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有低保,随便浪(2/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四合院:易中海的养老心思,被我扒个底》最新章节。
他微微眯起眼,目光锐利地盯着王主任:\"王主任,街道的档案,是我们办事的根本依据。我就想跟您核实一点——\"
他顿了顿,字字清晰:\"这位聋老太太,在街道存档的五保户登记材料里,关于家庭成员和家属为革命牺牲的情况…具体,是怎么表述的?\"
这句话,如同醍醐灌顶。
王主任满腔的怒火被这直指核心的问题猛地噎住,她脸上的愤怒瞬间僵住,眼神里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迟疑和茫然?街道的档案!
她被老太太那悲情控诉冲昏了头,加上对苏长顺编造烈属行为的极度愤怒,几乎下意识全盘接受了老太太民夫之子死于半道的说法,并以此为基础严厉斥责苏长顺,可现在,苏长顺抛出了最关键,也是最具官方效力的依据——街道的原始档案记录。
老太太具体怎么说的?档案又是怎么写的?两者一致吗?
王主任的脑子飞速运转起来,她努力回忆老太太在病房那番哭诉——她确实说了儿子是在给队伍送粮途中死在半道上了,身份是民夫,没有出示任何证明?只是哭诉?而她自己,愤怒之下似乎也没深究档案细节,就直接认定了老太太是被污蔑的受害者。
至于街道档案…她心头猛地一跳!这份档案她虽然知道大概,登记了无儿女无依靠,情况不明,但老太太家属牺牲的具体细节…老实说,她可能还真没记得太清,登记年代久远,材料未必详尽。
如果…如果老太太在档案里登记的所谓牺牲的亲属信息,本身就是模糊不清甚至语焉不详的呢?如果苏长顺那句烈属是胡编乱造,那么老太太这被污名化牺牲的民夫儿子,是否也同样可能是她为了博取同情和稳固身份而进行的夸大其词?
这水…比想象中浑得多。
看着王主任眼神中那份一闪而过的惊疑和犹疑,苏长顺心中雪亮,这就对了。
他根本不给王主任细想的机会,趁热打铁,必须把主动权夺回来。
苏长顺深吸一口气,脸上的凝重转化为一种义正词严的铿锵:\"王主任,我苏长顺,虽然年轻,虽然说话可能有时失了分寸,但我向组织保证。\"
他挺直腰板,目光如炬,声音带着一种发自内心的沉痛和诚恳:\"我对革命先烈和无名英雄的敬意,天地可鉴。\"
他痛心疾首地指着自己的心口:\"老太太恨我,怨我,说什么我都能理解,邻里矛盾,口舌之争,就算她说我是流氓恶棍,我都认,但这件事——编造身份侮辱英烈,逼死老人?这帽子太重了,这是要彻底否定我苏长顺这个人存在的意义和资格,我担不起,我宁肯现在就去街道坦白,去坐牢,也绝不背这样的黑锅。\"
他这番话,他感情真挚,义正辞严,将编造烈属的行为性质提升到了污蔑先烈,丧失革命立场的道德与政治双重审判的高度,这已经不是简单的邻里纠纷,而是关乎革命荣誉和人品根本的严重指控,苏长顺用最强烈的语气,将这种指控彻底否定并反击回去,把老太太民夫儿子的说法也暂时置于了质疑的阴影之下。
王主任的心彻底乱了,看着苏长顺那几乎要立时就去请罪的决绝姿态,看着他脸上那不容置疑的愤慨和冤屈,再想想自己刚才可能过于轻信老太太一面之词而忽略了档案这最重要的事实依据…她被架在了火上。
两位记录员也停下了笔,有些不知所措地看向王主任。
屋里的空气凝滞了,只剩下灯泡里电流微弱的嗡嗡声。李晓梅捂住了嘴,眼圈泛红。
苏长顺的目光牢牢锁在王主任脸上,他知道,关键的时刻到了,他必须进一步扭转局面。
他微微放低了声音,带着一种沉重的无奈和一丝恳切的坦诚:\"王主任,事到如今,我说什么您可能都先入为主觉得我在狡辩。老太太在病床上刚遭了大难,她恨我,怨我,气头上添油加醋说些什么,甚至她自己记忆混乱,都有可能。我们作为晚辈,受点委屈不打紧。\"
他先体面地给王主任和自己铺了个台阶。紧接着,他话锋陡然一转,带着不容置疑的力度。
\"但!组织办事,讲究事实清楚,讲究档案清晰,我斗胆请求您一件事——请两位干事同志,带着档案室钥匙,我和您,我们一起去街道办,当场调阅老太太的五保户原始登记档案,看看上面关于她亲属为革命牺牲的情况,到底是怎么白纸黑字写的?\"
\"当着档案的面。\"苏长顺的声音斩钉截铁,\"如果上面清清楚楚写着她是某某民夫的母亲,那证明老太太的指控可信,我苏长顺无话可说,任凭组织处分,被冤枉蹲大狱我也认!\"
他目光如电,扫过那两位干事。
\"但如果…档案上面根本查无此人,或者语焉不详,那就说明老太太的话至少在这点上不足为凭,这编造烈属身份,逼死老人的指控,就是强加在我头上不折不扣的污蔑,我必须要一个彻底的澄清。\"
最后这句,掷地有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