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阿虎和小芳(2/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灵女的摆烂日常》最新章节。

小芳忙道:“大哥哥,我们很能干,很多活都会。”

月晴道:“是啊,他们很能干的,阿虎对这镇上的路特别熟悉,以后可能帮上大忙。”

阿虎忙道:“我还有力气,姑娘,我看缸里还没水,我现在就去打水。”

赵承胥道:“这缸是刚买回来的,当然没水。我正在打听在哪里能打水呢。”

阿虎已经拿了桶,“我知道在哪里打水,我现在就去。”

“唉。”赵承胥拦道:“你等会,那是我家的桶的,刚买回来的。”

人已经跑没影了。

月晴笑道:“行了,看在两个孩子都能干的份上,就让他们留下来吧。”

小芳道:“姑娘,你们这是新买的院子吧,我看有些屋子还没打扫,我去收拾吧。”

赵承胥道:“家里就我一个人打扫,当然没收拾完。”

“公子,我帮你一起收拾。”小芳甜笑道。

“我家是农户,可不是什么大户人家,不用叫我公子。”赵承胥有些不好意思道。

小芳已经开始收拾院里的杂物。

赵承胥挠挠头,既然人已经来了,他也没办法。转头去继续打扫屋子。

月晴笑笑,这两个孩子还挺机灵的。

赵承胥不得不承认,两孩子确实很能干,比自己都要能干,阿虎很快就将大缸里的水打满了。此时正跟在赵承胥后面,搬搬抬抬的活都抢着干。

小芳已经收拾好了院子,此时正在库房里扫洒,月晴这转转那转转,随便找点能做的事。有这么两个好帮手,院子收拾起来轻松太多了。

院门外传来马车声,月晴起身,就见李氏从马车上下来。

“姑娘,你回来了。”李氏先打招呼。

“李嫂子,怎么样,福掌柜那边顺利吗?”

“顺便,我都给他们教过了,掌柜的说这两天他就着人多做些,就是那山蜜的价格太高,我把咱们拿来的那罐都给他们了,掌柜的说给我们算钱。”

“嗯,你做决定就好。”

李氏看着院子:“呀,你们都把院子收拾好了?这么快,我还想着回来继续打扫呢。”

月晴对阿虎和小芳招招手。

两人跑过来,赵承胥看了他们一眼,继续干自己的活,姐姐经常和李嫂子说些事情,这事他已经习惯,估计又是给两个孩子安排事情吧。

月晴对李氏道:“这个是阿虎,这个是小芳,和他们在一起的还有几个孩子。我今天刚收下的,这段时间他们会跟着我们干活,工钱从咱们卖鱼的钱里发。”

“那翠花那。”

“一样的,以后我们能做的事情多了,需要的人也会多。”

“好的姑娘。”李氏心里稍微有些失落,总觉得姑娘到了镇上就有点不太需要自己这个帮手了。

月晴继续道:“阿虎很能干,组织能力也强,以后镇上的活你带着一起。别看他年纪小,也许还能帮你出出主意呢。”

阿虎连忙道:“李嫂子好。”

李氏点点头:“阿虎好。”

小芳道:“李嫂子,我也能干很多事情。”

月晴道:“我在想,咱们既然做鱼,从河西村抓,再带过来总是有些不方便的。不知道这附近有没有可以捕鱼的地方。”

阿虎摇头:“镇上没有可以捕鱼的地方,城外倒是有,护城河那边是树林,那护城河连通着树林里的不少水脉,那些水脉里面都有鱼。但是那里不太方便抓鱼,一是有官兵巡视,二是那里经常有山贼出没。距离的话确实比河西村远一些。”

月晴:“那我们只能回河西村抓鱼吗?”

阿虎道:“宁安镇附近还有别的村子,有的离河西村比较近。”

“那这附近有渔民吗?”

“有,不太多。因为那些鱼游的很快,并不太好抓。不过我曾经见人家用麻绳制成网在河里捕鱼,不过收获并不太高。”

月晴奇怪:“那这些酒楼里的鱼是从哪里来的?”

阿虎道:“我听说是从远处的镇上送来的,说远方的镇上有特别大的湖,那里有人专门靠打渔为生。”

月晴明白了,就是这宁安镇上的河并不大,鱼也不太多,这里的村民并不会专门靠打鱼生活。但是远一些地方还是有渔民的,而且还有专门打渔的工具。

月晴并不打算专门做个卖鱼的人,“我们现在只有一种熏鱼,需要的鱼并不是很多。河西村我们比较熟悉,就到河西村那条河时抓。现在又有阿虎他们几个,怎么也比我和李嫂子能抓的鱼多。”

李氏点头。

月晴又问道:“阿虎会赶马车吗?”

“我爹以前就是赶车的,我也会一些,只要马不惊,我就能赶车。”

“可以了,以后多练练,总比我二哥一个门外汉强些。等会二哥下学,马车肯定拉回来,那马车以后就交给阿虎,以后赶着马车先送二哥和三弟去读书,我们回河西村的时候赶车回河西村。”

“好。”

月晴看向李氏:“另外,以后咱们后天去卖完鱼后,告诉镇上的客人们,那方子福源酒楼的,咱们以后只卖熏鱼。地点也不再在闹市上了,就放在咱们这条街的街口。”

“这街上人并不多,会有人来吗?我看这周围的铺子都没什么生意。”

“想吃,他们自然会上门,不想吃就算了。再说,咱们以后也不会专门卖鱼,我想了,咱们这段时间安定下来后,在这附近开个食肆,里面卖些点心、小吃再加几个特色菜,这熏鱼也算是其中一种。”

“这些姑娘都会吗?”李氏试探的问道。

“是你都会。”

“我,我哪里会这些。”

