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去京影厂做剪辑(2/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四合院:易中海的养老心思,被我扒个底》最新章节。
旁边还有几台剪辑机,这是一种可以同时查看画面和听到声音的神奇机器,操作起来需要手脚并用,既看放大镜里的画面,又要用脚控制播放速度,手里还要随时标记或剪断胶片。
几个穿着蓝色工装的中年男女坐在剪辑台前,神情专注。
有的在小心翼翼地粘接胶片,有的脚踩着踏板,眼睛紧贴放大镜,手指轻轻推动胶片,在寻找一个精确的剪辑点,手中锋利的剪片刀蓄势待发。
——————————
一位老师傅接待了他们,看完介绍信,确认了身份和来意,老王师傅原本公事公办的态度立刻变得热情了不少。工业部牵头,动用军用直升机拍的片子,这分量可不轻。
\"哎呀,欢迎欢迎,许师傅,有日子没见了,这位就是介绍信上说的苏干事吧?真是年轻有为,工业部里点将的英才啊。\"
老王师傅笑容满面,招呼助手,\"小张,赶紧,给苏干事和许师傅他们安排个工作台,最边上那个二号台空着呢,把机器都给调试好。\"
老王师傅转向苏长顺,态度非常配合:\"苏干事,您放心,台子和设备随便用,需要什么耗材找小张领,至于片子怎么剪,那是你们创作的事,我们这原则上不插手,就是提供场地设备和操作支持。不过嘛,\"
他话锋一转,带着点自信和自豪,\"厂里老师傅多,经验丰富,要是剪辑上遇到啥技术难题,或者想听听专业的建议,随时找我们就行。\"
这是既给了充分自由,又暗搓搓地表达了京影厂的专业素养和提供帮助的意愿。
苏长顺心下了然,笑着客气道:\"多谢王师傅,太感谢了,您这地方,看着就专业,我们初来乍到,就是需要您这样的老师傅多多指点。\"
简单寒暄后,苏长顺和许富贵将沉重的胶片箱放在了分配好的二号剪辑台上。
面对这个布满旋钮,杠杆,踏板和放大镜的精密仪器,苏长顺有点懵。
上辈子他对剪辑的印象停留在键盘鼠标加鼠标拖动的数字非线性编辑,那叫一个便捷直观。
眼前这个?这是最古老的剪辑手法了,纯物理手工,这活儿费精力的很。
许富贵倒是显得很从容,甚至隐隐有些兴奋。
他拍拍苏长顺的肩膀:\"苏干事,甭担心。看我的,这玩意儿,原理都差不多,手熟了就好。\"
只见许富贵熟练地打开片箱,小心地取出几个核心的素材片盘,在剪辑台的挂架上挂好。然后他调整好放大镜的高度和焦距,脚轻轻踩下踏板,双手轻轻推拉胶片…
胶片上的画面瞬间动了起来,无声的画面,在放大镜下清晰地呈现出李庆祥那张专注,严厉又饱经沧桑的脸,和他身边贾东旭那咬牙硬撑,汗水淋漓的侧脸。
连铁锤砸在烧红钢铁上迸射的细小火星都看得清清楚楚。
\"嘶——\"
苏长顺和许大茂同时吸了口气。
这种直接在高倍放大镜下观看原始胶片影像的冲击力,是后世液晶显示器无法比拟的,颗粒感十足,却又带着一种原始的真实力量感。
许富贵一边脚踩踏板控制胶片的速度,手调节微调旋钮寻找精确帧,一边对苏长顺说。
\"苏干事,按您剧本的要求,李师傅这段最出彩的,就是他眼神和落锤那个发力点的配合,我们得把这一小段找出来,跟贾东旭咬牙的表情剪到一起,效果就出来了,您看这样对不对?\"
他精准地停在李庆祥锤子即将砸下的那一帧画面,锤头扬起,李庆祥双目圆睁,全身力量凝聚。
苏长顺凑到另一个放大镜前,看着那凝滞而充满力量的画面。
忍不住点头:\"对,就是这个劲儿,许师傅,您找得真准。\"
许富贵得意地一笑:\"嘿,这是基本功,干咱们放映的,最讲究卡点,画面,声音,情绪都得卡准,跟这个道理差不多。\"
他拿出剪片刀,深吸一口气,一声脆响。
干净利落,那帧精彩绝伦的画面被精准地分离出来。
\"大茂,胶水,片基。\"许富贵头也不抬地吩咐,像个运筹帷幄的将军。
许大茂赶紧把准备好的材料和工具递上去。
许富贵像做外科手术一样,小心地在两片胶片的边缘涂上特制的透明胶水,然后用一种夹子似的接片器将两片胶片精准地对齐,压实。
几秒钟后,一条几乎看不见缝隙的连接就完成了。
这就是五十年代电影剪辑的核心——物理剪接。
一刀剪下去,就是定局,需要绝对的精准,耐心和一双巧手。
苏长顺看得屏气凝神,他也被这种充满仪式感和手工温度的操作深深吸引了。
这可比单纯在电脑前点鼠标刺激多了。
\"许师傅,慢点,慢点,我学学!\"苏长顺眼睛放光,凑得更近了,\"您刚才找那个剪辑点…靠什么定位?就凭感觉和放大镜?\"
许富贵显然很享受这种被求知若渴地请教的状态。
他一边耐心地讲解,示范,比如给他看胶片齿孔计数和秒表配合估算时长的技巧,一边心里也对苏长顺刮目相看。
这小子,问的全是技术要点,不是花架子,是真的想学门道。
接下来的时间,剪辑室里充满了这样的声音。
\"小张,你往边站点,给我也看看航拍画面!\"
\"许师傅,您脚再抬点,让我看看您怎么控制画面缓入缓出的节奏?\"
\"苏干事,你看这条接这儿,情绪是不是接不上?\"
\"哎呦,轻点,别扯,胶片要断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