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2/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我靠捡钱发家致富》最新章节。

“将军,这些,都给大家做了吃吧,这干粉条,可以发很多,这玉米面留着,你们后面再吃,这腊肉,直接水煮就行,味道还不错。”说完,路涟漪就跟自来熟一样,掏出折叠小帆布凳子,打开,走到秦战边上坐下,开始拆解她的医疗包。

秦战在路涟漪靠近的时候,就已经蓄力待发,谁知对方走着走着,手里就多了个凳子,再然后就在自己凳子边上坐下了,又开始拆她的那个白色不知名包裹。

秦战浑身肌肉紧绷,等着这奇怪的女人有所动作,便收割她的性命,至于她那些食物,他觉得有毒的可能性更高。

路涟漪拆开塑料袋,露出里面在秦战看来奇奇怪怪的瓶子。

“将军,方便给我看看伤口吗?或者,让我探一探脉象。”

秦战:……

该怎么做?

面对这身高快两米的巨人审视的目光,路涟漪头皮发炸,但还是梗着脖子,假装不知道对方骤起的杀心。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就在路涟漪有些扛不住,后背渗出一层冷汗的时候,对方终于说话了,“来人,脱战甲!”

“将军!”门打开,两名士兵走了进来。

路涟漪舒了一口气,退到一边,看着那沉重的战甲从男人身上拿开一层又一层,最后才是头盔和面罩。

看到面罩下满脸胡须的脸,路涟漪不觉得有什么奇怪,常年征战的将领,哪里会注意个人形象。

这人牛高马大,内里一身玄色长袍,双脚是玄色战靴,气势之强盛,可以让小孩瞬间停止哭泣。

士兵收拾好战甲,就出去了,院子里再次只有路涟漪和秦战。

路涟漪也不扭捏,再次上前,朝着男人伸出手,后者配合的伸出右手。

“将军,左手再探。”

男人听话的伸出左手。

失血过多,再加内伤严重,伤了脏腑……

视线落在男人眼睑下的青黑上,路涟漪叹了一口气,“将军,您的身体,沉疴多如牛毛,还不愿多休息,您是准备透支自己后,就半路撒手而去吗?”不用说,这男人,应该就是她的任务对象了。

就是不知道这是什么国家,历史上的哪位关键人物。

“你倒是有一张利嘴。”秦战冷哼一声,收起左臂。

“将军,可愿意让我给您上药?我这边的伤药,比您原来的药好很多,也有助于你伤口恢复。”路涟漪目光澄澈,直视男人的鹰眸,丝毫没有退缩。

这点,倒是让秦战有些意外的欣赏。

“我该如何信你?”良久,男人沉声道。

“这好办,您还有其他的士兵受伤吧,让他进来,我给治疗不就行了?或者,您有军医吧?让他……嗯,我这些药都是特效药,就是给他分辨,他也辨不出来其中成分。这,将军,您看着办吧,我的诚意在这了,您要实在不信,您就帮我绑起来吧,待你们离开,我再走就是了。”

秦战看着小姑娘眼底的不耐,不禁有些想笑,这丫头,脾气也不是很好。

“让钱忠进来!”

“是,将军。”外面应声没多会儿,就有脚步声传来。

吱……门打开,一道健壮的身影出现在眼前。

“将军。”来人拱手做礼。

路涟漪看到男人左肩上的暗沉湿濡,显然,不是刀伤,就是箭伤。

再看男人赤目,这是发炎了?

这大夏天的,又没有好药消炎,发炎也很正常。

“把你的伤口给她看看。”秦战道。

钱忠先是一愣,看向路涟漪,紧接着便动手开始解开腰带,露出宽厚的左肩来。

看到被破旧的粗布捆绑的伤口,上面浸满了血渍和绿色的药液,路涟漪不悦的皱眉,但随即想到这是古代,自己对别人不应该有要求,又缓了缓心境,这才站起身,走到男人身边,从包里掏出一块一米来长,半米宽的白色医疗毯出来,铺地上,又把塑料袋里的简易手术器具掏出来,撕开,摆好……

“你坐下。”

钱忠依言照做。

两古代的大汉都惊奇的看着这位忙碌的医女,视线在那些奇怪的东西上逡巡着,时不时错愕,又时不时疑惑,像是两个没有见过世面的土包子。

没办法,实在是这些东西太过稀奇。

路涟漪戴好口罩,给自己双手消毒后戴好一次性手套,就拿着剪刀剪开了钱忠肩膀上的粗布,啧……粘黏了……

生理盐水,冲洗……

钱忠:!!!!

十多分钟后,钱忠已经瘫坐在地上,满头都是冷汗。

秦战始终目不转睛且兴致勃勃的盯着路涟漪动作,看着她用一根奇怪的管子,将那些黑色的药水吸出,开始冲洗伤口的时候,他看到了他那从来都是面无表情的铁副将,瞬间表情狰狞,脸红脖子粗,双眼外凸。

秦战:!!!

吞了口唾沫,秦战有一种不想给她治疗的冲动。

好不容易冲洗完伤口,那女子又掏出了一根带钩子的弯针。

钱忠:!!!

身子颤抖着,“将军!!”铁打的汉子,竟然也开始有了惧意,“她是巫女吗?!!”

“我是医女,不是巫女,这样缝合只是让你伤口好起来更快,放心吧,这是特殊的医疗用线,不需要拆的,后面只需要按时换药就行,少点痛苦。不过,我这里有麻药,你要不要打?这样就不会很疼了。”路涟漪是突然想起来的麻药,眼底有心虚一闪而过。

刚才只顾着表现,倒是忘了给人打麻药了,冲洗伤口有多疼,她还是知道的。

“麻药?是让身体不疼的药?”秦战抢先开口。

路涟漪听到近在咫尺的声音,转头发现,这位将军大人不知什么时候搬着凳子靠近了半米,此时还一副饶有兴趣的样子,抻着脖子看。

路涟漪:国人的好奇心,自古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