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赵家孩子进城(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灵女的摆烂日常》最新章节。

石容他们走后,月晴这边安生了两天。浅公子就是常榕,他肯定不会出现的,至于岳成那边打算怎么跟石容他们说,就不是月晴需要管的事了。

熏鱼的小生意做的很稳,摊位就是小院所在巷子口不远。那里平时也有人摆摊,但毕竟不是闹市,往来的人也不多。

酒香不怕巷子深,李氏的熏鱼摊位摆起来后,来往的人反而多了。王翠花昨天来送了一回鱼,顺便到小院里转了一圈,瞧见李氏的租的院子基本上都是赵家的人在住,面上虽有些不自然,但也没说什么。毕竟李氏现在是带头的人,能拉着她一起干已经很好了。

三人聚在一处,又商量了一下开小吃铺子的事。

这事急不来,她们现在没有足够的本钱,也没什么具体的方案,只能先琢磨着,倒是提了不少可以做的小吃品种。月晴提议,她们三个乡下人对城里的小吃并不了解,不如先到那些成功的食肆酒楼之类的地方看看。李氏和翠花一致同意,就是觉得这些地方的东西肯定很贵,吃不起。月晴说未必需要吃,就看看有什么也行,另外两人点头。

翠花没在小院住,昨天就回去了。

月晴她们每天拿出来卖的鱼并不多,今日也早早的就卖完了。

旁边卖菜的大嫂羡慕道:“哎哟,你们这生意可真好,这么快又卖完了。”

李氏礼貌回道:“嫂子,我们每天准备的都不多。”

大嫂:“哟,还谦虚呢,你们放心,嫂子我一点也不嫉妒,反而还很高兴呢。你们这摊位摆在这里,连带着我这生意也好了不少。”

月晴道:“嫂子,你家也住在这附近吧?”

大嫂指着另外一条巷子到:“对,就在这附近,你看就旁边那个巷子,离这不远。就想着在家门口附近摆个摊子,卖点儿菜挣几个生活的钱。”

月晴指着小院儿的巷子:“我们住在这边儿的巷子,也不远。”

大嫂高兴道:“哎呦,那感情好。以后没什么事儿啊,可以串串门儿。”

“你们家有孩子吗?”月晴问道。

“有呀,我家呀有两个孩子呢。男孩儿今年五岁了,在学堂里上学,刚开蒙。

还有一个女孩儿今年刚八岁,在家里学绣花呢。”

李氏赞叹道:“哟,大嫂。那你们家这是儿女双全呀。”

大嫂笑的高兴。“瞧这小娘子可真会说话。看你这打扮你也嫁人了吧?”

李氏回答道:“是嫁人了,我家里有两个孩子,都是小子。”

大嫂问道:“你们不是本镇的人吧?”

李氏:“我们是河西村的,在这租了个院子。”

“哦,河西村呀,那离着挺远呀。你们家里还有些什么人呀?我看这几天还有两个孩子,和一个年轻小伙子在帮你们。是你们家里人吗?”

李氏:“那两个孩子是我们请的帮工,嫂子,你说的那个小伙子是晴儿的弟弟。”

月晴接着到:“那是我三弟,我还有一个二哥在私塾里念书呢,本来在这里卖鱼也是为了方便照顾他们。”

“哦,那你三弟今天怎么没来呀?”

“他去私塾给哥哥送饭去了,等过段时间他也会一块儿去读书的。”

“哟,看不出来呀。你们乡下一家居然能供两个读书人呐。”

“还好,家里那点儿钱凑合凑合还够用。我爹我娘都觉得家里的男孩儿应该出来读书,将来呀才能有指望。”

“大嫂,你们家里的人都是干什么的呀?”

“嗨,我们家那口子呀在方大人府上当差。”

月晴惊到:“天呐,大嫂,你们家是当官儿的呀。”

大嫂笑道:“什么当官儿啊,就是当个捕快。”

“那也比我们强,我们家是种地的,以前家里还会打猎,现在基本都不打了,就是上了山也就是砍砍柴什么的。不过我那未婚夫会打猎。”

“哟,姑娘已经说亲了呀。”

“嗯,说了,是我们隔壁村儿的。”

“小姑娘这么能干,夫家一定很满意吧。”

“这个...,我也不知道。我娘说没成亲之前不能到夫家去。”

“哎呦,小姑娘放心。你这么能干,什么人娶了你呀?那都是赚到了。”

月晴听的高兴,“嫂子,我家里还有一个小弟弟和一个小侄儿,刚好和你们家的小子差不多大,到时候可以一起玩儿。李嫂子家的大儿年纪也差不了几岁。”

李氏在旁边点头。

大嫂:“成呀,孩子们多了热闹。”

李氏拿起两块儿没卖的鱼,递给大嫂。

“大嫂这鱼不够卖了,留给你尝尝。”

“哎呦,哎呦,这可使不得。这多不好意思,怎么能要你们的东西呢?”

月晴在旁边帮腔。“拿着吧,大嫂。我们都三块儿一起卖,这就剩两块儿也卖不出去呀,就拿给你们家的两个孩子尝尝吧。”

大嫂其实很想吃这鱼,老早就听说他家鱼做的很好吃,早就想给家里的孩子尝尝了。但他是个会过日子的,到现在还没舍得下手买。

听月晴这么说,不好意思的接过来。“哎呦,这,这还拿了你们的鱼。我也没什么好回的,你看我这菜还剩下不少,就送给你们吧。”

李氏接过。“诶,谢谢大嫂,刚好我们可以拿回去炒个菜,不用买了呢。”

月晴也在旁边道。“谢谢嫂子。”

“哎呦,谢什么?咱们住的近以后呀常走动。我夫家姓何,我姓刘。你们以后可以叫我刘嫂子。你们刚搬来,要是有什么缺的,或是需要帮助的,尽管来找我。”

“行,刘嫂子。那我们就收摊儿了。”

“成,成,你们快回去吧。”

李氏与月晴回到院儿里商量了一下,打算把几个孩子接上来。

主要是李氏想两个孩子,月晴也想把家里那两个小的带过来玩儿。

“李嫂子,其实我看着王三哥一个人在家里也不方便,不如你把他也一起接来。在这小院儿里还能帮你干点儿活儿。”

“这,这方便吗?”

