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8集《秦楚结盟》(2/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历代风云五千年》最新章节。
杜挚还要争辩,左侧的公孙衍却上前一步,对着惠文王躬身道:“大王,臣以为陈轸所言有理。楚国实力不弱,有带甲之士百万,若与楚国结盟,其一,可牵制齐国,让齐国不敢轻易西犯;其二,可稳定我国南方边境,让我国能专心应对东方的局势;其三,楚国盛产粮食和木材,若两国互通有无,还能充实我国的国库。”
“相邦此言,怕是过于乐观了。”另一个大臣赵良出列,“楚国若与我国结盟,万一齐国不进攻楚国,反而进攻秦国,楚国会不会出兵援助?到那时,我国岂不是成了楚国的挡箭牌?”
公孙衍摇头,语气坚定:“臣以为不会。盟约可明确规定,若一方遭到齐国进攻,另一方必须出兵援助。楚国若违约,我国便可以此为由,联合韩魏攻打楚国——楚国君臣精明,不会做这等赔本的买卖。况且,如今楚国最忌惮的就是齐国,若秦国被齐国打败,楚国下一步也难逃厄运,他们必然会遵守盟约。”
惠文王沉默着,手指轻轻敲击着王座的扶手。他看向陈轸,问道:“若秦国与楚国结盟,楚国能拿出什么诚意?”
陈轸立刻答道:“我楚王承诺,秦国若与楚国结盟,楚国愿每年向秦国提供十万石粮食,五千匹锦缎;若秦国遭到齐国进攻,楚国将出兵五万,从淮北夹击齐国。此外,楚国还愿开放边境市场,让秦国的铁器、盐能在楚国销售——这对秦国的盐铁专营之策,也是一大助力。”
殿内的大臣们听到“十万石粮食”和“开放边境市场”,都露出了动容的神色。秦国虽然国力强盛,但粮食一直是短板,尤其是去年核查官吏时,发现部分地方存在粮荒;而盐铁专营虽能增加国库收入,却也需要广阔的市场——楚国的提议,恰好解决了秦国的两个难题。
惠文王看着公孙衍,见他微微点头,心中便有了决断。他站起身,声音传遍整个大殿:“寡人以为,与楚国结盟对秦国有利。就依公孙衍之见,与楚国签订盟约!”
第四章 盟约定局
三日后,咸阳宫的偏殿里,秦楚两国的使者正式签订盟约。偏殿的正中央摆着一张案几,上面铺着白色的丝帛,丝帛上用墨笔写着盟约的条款,共有五条:
一、秦楚两国互不侵犯,若一方擅自进攻另一方,视为违约,另一方有权联合其他国家讨伐;
二、若秦国遭到齐国进攻,楚国需在一个月内出兵五万,从淮北夹击齐国;若楚国遭到齐国进攻,秦国需在一个月内出兵五万,从东郡夹击齐国;
三、楚国每年向秦国提供十万石粮食、五千匹锦缎,秦国每年向楚国提供五千件铁器、一万斤盐,双方以平价交易;
四、秦楚两国开放边境市场,允许两国商人自由往来,免除关税;
五、盟约有效期为五年,五年后若双方无异议,可自动续约。
陈轸和秦国的太仆(负责起草盟约的官员)分别在丝帛上签下自己的名字,然后用朱砂按上指印。惠文王和特意从郢都赶来的楚国令尹昭阳,也在盟约上签下了名字。
签约仪式结束后,惠文王在咸阳宫设宴款待昭阳和陈轸。宴席上,惠文王举起酒爵,对昭阳笑道:“令尹此次前来,为秦楚两国的盟约立下了大功。寡人相信,有了这份盟约,齐国必不敢轻易妄动。”
昭阳也举起酒爵,回敬道:“大王英明。秦楚两国结盟,不仅能抵御齐国,还能让天下诸侯知道,秦楚两国的实力不可小觑。他日若有诸侯敢犯秦楚边境,必让他们付出代价。”
