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新建炮台(2/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郑锦:我在南明的奋斗生涯》最新章节。

众人也大惊失色的看着章四,区区七天就能够完成如此大的工程量,这简直天方夜谭,没有三四个月怎能能够完成如此大的工程量?

章四不慌不忙的道:“王爷容禀,这座炮台确实是两千三百五十三名民夫在七天内完成的。之所以能够修建的如此之快,全靠世子发明的新式筑城材料,世子命名为水泥。这水泥具有强度高、修建速度快、遇水变硬等特点,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成为上好的建筑材料,其硬度不比青砖和夯土差,甚至有过之而不及。

在城墙之中插入钢筋,就是为了增强城墙的抗击性,更好更快的修筑好炮台。”

杨朝栋震惊的喃喃自语道:“世上竟然能有如此出众的建造材料,建造速度如此之快,若工程量减半,岂不是在短短十天内就能够修建一座小型的城池?若真的这样,那战场的形势就会大变啊。”

郑成功按住心中激动的心情,问道:“这水泥的产量如何?造价几何?修建这样的炮台需要多少水泥?需要多少钢筋?”

章四回应道:“王爷,这水泥具体产量如何,下官不知,造价听说不怎么高。根据世子的规划,修建蛇头山炮台需要水泥一万五千斤,钢筋一千三百斤,石子二万七千斤,砂五万四千斤,需花费三万四千八百五十三两银子。”

冯澄世激动的道:“这成本也不高啊。这确实是在七天内修建的吗?”

洪暄站出来证明道:“这个末将可以证明。准确的说是六天,因为章大使他们第一天到达澎湖岛在休整,第二天才开始正式动工的。”

洪旭也是颇为激动的道:“好啊,真是太好了。若真的能够在短短一个月内就能够修建如此宏伟的炮台,那以后我军征战就不缺少后勤基地了。就是不知这炮台的防御力怎么样?”

章四有些自豪的道:“洪提督,这城墙坚固,耐用,世子曾经做过实验,一面长三十米,高七米,厚一米的水泥城墙,可以抵挡万斤大炮的三十炮的攻击。而且只是能够打破一小段城墙,大部分的城墙还是完好无损的。下官认为,以目前的大炮威力来看,应该没有正面攻破蛇头山炮台的希望。”

城池的作用在任何时候都不过时。哪怕在二战期间的攻城战中,有无城墙的防护,其军力的损耗是大不一样的。

在这个冷兵器向热兵器过渡的年代,城墙的重要性不但没有降低反而更提高了很多。大炮的广泛使用,大大提高了攻克城池的能力,但也进一步提高了城墙的防御能力。

更多政权对城池的的要求也更高了,现在都在急需增强城墙防御力的方法,尤其是能够抵挡大炮攻击的方法。若是能够证明水泥能够大大提高城墙的防御能力,那对郑家军来讲,真的是一个福。

郑成功看着来来往往的青壮民夫,还有一些半大的孩童在背着石子,跌跌撞撞的前往工地上,一些民夫用着一些粗大的木棍在搅拌着什么。

真是一座好炮台啊。这炮台正对马公港,可以说是抵御外敌的最好的防线。

“这蛇头山炮台,准备安放几门大炮啊?”郑成功问道。

章四想了想,从怀中掏出设计图,指着炮台的位置,说道:“根据世子的设计,这炮台初步安放万斤大炮四门,八千斤大炮六门,五千斤大炮十五门,一千斤以下大炮三十六门,合计各式大炮六十一门,形成远中近三层炮火防御。建成之后,炮台常驻军队一个协约六百人,若有战起,将会增加到一千人。”

众人大惊,一座小小的炮台竟然要安放六十一门大炮,这大炮的数量也未免太多了吧。世子现在真的是财大气粗啊,六十门大炮说给就给了。

一时之间,还没有抢到新式大炮的马新等将军心中有些颇不是滋味。

马信忍不住问道:“这炮台竟然安放这么多大炮,不知什么时候安装完毕啊?”

章四看着马信几人有些赤红的眼睛,心中顿时明白了,这些将军是眼红大炮了,这可不能给世子惹祸啊。

“根据世子的安排,这些大炮是逐步配备的。因为现在大炮铸造困难,前期的产量不多,初期的先配备一千斤以下大炮六门,先初步形成防护力,后面的大炮再逐步进行安放。大概需要三到四年时间。”章四有些小心翼翼的说道。

听到需要如此之久才能将炮台的大炮配备完毕,马信心中有些五味杂陈,这座炮台真的是好,但因为军中一些原因,想要它发挥较大的作用,还要等个三四年,若在这三四年中发生一些变故,导致这座炮台发挥不了应用的作用,那这座炮台真的是荒废了。

郑成功看着炮台的设计图,心中一动,问道:“章四,世子除了在蛇头山修建炮台外,可有在其他地方修建炮台?”

章四应道:“王爷,据下官所知,世子除了蛇头山炮台外,还在思明州高琦寨、中左城修建小型炮台。”

郑成功轻笑一声,道:“看来世子的动静不小啊,思明州上的几万流民都快被他用光了吧。”

杨朝栋叹息道:“没想到短短几个月,世子竟然能够解决思明州上的流民,这真是让人刮目相看啊。就是不知世子哪里来的那么多粮食?救济数万流民,所需要的粮食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啊?”

感受到众人疑问的目光,章四求饶道:“王爷,诸位将军,下官只是世子府一个小小的九品大使,哪里能知道世子用了什么方法啊?”

洪旭指着远远停泊在港口的三艘渔船,问道:“粮食从哪里来的你不知道,那渔船每天能捕获上千斤的渔获的方法,你总该知晓吧?”

章四恍然道:“这个下官知道。这也是世子的发明,用较大的渔网组成捞网,两到三艘渔船为一队进行捕捞。用这种方面捕鱼,收获特别大,一次捕捞能有上千斤的鱼获。世子还言,这只是试验,看看这种方法可不可行,若是可行就继续加大渔网、用更大的渔船进行捕捞。下官离开之前,世子正在命人织造更大的渔网,相必现在已经织造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