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战前部署(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弦!正物质宇宙:跨越》最新章节。

2055年,L-77星域,地球防线前沿

L-77星域,位于殖民区A外围的咽喉要道。这里并非富饶的星域,只有几颗垂死的红巨星散发着黯淡的光芒,以及大量冰冷、不规则的小行星带和弥漫的星际尘埃云,构成了天然的、易于设防的复杂宙域。

孔方佳元帅率领的、由第一、第三、第五、第七、第九五支地球主力舰队组成的庞大混编集团,如同钢铁洪流般,撕破曲速航道的薄膜,精准地跃出超空间,与早已在此严阵以待的殖民区A地方驻防舰队完成了历史性的汇合。

刹那间,原本寂静的L-77星域被无数舰船的引擎尾焰和指示灯点亮。

战列舰如同移动的山脉,巡洋舰如警惕的猎鹰,驱逐舰和护卫舰则如同环绕巨鲸的鱼群,密密麻麻,却又秩序井然。肃杀之气弥漫在冰冷的真空之中,连远处恒星的光芒似乎都为之黯淡。

“启明号”作为旗舰,在浩瀚的星海中缓缓驶入预设的指挥阵位,其流线型的舰体在恒星光芒的映衬下泛着金属冷光。

舰桥上,孔方佳已换上笔挺的玄黑色太空军元帅作战服,肩章上的将星在柔和的舰桥灯光下闪烁着冷冽而威严的光芒,仿佛凝聚着无数场战役的荣光。

他屹立在巨大的全景舰桥舷窗前,双手背在身后,身姿挺拔如标枪,深邃的目光如鹰隼般扫过窗外己方庞大的舰阵——那些战列舰、巡洋舰和护卫舰整齐排列,引擎喷流交织成一片光网。

最终,他的视线穿透小行星带和尘埃云的迷雾,投向远方那片敌情未知的深邃黑暗,那里仿佛潜藏着未知的威胁,令人心悸。

此时孔方佳的脸上看不出喜怒,只有一种经过千锤百炼的、如同磐石般的冷静,这份沉着源自数十年的星际征战,让整个舰桥的空气都凝固了。

“报告元帅!第五舰队‘泰山号’战列舰集群完成阵型调整,已进入预设防御节点,主炮阵列充能完毕,随时待命!”通讯频道中,一个沉稳的男声响起,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

“第三舰队‘疾风’巡洋舰支队报告,侧翼警戒阵列展开完毕,所有传感器覆盖死角,确保无遗漏!”另一个声音紧随其后,语速快而有力。

“殖民区A驻防舰队指挥官刘易斯少将向您报到,所有预设防御工事已激活,包括轨道炮台和能量护盾,指挥权移交确认完毕,防御体系固若金汤!”刘易斯的声音透过加密网络传来,透着一丝疲惫却充满决心。

通讯频道中,各舰队指挥官铿锵有力的汇报声接连传来,汇成一股强大的、令人安心的力量洪流,仿佛一股无形的电流贯穿整个舰队,提振着士气。

孔方佳微微颔首,深邃的目光扫过全息战术图,声音透过加密通讯网络,清晰而沉稳地传达到每一位舰长耳中:“各舰按预定防御方案,立即展开最终部署。

工程舰分队,前出至关键航道,完成最后一批智能引力雷的布设,确保雷区无缝衔接,任何敌舰接近都将被瞬间撕裂。电子战中队,启动所有隐形监测卫星网,探测范围延伸至最大,我要连一只外星苍蝇飞进来的轨迹都看得一清二楚,数据传输实时反馈到指挥中心!”

“是!工程舰分队已出发,引力雷部署倒计时启动!”工程指挥官的回应短促而高效。

“电子战中队确认,监测网全面激活,覆盖半径扩大至极限,所有异常信号将立即上报!”电子战军官的声音冷静而专业。

命令被迅速执行,舰桥上各操作员忙碌起来,全息屏幕闪烁数据流,整个舰队如同一部精密机器般运转,孔方佳的身影在舷窗前纹丝不动,仿佛与这片星域融为一体,静候着即将到来的风暴。

庞大的舰队如同精密的仪器开始运转。小型工程舰如同工蜂般穿梭,将一颗颗散发着微弱能量波动的、篮球大小的球形装置精准投放到小行星带的关键缝隙和尘埃云的薄弱处。

这些智能引力雷一旦被异常引力场或高能量目标接近,便会瞬间激活,产生强大的局部引力井,足以撕裂大多数中小型舰船,部分引力雷甚至核心是‘阎王’,其能量甚至可以摧毁拥有大型战舰的舰队。

更多的、伪装成陨石或太空碎片的隐形监测卫星被激活,它们的光学、雷达、引力波、中微子等各式传感器如同无数双警惕的眼睛,将方圆数光分内的宙域信息实时传回“启明号”的中央战术全息沙盘。

沙盘上,代表地球舰队的蓝色光点迅速与代表防御工事的绿色节点连接,构成了一张立体、纵深、火力交叉的防御网络。防线依托自然障碍,层层设防,重点扼守了几条通往殖民区A核心星域的必经之路。

部署初步完成,孔方佳立即在“启明号”的旗舰指挥中心召开了战前军事会议。巨大的环形会议桌周围,坐满了五支主力舰队的司令官、参谋长以及殖民区A驻防舰队的高级将领。

所有人的脸色都异常凝重,目光聚焦在中央那不断刷新数据的战术沙盘上,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山雨欲来的紧绷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情报。”孔方佳言简意赅,目光如炬,精准地投向负责情报分析的赵锐上校。