“怎么不方便呀?这房子本来就是分好的。他又不住别人屋,不就住你们家那屋吗?”

“这,这我当然想接上来。就怕他行动不便,会拖累我们。”

“哎呀,你嫂子没什么拖累的,她指不定还能干点儿活嘞。”

“好,谢谢姑娘。”

“那等老三回来,咱们回村儿一趟。明天早上就把他们都接来。”

老三回来的挺晚,他赶了这么多天的马车,赶车的技术倒是越来越好了。

听姐姐说要回村一趟,换了身衣裳便跟着他们一起回村。

阿虎和小芳,月晴让他们回了大院,明天再过来。

阿虎说他想在小院里看着门儿,小芳一个人回了。

三人先回了赵家,李氏接了两个儿子回去。

送走李氏,侯氏拉着两个孩子说叨:“唉,真不该让你们做生意。这一去就是三四天,要不是家里在盖房子,我都想去镇上瞧瞧你们。”

“娘,我们这不是回来了吗?”

“那啥时候再走啊?”

“明天早上走。”

“啥?明天早上就走?不是才刚回来吗?就走啊。”

“哎呀,娘!那想做生意不就得辛苦一些。谁家做生意天天躺在家里的?我们得好好干,我还想多挣点儿嫁妆呢?这才挣了几个钱呀?”

“哎,自从进了城,娘就总担心着你们。你说老二和老三还好,你一个小丫头片子在外面娘也不放心呀。”

“娘,我又不是一个人在城里。那不是还有二哥和三弟吗,再说还有李嫂子呢,家里还请的有帮工。你有啥不放心的呀?

再说了,那你还能跟着我一辈子。那女儿早晚要嫁人的呀。要不等我嫁人的时候你跟着我一起嫁过去?”

“你这死妮子,混说什么话?合着我养你这么大,还得跟着你伺候一辈子。”侯氏骂道。

月晴笑的直颤。

“哎呀,以后伺不伺候再说。娘,我倒觉得这段时间你可以给我们帮帮忙。”

侯氏:“帮啥忙呀?”

“哎呦,要干的事情太多了。我们那边儿又要收拾鱼,收拾完了还得拿出去卖。小院里的物件还没填完,每天还得有人收拾院子,做饭。

二哥在私塾里吃不太惯,还得有人去给他送饭。三弟现在帮着我们,但也不能一直这样下去呀,他是要去镇上读书的,不得到私塾里走动走动,那就算在家重要的也是读书呀。

我们想了,要么再请些帮工,要么就让家里人过去帮忙。李嫂子已经打算让王三哥过去了,我想着咱们家要不娘跟着我们一起去?”

侯氏一听:“哟,这么忙呀。”

“可不是,需要干的活一大堆。还不止这些呢,如今我们在镇上也算有落脚的地方,那小四和方儿是不是可以到镇上见见世面呢?总不能跟着爹娘一直在村里待着吧。”

“唉,说的也是。我们在这村里待了一辈子,那就希望这孩子们都能见点儿世面。”

“嗯,嗯。”

侯氏想了会儿。“可是家里的房子还在盖,也离不了我呀。”

“您跟大嫂说一声呀,如果他知道能让芳儿到镇上见见世面,肯定愿意在家里做饭。”

“愿意是愿意,但是盖房子不就少了一个帮手,地里的活计还得有人去干。”

“哎呀,娘,房子可以慢慢盖呀。”

“你说的什么话?这进度已经很慢了。刚开始的时候有石将军的人帮忙,如今只有我们自己,请的几个工人也比不上那些当兵的干的快。”

月晴笑道。“那能比吗?咱们是庄家人。人家是当兵的,那身手肯定比我们庄稼人利索。那石将军还会飞呢,咱村里人有会的吗?”

“道理我都懂,就是这进度叫人着急。”

“那就算了。还想着娘能到镇上给我们帮帮忙呢。不过我还是想把小四和方儿带到镇上见见世面,今天我们在镇上认识了个嫂子,人家家里也有孩子,跟小四还有方儿他们差不多的年纪。

娘,他家男人可是镇上的捕快呢?而且他家的孩子已经开蒙了。要是小四和芳儿也能跟他一起玩儿,将来好歹也算在镇上有熟识的朋友,要是那孩子开蒙的地方合适,我想着不如让小四和方儿也一起去。”

“他们这么小,读书是不是有点早啊?再说这钱从哪里来?”

“不早了,娘。人家镇上的孩子这么大,都读书呢。等会儿跟爹和大哥商量商量,看他们什么意见。钱的事儿我们不是在挣着吗?”

晚上等大家都忙完下来吃饭的时候,月琴将这事儿说了出来。

赵大勇沉默半晌。“读书是没错,可读书需要钱呀,咱们家已经供了两个人,再加两个孩子就害怕供不起。他们两个那么小,晚点读也没什么。”

大哥在一边儿沉默着,大嫂看着方儿,虽然心里很想叫儿子去读书,但她也知道这个家里没她说话的份儿。

“爹,我和李嫂子不是在挣着钱的吗?我们一天能挣个好几百文呢,时间长了,他们两个读书的钱不就有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