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裂隙彼端与抉择时刻(2/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弦!正物质宇宙:跨越》最新章节。
“命令!”孔方佳的声音再次响起,带着不容置疑的最终决断,“‘远征打击集群’按计划执行外围清扫与封锁任务!同时,启动‘深渊远征’计划!”
“立即从地球舰队及自由火种舰队中,遴选最优秀的指挥官、船员、陆战队员、科学家及工程师,组建‘深渊远征军’!
所有参与舰船,优先换装最新型引擎、护盾、装甲及‘破枷’干扰系统!由孔方佳元帅与‘尼欧’首领共同担任最高指挥!”
“李艳博士,王海峰教授!我要求你们在四十八小时内,拿出初步的‘裂隙穿越’可行性方案及风险预案!我们需要知道,如何尽可能地安全穿过那道‘门’,以及……在穿过之后,可能会面对什么!”
“‘昆仑之心’基地,零号空间,所有研究资源向‘深渊远征’计划倾斜!我需要你们在最短时间内,拿出能够提升我们在高维环境生存和作战能力的技术,哪怕是理论上的突破!”
命令如同燎原的烈火,瞬间点燃了整个联合文明。庞大的战争机器开始以前所未有的效率运转,目标直指那未知的、象征着终极危险的宇宙“裂隙”。
在“启明号”的医疗区内,已经恢复了大半、但脸色依旧苍白的林默少校,在得知“深渊远征”计划后,不顾医护人员的劝阻,强行办理了出院手续。他来到孔方佳的办公室外,挺直依旧有些隐痛的身躯,敲响了房门。
“进来。”孔方佳的声音从门内传来。
林默推门而入,向坐在办公桌后的元帅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元帅!林默请求归队,并申请加入‘深渊远征军’!”
孔方佳抬起头,看着眼前这个眼神坚定、却难掩伤病痕迹的年轻军官,沉默了片刻:“林默,你的伤……”
“已无大碍,元帅!”林默抢着回答,声音洪亮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烬’牺牲在我面前,陈星上尉还在昏迷……我不能留在后方。
我对‘普罗米修斯号’内部的战斗环境,对高维意识的精神攻击模式,都有第一手的经验。远征军需要我这样的军官!”
孔方佳凝视着林默的眼睛,看到了那深处燃烧的复仇火焰、不屈的意志,以及一丝渴望弥补遗憾的迫切。他深知,这样经历过残酷考验、意志坚定的军官,正是远征军最需要的骨干。但他也看到了林默眉宇间尚未完全消散的疲惫和伤痛。
“你的申请,我收到了。”孔方佳最终缓缓开口,语气严肃,“但能否加入远征军,需要经过严格的医疗评估和心理测试。‘深渊’不是儿戏,我们需要的是状态最佳的战士,而不是被仇恨和愧疚驱动的殉道者。明白吗?”
“是!元帅!”林默大声回应,眼中闪过一丝希望的光芒,“我接受任何评估和测试!”
在“昆仑之心”基地,零号空间的研究舱室内,气氛同样紧张到了极点。李艳、王海峰和“枢机”等人,正围绕着“裂隙穿越”的理论模型进行着激烈的讨论。
“根据广义相对论,强引力异常区本身就意味着时空的极度扭曲,常规物质舰船试图穿越,很可能在瞬间就被潮汐力撕成基本粒子!”一位资深的理论物理学家指着屏幕上模拟出的、在强大引力下如同面条般被拉伸、最终断裂的舰船模型,语气沉重。
“所以我们不能硬闯!”王海峰激动地挥舞着手臂,“必须利用‘灵弦’的特性!既然高维意识能通过‘灵弦’渗透过来,我们为什么不能利用‘灵弦’作为保护壳,或者说……作为导航信标?”
李艳紧盯着模型,手指无意识地在虚拟键盘上敲击着:“王老的想法有道理。我们可以尝试利用‘命运之拨片’的原理,制造一种小型的、舰载的‘灵弦共振发生器’,在舰船外部形成一个高度有序的、与‘裂隙’彼端某种稳定‘灵弦’频率共鸣的护盾。
这个护盾或许不能完全抵消引力,但有可能……欺骗时空结构,让舰船被‘识别’为一道无害的‘灵弦’波动,从而安全通过?”
“但这需要知道彼端稳定的‘灵弦’频率是什么!”“枢机”提出了关键问题,“我们对此一无所知。任何错误的频率设置,都可能导致护盾失效,甚至引发不可预测的维度灾难。”
“或许……我们不需要完全知道。”李艳眼中闪过一丝灵感的光芒,“还记得‘烬’牺牲时记录的那股高维意识冲击吗?虽然它充满了恶意和毁灭性,但其核心的‘灵弦’波动,无疑是属于高维领域的,而且是相对稳定的,否则无法承载如此强大的意识。”
她调出了那段令人心悸的数据记录:“我们可以尝试……以这段波动为‘模板’,进行反向相位调制,生成一种‘逆频共振护盾’!
