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烽烟未冷故魂在,禅杖换作教鞭来(2/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英烈传奇》最新章节。
鲁元达正在擦拭他的铁禅杖,闻言动作一顿,声音低沉:“公主殿下,战场上,敌人不会因为他们年轻就手下留情。我今日对他们狠一分,他们明天在战场上,就多一分活下来的希望。” 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痛苦,“我不能……再让任何一个‘破锋’的弟兄,白白送死。”
玉倾城看着他眼中深藏的伤痛,便明白了他的苦心。这严苛的训练背后,是对逝去弟兄的愧疚,是对生命的敬畏,是那份从未放下的责任。
日子一天天过去,新的破锋小队,在鲁元达的“魔鬼训练”下,悄然发生着变化。
士兵们的皮肤晒黑了,肌肉结实了,眼神从最初的畏惧,变成了如今的坚韧和锐利。他们不再抱怨训练的残酷,反而以能加入破锋小队为荣,以能得到鲁元达一句“尚可”的评价为傲。
他们开始理解鲁教头的苦心。在一次模拟“被突厥骑兵包围”的战术训练中,队长李虎带着队员,用鲁元达教的“凿穿战术”,以伤亡三人的代价,“歼灭”了数倍于己的“敌人”。
训练结束后,李虎走到鲁元达面前,郑重地敬了一个军礼:“教头,谢谢您。”
鲁元达看着他们,眼中闪过一丝欣慰,却依旧板着脸:“别得意。这只是模拟,真到了战场,敌人的刀,可比我的禅杖快多了。”
但他转身离开时,嘴角却悄悄勾起了一抹极淡的笑容。
这天傍晚,训练结束后,鲁元达没有回营房,而是独自一人,来到了军营后方的一片小树林。
树林里,立着一块简陋的石碑,上面没有名字,只有一行字:破锋魂,永不忘。
这是当年龙天策特意为牺牲的破锋小队弟兄们立的衣冠冢。
鲁元达放下手中的铁禅杖,跪在石碑前,拿出随身携带的酒壶,倒了三杯酒,洒在地上。
“弟兄们,” 他的声音沙哑,带着一丝哽咽,“我来看你们了。”
“我知道,你们怪我,当年没能保护好你们。这些年,我躲在庙里,假装忘了你们,假装能放下……可我骗不了自己。”
“现在,有一群年轻人,跟当年的我们一样,想成为‘破锋’的一员。我把你们教我的,把我从血里换来的教训,都教给他们了。我告诉他们,什么是兄弟,什么是责任,什么是……不能退的底线。”
“他们很努力,也很勇敢。我相信,他们不会给‘破锋’丢脸。”
他拿起酒壶,猛灌了一口,酒液顺着嘴角流下,滴落在石碑上,像是无声的泪水。
“弟兄们,你们看,这盛世,如你们所愿。幽州安稳,百姓安乐。我会带着新的破锋,守好这片土地,守好你们用命换来的太平。”
“等我把他们带出来,等他们能独当一面了……我再来看你们。”
说完,他对着石碑,重重地磕了三个头,额头磕在地上,发出沉闷的响声。
夕阳的余晖,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他身上,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僧袍在晚风中轻轻摆动,铁禅杖静静地立在一旁,像是在倾听他的诉说。
他从未放下。
那个穿着僧袍的“子了和尚”,只是他给自己披上的一层保护色。在内心深处,他始终是那个率领破锋小队冲锋陷阵的鲁元达,是那个对弟兄们的牺牲耿耿于怀的先锋官。
但他不再是那个沉溺于痛苦、选择逃避的鲁元达了。
他找到了与过去和解的方式——不是遗忘,而是传承。用自己的余生,将破锋的精神,将弟兄们的信念,传递给新一代的年轻人。
这,就是他的“新篇章”。
没有青灯古佛的孤寂,却有校场训练的喧嚣;没有看破红尘的淡漠,却有培育新人的热忱。他依旧是那个脾气暴躁、好打抱不平的鲁元达,只是这份暴躁,化作了训练场上的严苛;这份不平,化作了对生命的守护。
当鲁元达重新拿起铁禅杖,转身往营房走去时,夕阳的光芒,为他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晕。远处,新的破锋小队队员们,正在自发地加练,呼喝声此起彼伏,充满了生机与力量。
破锋的魂,回来了。
而鲁元达,这个曾经心灰意冷的僧人,也在这片他挚爱的土地上,在这些年轻的面孔上,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新的使命和希望。属于他的“新篇章”,才刚刚开始书写,这一章,有伤痛,有怀念,更有传承不息的热血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