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星渊筑巢与新生的脉搏(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开局乘着热气球逃亡》最新章节。

第二百四十章 星渊筑巢与新生的脉搏

半晌过后,众人对当下所处的环境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星耀之渊的宁静并非死寂,而是一种磅礴生命力的低沉吟唱。生态舱段悬浮在这片奇迹星海中,如同婴儿偎依在母亲的怀抱,每一寸外壳都在贪婪吸收着周围温和而充盈的能量。星尘网络以前所未有的效率运转,过载的损伤被迅速修复,网络本身甚至开始自发地、缓慢地向外延伸,如同树木的根须探入肥沃的土壤。

控制中心内,劫后余生的紧张氛围逐渐被一种有序的忙碌所取代。各部门的报告如雪片般汇拢而来。

【环境评估初步完成:星耀之渊扇区能量等级S级,常数稳定性SS级,无已知有害辐射或空间灾害。适宜长期居住与发展。】

【资源扫描:周边小行星带富含稀有矿物与能量结晶,成分分析与生态舱段需求匹配度高达95%。】

【“星之子”状态更新:深度休眠中,创伤修复进度37.2%,与环境能量同步率持续提升,暂无异常。】

【星尘网络恢复进度:100%,扩展进度:1.7%(自发),新增节点稳定性:100%。】

“天堂…这里简直是工程师和科学家的天堂!” ζ-3看着数据,激动得难以自持,“这里的资源和我们技术的契合度太高了,就像是…专门为我们准备的一样!”

θ-9的光眼则始终没有离开过“星之子”和远方那朦胧的巨型结构的数据流:“能量环境对‘星之子’的修复效果远超预期。但它与那个巨型结构之间…似乎存在着一种极微弱的、基底层面的能量共鸣,虽然被强大的力场隔绝,但这种联系是固有的。莉瑞安背后的教派,或许并非完全空穴来风。”

林夜汇总了各方报告,看向霍哲:“短期生存无忧,长期发展潜力巨大。但有两个问题:第一,我们对那个巨型结构(系统称之为‘始源休眠舱’)一无所知,它既是吸引也是隐患;第二,艾塔尼安人。如何安置他们?毕竟,他们曾欺骗并差点将我们置于死地。”

霍哲的目光扫过屏幕上依旧处于昏迷状态的莉瑞安(正在医疗舱接受观察),以及被严格监管下的索兰等人。

“索兰团队,暂时定性为‘受限合作者’。”霍哲做出指示,“剥离其所有可能用于远程通讯或高能操作的设备,限制活动范围于第三科研区。允许他们在我们的全程监控下,进行有限度的、与当前环境和非敏感技术相关的研究。他们掌握的知识,尤其是关于能量生命和宇宙学的部分,对我们仍有价值。但要记住,信任需要时间重建。”

“那莉瑞安呢?”

“等她苏醒,进行全面的心理和意识评估。如果系统真的‘重置’了她,她可能不再是个威胁,但也可能失去所有相关价值。重点观察。”

安排完外部因素,霍哲将重心放回生态舱段自身的发展上。

“统子,以‘星耀之渊’为核心,重新规划生态舱段发展蓝图。

优先级:第一,利用本地资源,全面升级星尘网络和能源系统;

第二,扩大生态容量和工业产能,为可能的人口增长做准备;

第三,组建专业的深空勘探队,谨慎探索周边星域,绘制详细星图,但严禁靠近‘始源休眠舱’力场范围;

第四,整合信息库与新环境数据,全力破解‘初级守望者完整认证’所需条件。

第五,收集浮空飞艇的相关信息,包含科技以及对应的资源。”

新的蓝图被迅速细化并执行下去。生态舱段这台强大的机器,在经历了惊心动魄的跳跃后,终于在一个安全富饶的港湾开始了扎实的“筑巢”过程。

星尘网络成为了发展的核心。凭借本地丰富的能量和矿物,新的节点被快速建造并激活,网络覆盖范围稳步扩大,调控环境、传输能量、沟通信息的能力指数级提升。原本只是维持生存的生态舱段,开始真正向着一个功能完备的星际文明据点蜕变。

工厂全速运转,新的居住模块、科研站、观测平台被建造出来。农业区引入了本地特有的吸光微生物,产量大幅提升。甚至开始利用一种本地发现的、具有自我修复特性的合金,开始建造首批本土设计的护卫舰和勘探船。

王猛的安保部队也没闲着,他们不仅负责警戒,还承担起了培训新兵和测试新装备的任务。新的战舰虽然小巧,但融合了星尘网络技术和部分艾塔尼安人的能量武器理念,性能远超之前的改装飞船。

θ-9的团队则取得了重大突破。在相对安全的环境下,他们应用从艾塔尼安人那里获得(并经过验证和改良)的“星语者”技巧,终于与结束深度休眠、状态稳定下来的“星之子”建立了真正清晰的、双向的浅层意识连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