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技术突破了就是如此任性(2/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大国军工:重生1985,为国铸剑》最新章节。

619厂提出分享高纯度制冷锑化铟导引头跟新固体燃料技术,让他们根本无法拒绝。

哪怕用三分之一技术人员交换的!

当然,合同上是这批人员去学习,同时帮着619承担部分力所能及的工作,等项目完成,人就还给331。

“吴厂长,麻烦尽快安排好人员,人到厂里技术资料就给你们。绝对不会亏的!”

“放心,我亲自把人送来。”

吴金山的话,几乎是从牙缝中挤出来的。

他的心在滴血。

可他也清楚,根本没法拒绝。

探测距离将近30公里的红外技术,是他们无法拒绝的。

“厂长,咱们这有些亏啊!619现在手里有经费,技术人员充足后,我们更难以追赶了。”

副厂长马文斌看着张振万离去的背影,一脸惆怅。

空空导弹,原本他们以为就331跟612,还有一个11所,其他的一些都是生产工厂。

现在冒出一个619,一上来就抢他们三分之一的技术人员。

“即使这三分之一的技术人员在厂里,能很快研制出那样的技术吗?都是为了提升国防实力!只要拿到技术,到时候我们领先,把人要回来就行了。”

吴金山倒是想得通透。

“就怕怪蛇-3国产化进度受到影响。”

“不给他们,才会真的受到影响。空军引进了1500枚成品,现在619的pL-4改性能更先进,成本更低,如果我们只是能生产,而无法提供改进的方案,空军还会给生产任务吗?”

吴金山的一席话,瞬间让其他还想反对的领导干部愣住了。

他们根本就没想过这一点。

“厂长,高!真高!这样一来,融合了引进的先进技术跟国内最先进的技术,到时候……”

马文斌竖起了大拇指,疯狂地对厂长拍马屁。

回到厂里的张振万,第一时间跑去找刘威铭,迫不及待地把自己从331厂要了他们三分之一的技术人员,一共112名经验丰富的空空导弹各领域技术员的战果告诉了刘威铭。

“才112名啊?加上612给的40人,勉强够用……”

“才勉强够用啊?”

张振万傻眼了。

厂里还剩下80多名技术研发人员,加上这152名,200多人的技术团队啊!

“这还是算上被别的单位借调走的技术人员要回来,另外国防科工委支持我们一批技术人员,不然根本就没法搞!”

刘威铭提醒张振万。

“小刘说得没错,原本我们只是一个项目,现在不仅需要继续改进pL-4,还要搞射程更远的中距空空导弹,还有更复杂的地空导弹系统,这点人根本就不够。”

赵秉璋的话,证实了刘威铭并不是随口胡说。

“这……国内搞防空导弹跟空空导弹的就这么几个单位啊。”

张振万瞬间感觉到压力扑面而来。

加工方面的技术人员,从别的机械厂都能搞来。

可导弹设计、相关技术开发的有经验人员,就不好搞了。

“也别光盯着导弹,计算机、集成电路、光电、自动控制等专业的,您看能从其他单位借调来不,虽然不是导弹专业,原理没有太多区别……”

刘威铭想了想,觉得还是需要更多的研发人员才行。

人手充足了,研发进度才会快。

他也不可能每个细分技术都参与进去,却能从一开始就给研发团队指出方向。

如此一来,研发团队就减少了很多需要通过不断试错才能改进的弯路。

“能行?”

“赵总大学时候学的是力学专业吧?”

刘威铭问赵秉璋。

“最早是学机械,后来国家需要,调整到力学专业。”

赵秉璋点头。

“明白了!”

张振万点头,之前的兴奋瞬间没了。

“对了,上面提出在年前测试,有没有问题?”

“那有什么问题?发动机之前我们就已经开始重新设计了……目前最大的问题是要承受更高温度的钛合金材料。”

619内部有特种材料研究室。

不过人都被调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