖了宽两丈、深一丈的壕沟,沟底铺满了削尖的木头,上面覆盖着茅草与泥土,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

同时,公孙衍将三万兵马分成十队,每队三千人,其中一千是骑兵,两千是步兵,负责在边境巡逻。巡逻队每天清晨出发,傍晚返回,沿着堡垒之间的路线巡查,遇到可疑情况便点燃烽燧,通知附近的堡垒做好准备。

赵武灵王得知秦军在边境修建堡垒的消息后,有些意外。他原本以为,秦军会像上次那样,派步兵仓促应对,没想到公孙衍竟然选择了防守。“看来这个公孙衍,倒是个难对付的角色。”他对肥义说,“再派五百飞骑,去离石要塞附近的河谷看看,能不能找到秦军的破绽。”

五百赵军骑兵在将领赵奢的率领下,趁着夜色出发。他们避开秦军的巡逻队,一路奔袭到离石要塞东南的河谷。赵奢勒住战马,借着月光望向河谷——两侧的山坡上,两座黑色的堡垒矗立在那里,箭楼上隐约有士兵的身影晃动。

“将军,要不要冲过去?”身旁的副将问道。

赵奢摇了摇头:“先派两个人去探探路。”

两名赵军士兵翻身下马,小心翼翼地走进河谷。刚走了几步,其中一人突然脚下一沉,整个人掉进了壕沟里,尖锐的木头刺穿了他的大腿,惨叫声在夜色中格外刺耳。

“有埋伏!”赵奢心中一紧,立刻下令撤退。可就在这时,两侧堡垒上突然亮起火把,弓箭如雨点般射来。赵军骑兵猝不及防,纷纷落马。赵奢挥刀砍断射来的箭矢,大喊:“快撤!”

可秦军的箭雨越来越密,河谷两侧的山坡上,还冲出了两队秦军骑兵,将赵军的退路堵住。赵奢知道,再这样下去,五百骑兵就要全军覆没了。他咬了咬牙,率领剩下的士兵冲向秦军骑兵,手中的弯刀劈砍过去,秦军骑兵也不甘示弱,双方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厮杀。

激战半个时辰后,赵奢终于带着不到两百名士兵冲出了重围。他回头望去,河谷里满是赵军士兵的尸体与战马的残骸,秦军的堡垒上,火把依旧明亮,仿佛一头蛰伏的巨兽,正冷冷地注视着他们。

“公孙衍……”赵奢咬着牙,眼中满是不甘。

消息传回邯郸,赵武灵王怒不可遏。他将案上的竹简扫落在地,怒吼道:“五百骑兵,竟然只回来了不到两百!公孙衍这个老狐狸,竟敢设伏对付我赵军!”

肥义连忙上前劝阻:“大王息怒。秦军修建堡垒,又设下埋伏,显然是早有准备。我们若再派骑兵袭扰,恐怕还会吃亏。不如先暂停袭扰,再从长计议。”

赵武灵王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心中的怒火。他知道肥义说得对,公孙衍的“以守为攻”策略,确实让赵国的骑兵优势无从发挥。“暂停袭扰可以,但我们不能就这么算了。”他走到舆图前,手指在离石要塞以北的区域划过,“派人去联络楼烦部族,让他们出兵袭扰秦军的粮道。我就不信,公孙衍的堡垒能一直守下去。”

楼烦部族是北方的游牧部族,常年与赵国打交道,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时,还曾从楼烦聘请过骑兵教练。接到赵武灵王的请求后,楼烦王亲自率领两千骑兵,突袭了秦军的粮道——秦军从咸阳运往离石要塞的粮草,大多要经过汾水西岸的山道,这里地势崎岖,正是伏击的好地方。

负责押运粮草的秦军将领王龁没想到会遭遇楼烦骑兵的袭击。当楼烦骑兵从山道两侧冲出来时,秦军的步兵根本来不及反应,押运粮草的士兵纷纷被杀,粮草被付之一炬。王龁带着少数士兵突围后,立刻向公孙衍禀报。

公孙衍得知粮道被袭,脸色凝重起来。他知道,粮草是军队的根本,若粮道被断,离石要塞的三万秦军迟早会陷入困境。“蒙骜,你率五千步兵,护送粮草从另一条路线运往离石,务必小心。”公孙衍下令,“再派一千骑兵,去汾水西岸的山道巡逻,若遇到楼烦骑兵,就地歼灭。”

蒙骜领命而去,可楼烦骑兵的机动性太强,他们就像幽灵一样,在秦军的粮道附近游荡,时而突袭,时而撤退,秦军的巡逻队根本抓不到他们。短短十天内,秦军的粮道被袭扰了三次,损失了近万石粮草。

离石要塞的秦军士兵开始出现粮草短缺的情况,每天的口粮从两升减到一升,士兵们的士气渐渐低落。蒙骜找到公孙衍,忧心忡忡地说:“先生,再这样下去,士兵们恐怕撑不住了。不如我们主动出击,去攻打楼烦部族的驻地,彻底解决粮道的问题。”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公孙衍摇了摇头:“楼烦部族的驻地在北方的草原,我们的步兵根本不适应草原作战。而且,这很可能是赵武灵王的计谋——他让楼烦袭扰粮道,就是想引诱我们主动出击,然后让赵军骑兵趁机攻打离石要塞。”

“那我们该怎么办?”蒙骜急切地问。

“向咸阳求援。”公孙衍说,“让惠文王再派一万骑兵过来,同时调运更多的粮草。有了骑兵,我们就能应对楼烦骑兵的袭扰,守住粮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