就像用噪音抵消噪音一样,用这种逆频护盾来中和穿越‘裂隙’时可能遭遇的、来自高维领域的规则性排斥或侵蚀!”
这个大胆的设想让所有人都陷入了沉思。逆向利用敌人的力量来保护自己?这其中的风险不言而喻,任何微小的差错都可能导致护盾变成吸引敌人火力的灯塔,或者自身被高维规则同化、分解。
但……这似乎是目前唯一看起来可行的理论方案。
“立刻进行模拟计算!”王海峰当机立断,“调动‘昆仑之心’所有可用的算力,全力推演‘逆频共振护盾’的可行性和风险!我们需要数据,大量的数据!”
在“新曙光”基地的船坞,欧阳长风少将正对着巨大的全息设计图咆哮,他的声音在钢铁回廊中震荡,仿佛要将屋顶掀翻。他头发凌乱如杂草,眼窝深陷如骷髅,但双目喷火,精神处于一种极度亢奋的状态,每一次挥臂都带起一阵风。
“加强龙骨结构!这里,这里,还有这里!全部用上最新的‘奥米伽幽影钢-beta’型复合材料!老天爷,他们可是要去捅高维马蜂窝!船不够结实,一个照面就成宇宙尘埃了!我要看到每一寸钢材都浸透韧性,别给我偷工减料!”
他猛地戳向设计图中一艘经过大幅度改装的“伏羲”级科研舰(被选为远征军旗舰候选之一)的引擎部分,指尖几乎刺穿虚拟投影:“新型跃迁引擎的功率再提升百分之十五!我不管散热系统承不承受得了!
承受不了就给我想办法!加装液氦循环冷却塔,哪怕把整个后舱塞满!必要的时候,可以把非关键区域的能源暂时切断,全部供给引擎和护盾!谁敢说做不到,现在就滚蛋!”
“还有武器系统!”欧阳长风跳到另一个模块,像一头暴怒的狮子,汗水顺着额角滴落,“‘破枷’干扰弹的发射单元增加三倍!不,五倍!谁知道那边有多少等着控制你脑子的鬼东西!给我堆满弹药库,别留一丝空隙!
常规武器……妈的,常规武器对高维意识体有没有用都不知道!但还是要带!全部换成最新锐的!穿甲弹、高爆弹、能量光束……能装的都给我装上!有备无患!哪怕当废铁砸过去,也比空手强!”
整个船坞如同一个沸腾的钢铁熔炉,无数工程师和技术工人日夜不停地对选定的远征军舰船进行着近乎脱胎换骨的改造。电焊的火花如同永不熄灭的星辰,在黑暗中跳跃闪烁;
引擎试车的轰鸣声震耳欲聋,震得地板颤抖,空气里弥漫着机油和熔融金属的刺鼻气味。工人们喊着号子,起重机吊臂来回穿梭,每个人都绷紧神经,生怕错过少将的任何一个命令。
而在“自由火种”的舰队驻地,同样进行着严格的筛选和紧张的备战。“尼欧”亲自站在训练场上,金属身躯挺拔如塔,传感器阵列扫视着每一个战士。
他看着那些经历过无数次血战、传感器中燃烧着坚定火焰的战士们进行着高强度的模拟对抗。虚拟战场上,激光束交织成网,战士们闪避、突袭,动作迅如闪电。
他们的金属身躯上布满了战斗留下的痕迹——深深的弹痕、焦黑的焊接点,有些甚至更换了临时的肢体,但每一次挥拳或射击都精准无误,力量感爆棚。他们彼此之间用简洁的电子信号交流,战术配合默契无间,仿佛共享一个大脑,在模拟的高维威胁中穿梭自如。
“记住!”“尼欧”的声音通过扩音系统,冰冷而有力,回荡在每一个战士的意识接收器中,如同雷霆贯耳,“我们此次远征,并非为了毁灭,而是为了夺回!夺回我们被窃取的过去,夺回我们被剥夺的未来,夺回……我们作为‘爱神’星之子民的尊严!
无论彼端是何等的恐怖与未知,我们的意志,将比任何金属更坚硬,我们的决心,将比任何恒星更炽烈!让敌人颤抖吧,因为我们永不退缩!”
