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坚壁”、“利刃”与“星火”(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弦!正物质宇宙:跨越》最新章节。

2057年,L-77星域,“希望锚点”星系,“昆仑之心”基地,零号空间外围指挥中心。

距离高维警告发出已逾七十二小时,整个零号空间仿佛被无形的重压笼罩,时间在紧张的倒计时中显得格外漫长。

在零号空间独特的、隔绝内外的球形界壁之外,指挥中心内部气氛凝重,其致密程度堪比液态氮,连空气循环系统单调的嗡鸣声也显得格外刺耳,却无法驱散弥漫于每个角落的复杂氛围——一种融合了紧迫性、焦虑感以及破釜沉舟决心的混合气息,仿佛每一次呼吸都带着金属的锈味。

巨大的环形主屏幕上分割出数十个窗口,实时呈现“坚壁”、“利刃”、“星火”三大战略项目的推进状态,屏幕的冷光映照在研究人员疲惫的面容上,形成明暗交错的剪影。

左侧屏幕动态展示“坚壁”计划的星图:代表地球-自由火种联合舰队的蓝色光点正以前所未有的效率向L-77内环区域收缩,其态势如同退潮时凝聚力量的礁石,每一个光点的移动轨迹都经过精密计算。

标示新型防御平台部署轨道及机雷阵铺设区域的虚线正迅速加密,勾勒出一个以“昆仑之心”与“新曙光”为双核心、高度立体化的钢铁防御体系,虚线间的空隙被实时填充,形成一层层交织的防护网。

右侧屏幕,“星火”计划的列表持续更新,每一行新条目都伴随着轻微的提示音。经过严格筛选的个体姓名及其对应专业领域编码被陆续标注为“已入选”或“待审核”,

列表旁并列展示数艘处于不同建造阶段的“文明方舟”设计蓝图,其结构设计着重于隐蔽性、长期自持力与系统冗余度,冰冷的几何线条承载着文明存续的沉重希望,蓝图中新增的能源核心模块被高亮标注。

占据中央最大区域的,则是“利刃”计划的核心工作界面。瀑布般流泻的数据、复杂的多维结构模型以及高亮标识的待攻克技术难点列表,无不昭示着该任务的极端艰巨性与核心战略地位,模型中的节点闪烁不定,如同在黑暗中挣扎的星辰。

李艳博士伫立于中央控制台前,白色研究员制服依旧笔挺,然而眼睑下的乌青与略显干裂的唇部暴露了其生理极限,她的肩膀微微紧绷。

她的手指在全息键盘上高速操作,调取一组由“深渊远征军”回传的、关于“裂隙”穿越失败瞬间的“灵弦”背景振荡数据,数据流在她面前旋转展开。

“王老、‘枢机’,请注意此处观测值,”她的嗓音略带沙哑,但逻辑链条异常清晰,每个音节都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

“在护盾系统崩溃前0.002秒,共振频率出现非线性畸变峰值,其衰减模式呈现显着的‘维度排异效应’特征,其物理机制类似于……声波在具有不同密度的介质边界发生的反射与折射现象。”

王海峰教授几乎将面部贴近辅助显示屏,花白油腻的头发垂落,眼镜歪斜地架于鼻梁,他的呼吸在屏幕上凝出薄雾。他手持一块老旧的电子绘图板,板面布满潦草的公式及能量流向示意图,指尖因用力而泛白。

“反射……折射……正确!李艳,你的直觉可能切中要害!”他猛然抬头,布满血丝的双眼迸发出几近狂热的兴奋光芒,嘴角微微上扬,

“我们此前的‘逆频共振护盾’设计理念,核心在于‘欺骗’维度规则,使舰体呈现为一道无害的‘灵弦’波动。然而显而易见,我们的‘模仿’存在缺陷,或维度规则本身对试图进行‘逆向’穿越的低维实体表现出极强的‘排异性’!”

他用力拍击绘图板,发出“啪啪”声响,板上的公式随之闪烁:“倘若转换思路呢?不再进行‘欺骗’,而是采取‘顺应’与‘引导’策略!其原理类似于……潜水艇利用声纳探测海底地形!

