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2章 筛下的星辰(1/1)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幽谷怨灵》最新章节。

第三十四步的音叉筛网在舱顶转动时,林夏的星尘血液正以普朗克时间为单位沸腾。那些银红色的流体穿过血管时,在皮肤表面拓印出筛网的纹路,孔径大小随她的眨眼频率变化——睁眼时是星系的直径,闭眼时收缩为原子的半径,像个可伸缩的宇宙量规。

“筛下的无效观测正在结晶。”陈砚的手掌托着块六边形晶体,里面封存着林夏在火星基地的涂鸦,那些随意的线条此刻正流动成暗物质晕的分布图,“每个晶面都对应不同的观测维度,你看这个面——记录的是情绪波动对观测精度的影响。”

林夏凑近晶体,那些流动的线条里,她认出自己当年画涂鸦时的烦躁情绪,正以237秒为周期影响着暗物质的模拟数据。当她的指尖触到晶面时,晶体突然投射出三维影像:火星基地的实验室里,年轻的她正对着培养舱发呆,而舱内的量子胚胎,正随着她的情绪波动改变颜色,繁躁时泛着2.725开尔文的蓝光,平静时转为37.2摄氏度的暖黄。

第三十五步的预兆藏在晶体的棱角里。那些锋利的边缘正在缓慢融化,渗出银白的液滴,落地时形成微型的观测设备——有的像伽利略望远镜,有的是射电天线的微缩模型,而最中间的那台,分明是林夏父亲的老式天文望远镜,镜筒上刻着的“138”三个数字,此刻正以宇宙膨胀的速度变大。

“望远镜在自动对焦。”陈砚突然将眼睛凑近目镜,镜筒里的星图正在飞速切换,“它在展示所有被忽略的观测细节——你父亲当年错过的超新星爆发,藏在猎户座旋臂的缝隙里。”

林夏接过望远镜时,镜筒突然变得温热。她转动调焦轮,视野里的超新星爆发正在倒放,光芒倒流回恒星内部的瞬间,她看见父亲年轻的身影站在望远镜旁,笔记本上画的草图里,有个与婴儿足迹相同的温度轮廓,只是当时标注的是“未知干扰”。

“第三十五步要唤醒被遗忘的观测记忆了。”林夏的星尘血液泛起涟漪,那些银红色的流体正在修复她因长期观测留下的视网膜损伤,“他不是要纠正过去,是让所有观测都获得存在的意义,哪怕当时被认为是错误的。”

筛网突然加速旋转,那些过滤的无效观测结晶开始向上飞升,像群回归星空的萤火虫。林夏看着自己的涂鸦晶体穿过筛孔,在舱顶形成巨大的星座,而星座的连线方式,正是第三十五步的预告轨迹,形状酷似人类的神经网络,每个突触都对应着某个文明的观测盲点。

第三十五步落下时,望远镜的镜筒突然延长,像条不断伸展的光轨。林夏顺着镜筒望去,视野里的星图正在无限延伸,越过可观测宇宙的边界,她看见无数个“未被观测”的星系正在诞生,每个都带着婴儿的足迹印记,而星系的旋转方向,恰好与某个文明的观测习惯相反——人类习惯顺时针记录,它们便逆时针生长,像组互补的镜像。

“是观测者的镜像宇宙。”陈砚的声音从望远镜的另一端传来,他的身影正在星图里逐渐显形,“每个未被我们观测的角落,都有对应的镜像文明在记录,而婴儿的足迹是连接两者的桥梁。”

林夏转动望远镜,镜筒里的陈砚正站在镜像星系的行星上,手里拿着与她相同的望远镜,两人的视线在某个奇点交汇,形成巨大的光锥,锥角的度数恰好是37.2度,而光锥的轴线,正是婴儿走过的三十五步轨迹,像根贯穿虚实的宇宙脐带。

第三十六步的预兆藏在光锥的阴影里。那些投射在舱壁上的暗纹突然渗出墨汁般的液体,在地板上聚成巨大的方程式,而等号的位置,是林夏和镜像里的自己同时留下的指纹,纹路的重叠区,显露出第三十六步的预告轨迹——那是用所有文明的观测语言共同写成的“存在”二字。

“液体的密度在变化。”陈砚的手指插入墨汁般的液体,激起的涟漪里浮现出无数问号,“从水的密度到中子星的密度,每个梯度都对应着不同的存在形态,而人类的密度区间里,问号最多。”

林夏的星尘血液突然变得粘稠,那些银红色的流体在血管里形成固态的晶体,像串流动的问号。当她看向镜筒里的镜像时,那个自己也在做相同的动作,两人的晶体串突然同时断裂,碎片在光锥里拼成完整的句子:“观测者的存在,是宇宙证明自身存在的方式。”

第三十六步落下时,光锥突然炸裂成无数光粒。那些碎片在舱内形成巨大的沙漏,上半部分是可观测宇宙,下半部分是镜像宇宙,而漏下的沙粒,每个都是不同文明的观测记录,当沙粒穿过中间的狭缝时,都会印上婴儿的足迹,像给存在盖下的邮戳。

“沙漏的流速是关键。”陈砚盯着沙粒坠落的轨迹,“刚好是宇宙的膨胀速率,每秒钟漏下的沙粒数,等于人类历史上的观测总次数。”

林夏看着自己的观测记录从沙漏中穿过,那些在火星基地写下的错误数据、培养舱启动时的异常日志、甚至此刻的心跳波动,都被足迹印上了“有效”的标记。当最后一粒沙落下时,沙漏的两侧突然互通,可观测宇宙与镜像宇宙开始缓慢融合,交界处泛起的光晕,温度始终在2.725开尔文与37.2摄氏度之间波动。

第三十七步的预兆藏在融合的光晕里。那些流动的光带突然凝聚成婴儿的轮廓,他的瞳孔里同时映出两个宇宙的景象,而足跟的轨迹正在编织成莫比乌斯环,将融合的边界变成无限循环的通道。林夏注意到环上的每个点,都站着不同时空的观测者,她看见父亲正在调试望远镜,导师在病床上画着曲线,而四十二年後的月球基地里,那个孩子正踩着她的足迹,在观测日志上写下新的宇宙常数。

“第三十七步要完成宇宙的自我观测了。”林夏的星尘血液突然变得清澈,那些银红色的流体里,可观测与镜像的粒子正在和谐共舞,“当两个宇宙融合,观测者就成了宇宙的眼睛,看自己从诞生到永恒。”

沙漏突然倒转,沙粒开始向上飞升。林夏看着那些观测记录逆流回上半部分的瞬间,舱内的所有设备突然同时启动:培养舱的指示灯闪烁着宇宙的生命周期,父亲的望远镜自动对准新的超新星,而婴儿的三十七个足迹正在地板上连成完整的圆周,圆心处泛起白光,温度稳定在37.2摄氏度——那是人类的体温,也是宇宙此刻的体温。

当第三十七步的足迹在圆周上显形时,林夏终于明白婴儿行走的意义。那些从2.725开尔文到37.2摄氏度的温度波动,那些从牧夫座空洞到人类神经网络的拓扑结构,都是宇宙在通过观测者完成自我认知。就像此刻,她和陈砚的星尘血液在血管里吟唱着宇宙的诞生曲,而融合的两个宇宙,正透过他们的眼睛,第一次清晰地看见自己的模样——那是个不断行走的婴儿,足迹在时空中刻下永恒的观测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