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忽悠人?(2/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锦衣血诏》最新章节。
李卫东稍稍平复了一下心情,客气地问道:“岳大人找我什么事?”
岳明冷哼一声,寒声说道:“你擅自吐露锦衣卫行踪,致使盐帮知晓锦衣卫在调查私盐之事,扰乱了本官的部署,你觉得本官找你所为何事?”
李卫东很清楚锦衣卫的行事风格。
倘若岳明真的要找他麻烦,早就将他革职查办,不会留到现在,更不会深更半夜,用“飞刀传书”的手段将他约出来。
李卫东索性直接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坦然说道:“岳大人,时候不早了。”
“不如少一些虚假的试探,直接说正事吧?”
李卫东的这句话,令岳明眼睛一亮!
事实,就如李卫东所说。
他此番约见李卫东,并非找麻烦,只是想要借机试探一番,看看李卫东究竟有几分斤两。
他实在没有想到,李卫东竟然一眼就看穿了他的手段!
岳明心中思忖。
李卫东虽然年轻,但心思敏捷,胆气十足,拳脚功夫也算过关。
这样的人,正是他需要的帮手!
岳明轻呼了一口气,稍稍平复一下心情,缓缓说道:“大乾之盐,半数出自江南。”
“江南之盐,竟有半数私盐。”
“这些私盐,犹如滋养毒瘤的养分,不仅养活了盐帮的数万帮众,还牵涉了不知道多少官员,甚至江湖门派!”
说到这里,岳明他缓缓踱步至钟楼边缘,背负双手,遥望前方的县衙,继续说道:“以青阳县为例。”
“私盐从青阳县起运,北上边关,沿途需经过城镇三十七座,大小关隘一百有余。”
“这一路,本应关卡重重、盘查森严。”
“可实际上呢?”
“私盐的车队畅通无阻!”
“期间,不知道有多少人为他们暗中开道,通风报信。”
岳明说着,更是痛心疾首!
他缓缓转过身,目光如炬地望着李卫东,眼神中交织带着一丝审视和期待,说道:“你的胆气不错,心思敏捷,拳脚功夫也尚可。”
“本官愿引你入锦衣卫,共同查办私盐案!”
“飞黄腾达,名扬天下的机会,指日可待!”
岳明说着,嘴角不自觉地上扬,心里满是得意,暗自为自己的这番说辞叫好。
在他看来,锦衣卫之名如雷贯耳,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荣耀归宿。
这个消息绝对会令李卫东兴奋地手舞足蹈,欣然应允。
然而,李卫东听后,脸上却浮现一层幽怨。
他无奈地长叹了口气,问道:“岳大人当初就是被人用这一番花言巧语哄骗,所以才接了这个烫手山芋一样的案子?”
啊?
岳明双眼瞬间瞪大,满脸的不可置信,嘴巴不受控制的脱口而出:“你怎么知道?”
话一出口,他猛地意识到自己的失言,急忙改口:“不要胡言乱语!加入锦衣卫,为朝廷效力,是一生的荣耀!”
李卫东闻言,忍不住回了一句:“真的?”
岳明不假思索,斩钉截铁地说道:“当然。”
只是说完,岳明突然觉得这番对话索然无味。
他还记得,自己被上司哄骗着接下来这个烫手案子之后那种无能为力的愤怒。
现在回忆起来,他仍觉得憋闷!
犹豫了片刻,岳明还是改口说道:“其实,也不完全是。”
“只不过,如今都已经这样了,还能怎么办?”
“只能这样宽慰自己,心里还能好受一点。”
岳明的语气带着几分无奈与自嘲。
他摇了摇头,长叹了一口气,随后缓缓说道:“罢了,若你不愿意,本官也不会强人所难。”
李卫东微微一怔,眼中闪过一丝意外。
没想到,岳明如此通情达理。
这让他对岳明多了一点好感。
李卫东思索片刻,并未拒绝,也未答应,而是话锋一转,问道:“岳大人认识我大哥?”
岳明神色平静,说道:“认识谈不上,本官只知道李卫忠曾是缇骑,数日前遭逢意外,英年早逝。”
李卫东眉头一挑,追问道:“为什么?”
岳明微微皱眉,解释道道:“本官只知道当初李卫忠调查的案子是京城中一位大人物亲自下令督办,至于是哪位,本官无权查看案卷,无从知晓。”
他的语气诚挚,目光坦荡。
李卫东心中暗忖。
看来,想查清楚大哥的事情,没那么容易。
不过,若是加入锦衣卫,应该会多一些机会。
再者,他想出人头地,锦衣卫确实是个不错的平台。
这时,岳明再次开口,说道:“本官明白你的心意,就当我们从未谋面,此后大路朝天……”
李卫东突然打断岳明,说道:“我答应。”
“什么!”岳明猛地瞪大眼睛,眼中满是惊愕和狂喜,急切地问道:“此话当真?你真的愿意加入锦衣卫,调查私盐案?”
李卫东神色平静,点了点头。
岳明见状,顿时大喜过望,朗声笑道:“好极了!这真是再好不过!”
笑了几声,他又好奇地问道:“对了,你为何改了主意?”
话一出口,他又摆了摆手,说道:“罢了罢了,这也不重要!重要的是,从此以后,我们就是一条船上的人!”
李卫东小声嘀咕了一句:“我看是一条绳上的蚂蚱。”
岳明轻轻拍了拍李卫东的肩膀,语重心长地勉励道:“别这么想。”
“你的上面还有我这个小旗,要倒霉也是我先,轮不到你。”
李卫东有些无奈地摇了摇头。
这时,远处传来更夫打更的声音。
岳明抬头望了望天色,说道:“马上会有人来敲钟,今日到此为止。”
“明日三更,我们还在此处碰面,本官与你细细说盐帮之事。”
李卫东一口答应,随后又和岳明客气一句,转身离开钟楼。
岳明独自站在钟楼上,望着李卫东的身影,久久不语。
一直到李卫东的身影消失在夜幕中,他才自言自语道:“假以时日,必成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