公孙衍坐在一旁,看着两人饮酒谈笑,心中也松了一口气。他知道,这份盟约不仅稳定了秦国的南方边境,还为秦国争取到了楚国的粮食和市场——有了这些支持,秦国下一步便可以专心应对韩魏,为东进打下基础。
宴席过半,惠文王特意留下公孙衍和陈轸,三人在偏殿里继续商议应对齐国的策略。“齐国若知道秦楚结盟,怕是会有所收敛。”公孙衍说道,“但田辟疆野心勃勃,未必会善罢甘休。臣以为,我们应当派人去韩魏两国,告诉他们秦楚结盟的消息,让他们不敢轻易与齐国结盟。”
陈轸点头附和:“相邦所言极是。楚国也会派人去鲁国、卫国,警告他们不要依附齐国。若齐国成了孤家寡人,就算想进攻秦楚,也得掂量掂量。”
惠文王笑道:“好,就按你们说的办。公孙衍,你负责联络韩魏;陈轸,你回去后转告楚王,让他尽快安排人去鲁国、卫国。寡人倒要看看,田辟疆还能嚣张多久。”
第五章 盟后余波
陈轸和昭阳离开咸阳后,秦楚结盟的消息很快传遍了列国。韩襄王得知后,立刻召集群臣商议,最终决定派使者去秦国,表示愿意继续遵守之前与秦国的盟约;魏襄王也派人去咸阳,送上了五千匹布帛,以示友好。
而在齐国的临淄,齐威王(齐闵王)得知秦楚结盟的消息后,气得摔碎了手中的玉爵。“秦楚两国竟敢结盟对付寡人!”他对着大臣们怒吼,“寡人刚攻占宋国,他们就来坏寡人的好事,真是岂有此理!”
齐国的相国孟尝君田文上前一步,劝道:“大王息怒。秦楚结盟后,实力大增,若我们此时进攻楚国或秦国,怕是会陷入重围。不如先稳住阵脚,派人去赵国、燕国,看看能不能与他们结盟——只要赵燕两国站在我们这边,秦楚两国也不敢轻易动兵。”
齐威王深吸一口气,知道田文说得是实情。他强压下怒火,下令道:“好,就按你说的办。你立刻派人去赵国、燕国,务必说服他们与齐国结盟。另外,加强薛城、陶邑的防御,防止秦楚两国突然进攻。”
与此同时,在楚国的郢都,怀王接到陈轸的禀报后,心中大喜。他立刻下令,让彭城的守军加强防御,同时派使者去淮北,筹备援助秦国的五万士兵——他知道,只有遵守盟约,才能让秦国信任楚国,也才能抵御齐国的威胁。
而在秦国的咸阳,公孙衍正忙着安排与韩魏两国的贸易事宜。楚国的粮食已经陆续运到秦国,咸阳的粮价稳定了不少;秦国的铁器和盐也通过边境市场,卖到了楚国的江南地区,国库的收入比上个月增加了两成。“大王,”公孙衍拿着账本,向惠文王禀报,“与楚国结盟后,我国的粮食和财政问题都得到了缓解。下一步,我们可以开始筹备攻打赵国的边境城池,为东进做准备。”
惠文王看着账本,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他知道,公孙衍说得对——秦楚盟约的签订,不仅解决了秦国的燃眉之急,还为秦国的东进铺平了道路。只要继续推行新法,联合楚国牵制齐国,秦国迟早会成为天下的霸主。
深秋的阳光透过咸阳宫的窗户,洒在惠文王的身上。他站起身,走到殿外,望着远处的终南山。山巅已经覆上了一层薄雪,像一道银色的屏障。惠文王心中默念:“商君(商鞅),你留下的新法,正在让秦:国变得更强。寡人一定会完成你的遗愿,让秦国东进中原,统一天下。”
远处的驿道上,一辆辆装满粮食的马车正朝着咸阳赶来,车轮碾过路面,留下深深的痕迹——这痕迹,不仅是楚国粮食的印记,更是秦楚盟约的见证,也是秦国东进序曲中,最坚实的一个音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