“你心灵手巧呀,带着我还有小芳、还有翠花一起琢磨出来的吃食。”

李氏心虚的点点头。

“知道了姑娘。”

小芳不解问道:“为什么姑娘想出来的吃食要说成是李嫂子想出来的。”

阿虎:“自然是姑娘不想让别人知道是自己做的。”

月晴夸奖道:“你们真聪明,记住了,以后我的事情不能随便跟别人说,大田他们也不行。”

阿虎道:“姑娘,我们知道,一定不会告诉别人,就说是李嫂子和我们一起做的。”

月晴点头。

李氏心里更不好受了,原来只有自己知道,她总是被别人夸,都快忘了自己的身份。现在不一样了,阿虎和小芳也知道,她现在再听人家说是自己的主意,总觉得很心虚。

月晴看向李氏,她确实有点想让他们相互监督的意思,毕竟人心易变,尤其是一个人从穷苦突然变得有钱,而周围的人都捧着自己时。李氏毕竟没见过世面,容易受这些虚名影响很正常。

以后有阿虎在,李氏的心态也容易摆正。

家里现在没法子生火,月晴让阿虎在外面买了几个包子,带回来他们晚上一起吃。

刚好大田来了,阿虎顺便跑了一趟大院儿。给大田他们带了一些钱,让他们先吃几顿饭,顺便看看大院儿在哪个位置,等这边安顿好,大田就要跟他们一起干活儿了,到时候自己挣钱自己花。

阿虎是和常榕一起回来的,月晴问了那边安置的情况。

常榕:“有甄氏的灵药在,渔大夫说很快就能好。大田他们都住在下人的房子里,只占了一间,钥匙我给大田了。这段时间先由他管着,孩子们很乖巧,已经在开始在院子里洒扫。”

“嗯,让他们先慢慢干着吧。等我想起来想用作什么的时候再用。”

“姑娘说要住的那个大院儿,岳掌柜在找人收拾。我来的时候见他正找人往里面搬家具。”

“他有心了,我现在还没想进去住。搬就搬吧,只是你后面遇到他说一声,那些买家具的钱都由我们自己出,嗯,浅公子出。”

“好,回头我就告诉他。”

月晴他们等了许久。包子都有些凉了,二哥还没有回来。

“应该不会出什么事吧?”

老三说道:“今天读书第一天,二哥下学说不定还要和先生坐一会儿。回来晚一些应该是正常的。”

月晴道:“那我们先吃吧,给他留上两个包子就好。”

阿虎和小芳没上桌,拿了包子坐在一旁的树底下吃,月晴喊了他们好几次都没来。

李氏的脸色又有些不正常。

阿虎问常榕不吃饭吗?

常榕是灵体,当然不用吃饭,只回答他说,他在外面吃过了,现在不太饿。

阿虎与他在一起,没见他什么时候吃过饭。但他这样说,阿虎也没再追问。

夜幕降临的时候,二哥终于回来了。

走进院门儿一看,他们果然在里头。

“老三让人告诉我地址,我原本还不相信,没成想你们真的把院子租下来了,速度可真快。”

月晴道,“李嫂子卖了两个鱼方子,那钱足够租一间院子,我们便把这地方定下来了,以后住在这里也方便。”

“确实方便,离私塾也不算很远。”

老二看向常榕,还有阿虎和小芳。

“这几位是谁?”

月晴心中一顿。差点忘了,二哥还没见过常榕。明明老三见过常榕几次,都没有问什么话,月琴居然也把常榕的事忘了。

现在看来,老三是有些神经大条的。老二就不一样,刚见面就觉得他是陌生人,出现在这里有些异常。

月晴赶紧解释:“哦,这位是浅公子。你嫂子做鱼的时候需要几味调料,就是从他这里买的。他也是刚来这镇上不久,目前还没有落脚的地方,李嫂子就把他叫来一起吃饭了。”

李氏赶紧点头应和。

月情又道:“钱公子在这镇上已经买了大宅子,说过几天就会搬过去。”

常榕拱手:“这位应该就是李嫂子说的赵二公子吧,听说是位有秀才功名的。”

老二果然放下戒心,毕竟他是李氏的客人。他们一家能住在这租来的小院里,全靠李氏。

老二连忙礼貌的回礼。

“不敢当,浅公子好。”

月琴又指着阿虎与小芳说。

“这两个是浅公子在路上救的苦命孩子。说是这段时间先跟着李嫂子干些活计挣点儿吃饭的钱。”

二哥点点头。

“原来如此,我说家里怎么多了这么多人。”

月晴放心下来,二哥果然不好糊弄。

“对了,二哥。阿虎说他会赶车,刚好李嫂子需要到河西村去抓鱼,她没有马车,我就想着咱们家的马车借给他们用。以后还能让阿虎送你去私塾读书。”

老二正觉得住在这院子里有些占李氏便宜,鱼是人家做的,方子是人家卖的,自己妹妹虽然帮了些忙,但其中的作用并不太大,可如今院子里安排的大都是自家的人。

这种事说到哪里都是他们赵家强占李氏的院子。

“当然好,李嫂子帮我们赵家这么多,用我家的马车也是理所当然的,至于送我去私塾的事儿就不必了,路程并不算远,我早起一会儿不会迟到。”

老三上前问。

“二哥,先生有没有同意我去读书?”

“我今天没有问,想着过段时间再提起。我才刚到私塾,还没什么值得提点的表现和成绩。不太好为你说话,不过我觉得你在家里可以先把书读起来。”

三弟读书确实不怎么样,要不然也不至于先生看不上他。月晴也在心中叹气,这三弟读书的事后面还是得想想办法,要不娘亲肯定要埋怨他们。

随后几人对回村的事情做了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