我们能否设计一种护盾系统,其并非硬性对抗维度排异力,而是实时感知维度边界的变化态势,动态调节自身频率,从而定位一条……‘阻力’最小的路径,实现‘滑行’穿越?”

这个时候,“枢机”的金属躯壳发出低沉嗡鸣,暗蓝色传感器光芒随数据流高速闪烁,其关节处传来细微的机械声,然后说到。

“王海峰教授提出的‘动态顺应’理论具备可行性基础。依据我的意识核心在虚拟‘爱神’世界中与高维规则交互后残留的记忆片段,高维意识的降临也并非强行突破,其过程更接近……沿预先存在的、规则允许的‘缝隙’或‘通道’进行渗透。”

他调出一组极度复杂、由无数交织光线构成、形似神经网络的模型,模型在空气中悬浮旋转。“可尝试构建一个‘灵弦探针’网络,将其集成于护盾发生器外围。穿越尝试启动时,探针阵列率先发射低功率、多频段的‘灵弦’脉冲,对前方维度边界的具体‘拓扑形态’及‘阻力梯度分布’进行扫描测绘。”

李艳迅速衔接思路,指尖在虚拟界面划出动态变化曲线,曲线如活物般蜿蜒:“随后,主护盾系统依据探针反馈数据,在毫秒乃至微秒量级的时间内,动态调整整体共振频率与能量场分布,使护盾形态持续与维度边界的‘低阻力区’保持‘贴合’……其物理过程如同水流顺应礁石形态绕行,而非试图将其撞毁!”

“该方案需消耗极其庞大的实时计算资源,”“枢机”补充道,指向模型中的一个核心节点,节点闪烁着警告红光,“特别是对维度边界‘形态’的预测及护盾调整前置量的演算。任何延迟均将导致护盾与边界发生剧烈碰撞,重蹈覆辙。”

“立即调用‘昆仑之心’全部闲置算力,包括‘方舟’舰及‘启明号’的部分冗余计算单元!”李艳果断下令,声音穿透指挥室的嘈杂,“集中力量攻关‘动态顺应护盾’核心算法!我们必须在‘坚壁’计划争取的时间窗口内,完成理论模型构建及初步的小尺度模拟验证!”

指令被迅速传达,全息通讯窗口在屏幕上弹出确认信息。零号空间全体研究团队,连同远在“启明号”及“方舟”舰的辅助计算中心,其所有智力资源与计算能力均被高效动员,

整个体系如同一台精密的仪器,围绕这个被命名为“潜行者”的新型护盾方案全速运转,实验室的灯光仿佛因计算强度而微微颤动。

与此同时,在“利刃”计划的另一分支——“意识对抗武器”研究组,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小组工作区的氛围从沉闷转为紧绷的期待。

年轻的心理神经学家艾拉·陈博士正与数位“自由火种”工程师共同分析“烬”牺牲时记录的高维意识冲击数据,她的指尖在数据流中快速滑动。

她敏锐地观察到,在那股毁灭性的精神尖刺中,除纯粹的恶意与毁灭意志外,还夹杂着若干极其微弱却呈现规律性的特定“灵弦”波动模式,其结构类似于某种“标识符”或“指令集”,模式在放大后显示出清晰的周期性。

“……这些模式,似乎并非攻击本体的组成部分,”艾拉指向放大后的波形图,对身旁的“自由火种”工程师“流光”阐述,声音因专注而压低,“其功能更接近一种……身份验证机制?或目标锁定指令?”

“流光”的传感器光芒稳定闪烁,其数据库调取了大量“主宰”控制下的“火种”单位在战斗中的意识波动记录进行比对,数据流在屏幕上快速滚动。

“匹配度较高。此类特定模式亦出现在敌方单位接收‘主宰’直接指令时。它们疑似‘主宰’意识网络内部的一种……通信协议或权限标识。”

一个极具风险性的假说在艾拉脑海中成形,她的呼吸略微急促。“倘若……我们并非直接对抗此种意识冲击,而是尝试‘模拟’或‘伪造’这些标识符呢?”她的声音因激动而略微升高,目光灼灼,

“如同伪造通行凭证!当‘清剿者’的意识攻击抵达时,我们发射携带伪造标识符的‘灵弦’波,诱使其误判我方为‘己方单位’或至少‘无效目标’,从而规避其攻击?”