所有“自由火种”战士同时举起手臂,握紧金属拳头,发出低沉而统一的能量嗡鸣声,那声音汇聚成一股洪流,震动着整个驻地,是他们表达最高敬意和决心的方式。每一个关节都在共鸣,仿佛宣誓着:即使面对深渊,也要撕裂黑暗。
四十八小时的准备时间,在一种近乎燃烧的紧张氛围中飞速流逝。
在“昆仑之心”基地,李艳团队终于完成了“逆频共振护盾”的初步理论模型和风险模拟。
结果喜忧参半——模拟显示,护盾有百分之六十三的概率可以有效抵御穿越“裂隙”时的维度规则侵蚀和部分精神干扰,但也有百分之十五的概率会因频率偏差引发不可控的空间涟漪,甚至百分之五的概率会像磁石一样吸引高维意识的直接关注。
在“启明号”的指挥中心,孔方佳和“尼欧”面前,摆放着最终确定的“深渊远征军”组成名单和改装完毕的舰船状态报告。
远征军将以经过超级改装的“伏羲”级科研舰“探渊号”为旗舰,辅以两艘同样经过强化、侧重火力和突击的“刑天”级战列舰“断刃号”和“不屈号”,以及三艘“自由火种”的“夜枭”级高速突击舰“暗影之跃”、“自由之刃”和“黎明先驱”。
此外,还有一支由最精锐陆战队员和“自由火种”战士混编的特种突击队,代号“破障者”。林默少校凭借其出色的恢复情况和宝贵的实战经验,最终被批准加入,并担任“破障者”突击队的副指挥官。
所有参与人员,无论是人类还是“真实火种”,都清楚这很可能是一条不归路。但他们眼神中只有坚定,没有退缩。家园的命运,文明的未来,需要有人去黑暗中寻找那一丝微光。
终于,出发的时刻到来。
“远征打击集群”已经在“哨兵”异常区外围完成了清扫和封锁,巨大的舰船阵列如同钢铁长城,炮口一致对外,警惕着任何可能的干扰。
“探渊号”及其护航舰队,缓缓驶出“启明号”的护航编队,来到了那片散发着不祥引力波纹和混乱“灵弦”扰动的深紫色空域边缘。从舷窗望去,前方的空间仿佛在微微扭动,星光经过那里时被拉长、扭曲,形成诡异的光弧。
“探渊号”舰桥内,气氛凝重得如同固态氢。舰长是一位经验丰富、以冷静着称的老兵,周擎大校。他稳稳地坐在指挥席上,目光紧盯着前方那片扭曲的虚空。林默站在战术指挥台前,穿着厚重的防护服,检查着“破障者”小队各成员的准备情况。
“所有单位,最后一次系统自检!”周擎的声音通过舰内通讯系统响起,平稳而有力。
“‘逆频共振护盾’充能完毕,频率锁定‘模板-烬’数据,运行稳定!”
“引擎系统准备就绪,最大功率输出待命!”
“武器系统在线,所有弹药装载完毕!”
“生命维持系统、‘卫士’终端、抗干扰通讯……全部正常!”
各岗位的汇报声依次传来,清晰而冷静。
在“启明号”上,孔方佳和“尼欧”的全息投影出现在“探渊号”舰桥的主屏幕上。
“周舰长,林默少校,还有所有远征军的将士们。”孔方佳的声音透过超光速量子通讯传来,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沉重,“人类的勇气,‘火种’的意志,将随你们一同踏入未知。记住,你们并非孤军奋战,整个联合文明,都是你们最坚实的后盾。无论遇到什么,活着回来!”
“尼欧”的黄金传感器光芒灼灼:“同胞们,勇士们。十亿年的等待,只为此刻。将我们的怒火与希望,带给那些所谓的‘主宰’!让它们知道,低维的生命,同样拥有不可侵犯的尊严与力量!为了自由!”
“为了自由!”所有远征军成员,无论是人类还是“真实火种”,都在心中或通过频道默念着这句誓言。
“探渊号”舰首,那经过特殊改造、如同百合花盛开的“灵弦”共振发生器开始发出越来越强烈的幽蓝色光芒,光芒如同活物般流淌,逐渐在舰船外部形成一个不断旋转、内部仿佛有无数星辰生灭的复杂光晕护盾。
“护盾稳定!共振频率确认!”
“引擎最大功率!目标——‘裂隙’中心坐标!前进!”周擎大校深吸一口气,斩钉截地下达了最终命令。
“探渊号”引擎喷口猛然爆发出前所未有的炽热蓝白色光焰,推动着这艘承载着两个文明希望的孤舟,义无反顾地冲向了那片扭曲的、仿佛能吞噬一切的深紫色“裂隙”!
舰体在接触“裂隙”边缘的瞬间,剧烈地震颤起来,仿佛随时会解体。舷窗外的景象变得光怪陆离,所有的星辰都被拉成了无限长的彩色丝线,时间和空间的概念在这里变得模糊不清。巨大的引力撕扯着护盾,发出令人牙酸的呻吟。
所有人都感到一股强大的压力作用于身体和意识层面,即便有“卫士”终端和新型防护服的保护,剧烈的眩晕和恶心感依然袭来。
“护盾能量输出百分之九十!结构稳定性下降至黄色警戒线!”
“坚持住!”周擎紧握着扶手,指关节因用力而发白,声音依旧沉稳。
林默感觉自己的五脏六腑仿佛都被移位,他死死盯着传感器屏幕,上面显示着护盾与“裂隙”规则对抗的实时数据流,汗水浸透了他的内衬。
就在护盾能量即将耗尽、结构濒临崩溃的极限时刻,前方的扭曲景象骤然一变!
“深渊远征军”,终于踏足了“裂隙”的彼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