赵锐立刻起身,手指在控制台上快速而稳定地操作着,将高速侦察舰冒死传回的关键数据同步投射到主屏幕和每位与会将领的个人数据板上。

画面先是显示出1500光年外那个超大质量黑洞——代号“黑暗之眼”的恐怖天体。其事件视界如同宇宙一道无法愈合的狰狞伤口,贪婪地吞噬着周围的一切光线和物质,连时空本身都为之扭曲。

“根据能量特征回溯分析和引力透镜成像比对,”赵锐的声音清晰而冷静,他切换画面,“敌舰队正是利用了‘黑暗之眼’的巨大引力透镜效应,其曲速引擎巧妙地扭曲了时空,实现了此次超乎常规的超远程投送。”新的画面展现出来,是在500光年外艰难捕捉到的、相对清晰的敌方舰队集结影像。

尽管影像因极限距离和强烈的空间干扰而显得有些模糊失真,但那展现出的景象,足以让所有久经沙场的与会者瞬间倒吸一口冷气,指挥中心内的温度仿佛骤降了几度。

敌舰队的规模极其庞大,粗略扫描估算其舰船数量已轻松超过三千艘,这个数字远超地球联合舰队目前集结在此地的所有可用舰船总和。

然而,更令人心悸的是它们的舰船设计风格,诡异到了极点,完全违背了人类认知中的宇航流体力学或模块化设计原则,透着一股非自然的、令人不安的恶意。

主力战舰呈现出不规则的多面体结构,棱角尖锐得如同碎裂的暗色晶体,表面覆盖着一种非金非石的暗沉材质,其质地仿佛能吸收所有照射其上的光线和探测波束,在视觉和传感器上形成一片片令人不安的绝对阴影。

那些体型相对较小的舰船,则更像是用无数扭曲、尖锐的金属碎片勉强拼凑而成的、充满恶意的太空昆虫,它们的姿态扭曲变形,航行轨迹更是飘忽不定,毫无规律可言。

更令人不安的是它们的能量签名。赵锐调出的扫描数据显示,这些舰船散发的能量波动极其冰冷、均匀,呈现出一种令人毛骨悚然的稳定状态。

它们缺乏任何生物文明舰船通常具有的、因生命体活动或复杂系统运作而产生的细微频谱波动和能量“呼吸感”。整个舰队散发出的是一种纯粹的、非生物的、如同冰冷精密的死寂机械般的绝对气息,毫无生机。

“能量签名与星盟中央数据库中的所有已知文明均不匹配,”赵锐的声音带着一丝难以察觉的干涩,他调出对比数据,“但其核心能量特征与空间折跃技术,与之前遭遇的‘深渊文明’有高度相似性。

然而,在舰船构造的纯粹性和能量利用的极端效率上,它们显得……更加纯粹,也更加诡异莫测。初步综合判断,这极可能又是一支受未知高维意志直接或间接操控的、专门用于执行毁灭任务的‘傀儡’武装。”

会议室内一片压抑的寂静,沉重的空气仿佛凝固了,只有战术终端和全息投影设备发出持续而低沉的嗡鸣声,像是不安的背景音。

一位两鬓斑白的资深舰队司令官,紧盯着中央星图上那令人窒息的庞大光点群,忍不住低声道,声音在寂静中显得格外清晰:“三千艘……这数量已经远超预估,而且风格还这么诡异,完全不同于已知的任何文明造舰美学,这仗……不好打啊。”他粗糙的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

孔方佳元帅的目光如同精准的扫描仪,缓缓扫过椭圆形会议桌前每一位将领的脸,将他们脸上难以掩饰的忧虑、面对压倒性力量的震惊,乃至那一丝不易察觉、却被他敏锐捕捉到的本能恐惧,尽收眼底。

他没有立刻出言鼓舞士气,甚至没有刻意缓和气氛,而是用那种标志性的、冷静到近乎冷酷的平稳语气直接切入主题:

“诸位,敌人强大,舰队规模与技术风格超出预期,这已是无可争议的事实。”他站起身,沉稳地走到巨大的全息战术沙盘前,手指在沙盘控制界面上快速操作,将敌方庞大舰队中的几个关键局部区域高亮并放大,细节纤毫毕现。“但,强大并不意味着无懈可击。仔细看——”

“第一,观察它们的整体阵型。”孔方佳的手指划过那片密集的光点群,“虽然规模庞大,威慑力十足,但它们的排列方式呈现出一种令人不安的规整性,舰船间距、编队角度几乎像用最精密的尺子量过,分毫不差。

这种对极致规整的追求,在瞬息万变、充满变量和小天体干扰的复杂战场环境下,反而可能成为束缚,暴露出其战术应变灵活性的潜在短板。”

“第二,注意它们外围小型舰艇,特别是高速侦察单位的活动模式。”他切换画面,展示出一组高速移动光点的轨迹回溯分析图,“数据表明,这些单位的运动轨迹并非随机或根据实时反馈调整,而是存在非常明显的、高度可预测的周期性规律。

每一次折返、每一次扫描扇区切换,都像在精确执行预设程序的循环指令。这种模式化行为,就是我们可利用的突破口。”

“第三,”孔方佳的声音陡然变得更加锐利,目光如实质的刀锋扫过众人,“也是基于现有情报最重要的一点推论。”

他指向星图上敌方舰队后方那个标识着巨大引力源的位置,“它们依靠特定黑洞产生的引力潮汐通道进行超远程舰队投送,这直接暴露了一个关键弱点:其远程机动能力严重依赖这些固定的‘宇宙放大器’节点。这意味着什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