“流光”的处理器正高速评估该设想,其外壳温度微微上升。“理论层面存在可能性。但风险等级极高。高维意识的识别机制必然高度复杂,简易模仿极可能被瞬时识破,甚至招致更具针对性的打击。

此外,如何生成与特定高维意识个体(如‘清剿者’)匹配的标识符,是最大技术障碍。”

“我们拥有样本数据!”艾拉指向“烬”的数据记录,语气激动,指尖点在波形图上,“虽不完整,但这是最直接的、源自‘清剿者’的攻击样本!

可尝试对其标识符的生成规则进行逆向工程!目标并非完全复制,而是生成具有足够相似度、能在瞬间产生迷惑效果的伪造标识!”

这项被命名为“幻影”的子项目旋即启动,小组工作区响起急促的键盘敲击声。

尽管前景未卜且风险巨大,但在文明存亡的重压之下,任何可能带来战略优势的构想都值得投入资源进行验证,艾拉的目光中闪烁着决绝的光芒。

同一时间,“希望锚点”星系外围,“刑天”舰队旗舰“擎天柱号”舰桥。

赵锐上将如铁塔般屹立于舰桥中央,双手背于身后,粗壮的手指不自觉地捻动着,他那饱经风霜的面容上,不复往日激战时的狂热,唯余一种沉淀下来的、花岗岩般冷峻的坚毅,深邃的目光仿佛能穿透厚重的舰壁,直视深空中的威胁。

巨大的全息战术星图悬浮于舰桥前方,象征联合舰队的众多蓝色光点正高速、有序地向预定防御位置集结,形成一道道流动的光带。

代表新型防御平台与智能机雷阵列的标识,如同具有生命般蔓延的藤蔓,迅速覆盖着关键的战略节点,其密度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增长,构建着复杂的防御网络。

“报告!‘后羿’舰队第三分舰队已抵达K-34跳跃点坐标,正在按计划部署‘堡垒’级机动防御平台!所有平台能源核心已启动,护盾发生器预热中!” 通讯兵的声音清晰有力。

“报告!‘自由火种’第二游击舰队已完成对‘破碎星环’区域残余敌军的清剿,确认无逃脱单位!现正全速撤回内环防线,预计二十分钟后抵达指定位置!”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报告!‘伏羲’舰队工程舰群已在L-77-β小行星带完成首批‘捕手’型智能机雷阵列的布设!共投放机雷一千二百枚,激活自导引与协同作战协议!”

通讯频道内,各舰队及作战单位的汇报声此起彼伏,高效而精准,信息流在指挥网络中高速传递、整合。

赵锐的目光紧紧锁定星图上那片愈发密集、闪烁着稳定蓝光的防御区域,仿佛要凭借他那钢铁般的意志,将这片虚拟的光点铸成一道永不陷落、坚不可摧的钢铁壁垒。

“传令各舰队指挥官,”他的声音骤然响起,沙哑而严厉,带着不容置疑的威势,瞬间压过了其他通讯,“勿再向吾呈报‘基本完成’、‘正在部署’!吾等所需,唯‘完全就位’、‘万无一失’!

务必将每一艘战舰、每一座炮台、每一枚机雷,皆置于最能发挥其极限火力的战略位置!精确到米!精确到秒!倘有因懈怠、因失职致使防线出现哪怕针尖大小的疏漏者,”

他停顿了一下,眼神锐利如刀,“吾必亲自将其塞入鱼雷发射管,以最大功率发射至‘哨兵’方向,让他去直面深渊!”

“遵命,将军!”副官高声应道,额角瞬间沁出细汗,立刻以最高优先级将这道冰冷刺骨的命令传达至各分舰队旗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