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6集:培养方案细致制定(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深圳玻璃厂打工记》最新章节。

刘好仃站在会议室门口,手里拿着一沓打印出来的“岗位需求映射”草图。纸张边缘已经有些卷边,像是刚从打印机里跳出来就急着赶路似的。

会议室里,阿芳正用白板笔在玻璃墙上写着“三级能力模型”几个字,小张则坐在会议桌一头,对着笔记本电脑发呆,手指在键盘上悬了半天,就是没敲下去。

“来了?”阿芳头也不抬。

“来了。”刘好仃走进来,把图纸摊在桌上,“你们谁先炸锅?”

“我。”小张终于敲下键盘,“我把行业对标数据整理完了,但……有点乱。”

“怎么个乱法?”刘好仃坐下,顺手把枸杞茶推到手边。

“就是……”小张调出数据表,“不同岗位对国际化能力的要求,差得有点离谱。比如采购岗,人家外企要求能说三门语言,我们这边一个老采购,只会‘hello’和‘thank you’,但客户满意度比人家还高。”

“那是因为他会看人。”阿芳插话,“上次那个日本客户,他只用眼神就看出对方不满意了。”

“所以国际化能力,不是语言的事。”刘好仃点头,“是理解的事。”

“那我们怎么评估?”小张问,“总不能让面试官看眼神吧?”

“不急。”刘好仃翻开笔记本,“我们先从‘岗位需求映射’开始。”

阿芳点点头,在白板上写下:

岗位需求映射

“比如,”她继续道,“销售岗需要跨文化沟通,物流岗需要国际节奏感,客服岗需要多语种应对能力。”

“但这些能力,不是每个人都需要。”刘好仃补充,“我们要做的是,把岗位和能力一一对应,不是一刀切。”

“比如老赵。”小张忽然想起什么,“他现在在仓库,但他在德国学的开会方式,是不是也能用在别的地方?”

“当然。”刘好仃笑了,“他不是国际化人才,但他有国际化能力。”

“那问题来了。”阿芳停下笔,“我们怎么知道,谁适合哪个岗位?”

“靠数据。”刘好仃翻开笔记本,“你不是说要收集员工的国际化能力现状吗?”

“对。”阿芳点头,“我已经让hR整理员工履历,看看有没有国际项目经验、跨部门协作记录,或者……有没有画问号的人。”

“那些问号,是种子。”刘好仃说,“不是问题。”

“那我们就从种子开始。”阿芳在白板上加了一句:

“种子识别:从履历中找国际化能力痕迹。”

小张开始敲键盘,阿芳继续在白板上写:

“岗位能力模型”

她顿了顿,笔尖在“映射”两个字上略微停顿了一下,像是这个词本身就是一个谜。

“你想到什么?”刘好仃问。

“我在想,”阿芳放下笔,“如果我们只看岗位,会不会忽略了一些人?比如,一个质检员,可能没被安排过国际项目,但他其实很懂怎么跟不同国家的人打交道。”

“这倒是。”刘好仃点头,“我记得有个质检员,名字我一时想不起来,但他参与过好几个国际客户对接项目。”

“我查过。”小张翻出履历,“他从来没被纳入人才储备。”

“为什么?”阿芳问。

“因为他不是管理层。”小张说,“大家总觉得国际化是管理层的事。”

“不是。”刘好仃摇头,“国际化是每个人的事。”

他翻开笔记本,在“国际化能力”旁边画了个箭头,写着:

“隐藏人才 ≠ 管理层”

“所以,”他合上笔记本,“我们要做的,不只是培养,更是发现。”

会议室里,阳光透过窗户,照在白板上的“隐藏人才”几个字上,像是给它镀了一层金边。

“那我们怎么开始?”小张问。

“从数据开始。”刘好仃说,“你继续整理行业对标数据,阿芳负责岗位能力模型,我去找老赵。”

“找他干嘛?”阿芳问。

“让他帮忙看,我们的岗位需求映射,有没有漏掉什么。”刘好仃起身,“毕竟,他是第一个让我们意识到,国际化不是走出去,而是让世界走进来的那个人。”

“那你快去。”阿芳笑了,“我怕他等会又去仓库搬货了。”

刘好仃点头,拿起笔记本就往外走。

“对了,”小张忽然叫住他,“老赵的名字旁边,我画了个星号。”

“为什么?”刘好仃回头。

“因为他可能比我们想象的更重要。”小张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