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 当众提问(2/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八零后考清华:我靠读书报恩全家》最新章节。
“太肉麻了!”林东升果断地挂掉了电话。
下午三点,整个大礼堂里坐得满满当当,连过道也挤满了,不仅学生来了很多,老师们也来了很多。
邱教授也准时出现在了讲座现场。
主持人介绍完邱教授的生平和经历后,邱教授也没有太多的客套话,正式的讲座,立马开始。
台下也是一片寂静,所有人全都凝神细听。
邱教授先是讲了古代数学的实用性传统,以及它们的贡献,比如圆周率计算,也讲了近代数学的突破与后续停滞问题。
他认为中国现代数学史上仅有三大标志性的成果可以比肩世界,即陈省身的示性类理论,华罗庚的多复变函数论以及冯康的有限元计算。
而近几十年,国内数学却缺乏原创方向,没有再出现过同等影响力的成就。
紧接着,邱教授话锋一转,指出当前我们过于依赖竞赛选拔人才,导致很多有天赋的学生,为了升学而专注于刷偏题,练技巧,反而极大地消磨了对数学的兴趣和创造力,进而导致很多人后续的科研后劲严重不足。
听到这些话,林东升深以为然,他终于明白,自己在接连参加数学竞赛后,为什么一味地想着逃离数学了。
竞赛确实能筛出他的数学天赋,能给他带来认可、成绩、甚至是荣耀。
可同时,也极大地消耗了他的热情,让他对数学产生了一定的恐惧,对纯数学的研究更是失去了兴趣和钻研的动力。
同时,邱教授也提出了几点改革方向,比如加强自主创新与学科布局。
他希望中国数学能真正开创出自己的科研方向,而不是继续去修补他国的数学成果。
他也希望国内的人才培养,能从中学阶段就开始努力发掘,并认为13-16岁,是数学创造力的黄金时期,要避免常规学制,过分地压制学生的数学天赋和创造力。
随着邱教授的讲座渐渐接近尾声,现场的掌声,也一次次响起,每一次都十分热烈。
林东升终于渐渐意识到,原来真正的学者,都是坚持说实话的,虽然台下的有些人,可能听着觉得刺耳,但句句都是苦口良言。
只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中国数学变成如今的局面,也是多方面的原因和环境造成的。
最后,邱教授也提出了三大愿景:即建设10所世界一流的数学强校,培养出一批立足本土发展的顶尖学者,改革当前的学术评价体系。
这话一出,台下的教授们立即拿出小本本,用心地记录了下来。
讲座结束之后,邱教授现场也留了一点时间,用来回答大家的问题。
林东升知道,如此珍贵的机会,一旦有人开始了,后面根本就不会轮到自己。
所以,在大家全都在犹豫纠结的时候,他果断地第一个举手了。
当台下的话筒递到他的手中时,站在现场的林东升,感觉自己的身体由于太过激动,还微微有点发抖。
“邱教授,打扰了,听了你的讲座,我深受触动,因为我就是一名通过数学竞赛保送清北的学生,那么,我的问题是,既然你认为竞赛会消磨掉学生对数学的热爱,那如何让这些被竞赛消磨掉热爱的人,重拾热爱呢?毕竟,竞赛确实也选出许多真正拥有数学天赋的人。”林东升诚恳地问道。
“你就是林东升吧?我在国际数学圈的相关报道上,见过你的照片,没记错的话,你拿过两届IMO的金牌,并且两次都在最难的第六道压轴题上获得了满分,这是一份相当不错的成绩,所以,我毫不怀疑你的数学天赋和对数学的热爱,你现在出现的这个问题,也不全是你的问题,对于你,我想给出的建议是,不要活得太累,先热爱生活,再热爱数学,多给自己一点休息和缓冲的时间,学会去倾听心灵深处的声音,相信你一定会重新爱上数学的,而且,数学也值得你去热爱!”邱教授认真地回答道。
“先热爱生活,再热爱数学……谢谢邱教授!”听到这话,林东升如同醍醐灌顶一般,瞬间眼睛一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