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8章 科举风波(七)(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明末封疆》最新章节。

二人一进门,看到满堂的官兵、面色铁青的考官,尤其是桌上那几份被拆开的试卷,以及沈臣清那双冰冷锐利的眼睛,顿时双腿一软,几乎瘫倒在地,脸上的血色褪得干干净净,只剩下无边的恐惧。

沈臣清走上前,目光如同冰冷的锥子,刺向抖得最厉害的李振业,声音不高,却带着足以压垮人心的力量:

“李振业,陆其贤。”

“试卷上的名字,可是你们?”

“这文章,真是你们自己所作?”

至公堂内,空气仿佛凝结成了冰。

午后阳光在张大强冷硬的甲胄上跳跃,映照出他脸上那种久经沙场之人特有的、对待囚犯般的漠然。

他甚至没有大声呵斥,只是抱着臂,如同打量猎物般围着抖成筛糠的李振业和陆其贤踱步,那沉重的军靴落地声,每一步都像踩在两人的心脏上。

沈臣清站在稍远处,面色沉静,内心却如同沸水。他知道,有些时候,武人的方式远比文人的诘问更有效。

果然,张大强甚至没等到用刑具,只是对旁边一个亲兵使了个眼色。那亲兵猛地抽出半截腰刀,雪亮的寒光在李振业眼前一闪。

“军爷饶命!我说!我什么都说!”

李振业率先崩溃了,涕泪横流地瘫软下去,声音带着哭腔,

“是…是周茂才!张侍郎身边的那个周书吏!是他…是他卖给我的试题!五千两!是五千两银子啊!”

旁边的陆其贤见李振业招了,最后一丝心理防线也彻底瓦解,磕头如捣蒜:

“我也是!也是周茂才!他…他把题目缝在一本书的书脊里给我的…他…他还叮嘱…”

“叮嘱什么?”

沈臣清立刻上前一步,紧盯着追问。

陆其贤吓得一哆嗦,几乎是下意识地复述:

“他…他说…答题的时候…别…别写得太‘完美’…故意…故意留几个无伤大雅的小错…免得…免得引人怀疑…”

原来如此!

沈臣清只觉得一股冰冷的战栗沿着脊椎窜上后脑!

所有疑团在这一刻豁然开朗!那几份试卷中看似“发挥失常”的拙劣开头,那几处生硬突兀的转折,那精心布局的宏论与蹩脚执行间的巨大割裂感……一切都有了答案!

这并非才力不济,而是刻意为之的“藏拙”!是作弊者心虚的狡猾!

然而,李振业接下来的话,却像一枚更响的惊雷,炸得沈臣清几乎站立不稳。

“还有…还有…”

李振业似乎为了减轻罪责,急于表现,又哆哆嗦嗦地补充道,“…一次…我…我和吴三辅、还有…还有洪士钦一起喝酒…我…我喝多了…一时没管住嘴…就…就把题目…给…给说出去了…”

洪士钦?!

这三个字如同烧红的针,狠狠刺入沈臣清的耳中!

洪承畴的次子!那个以低调谦和、学识渊博着称的洪家二公子?!他竟然也牵扯其中?!

沈臣清只觉得头皮一阵发麻。事情的发展,已经远远超出了他最初的预料,卷入的人物一个比一个棘手!

“快!”

他猛地转头,对身后同样震惊的考官厉声道,

“立刻!把洪士钦的朱卷和墨卷都调出来!快!”

试卷很快被找出,铺展在案上。

沈臣清几乎是扑了过去,目光如电,飞速扫视。这一次,有了明确的目标和比对对象,洪士钦试卷中隐藏的痕迹再也无所遁形!

他的字迹确实端庄秀丽,远超李、吴二人,这也是为何第一轮筛查时,因其表面功夫做得极好而被忽略的原因。

然而,细究其文章内核——那核心的论点的提出方式、那特定典故的运用角度、那层层推进的论证结构…与李振业、吴三辅的试卷存在着大量深层次的、绝非偶然的雷同!

简直如同一个师傅教出来的三个徒弟,虽然表面文章做的不同,但骨子里的“招式”一模一样!

甚至,因为他们三人可能有过更直接的交流,其相似度比陆其贤那份还要高!

“果然…果然啊!”

沈臣清的手指死死按在洪士钦的名字上,指尖因用力而发白。

寒意,彻骨的寒意,伴随着一种揭开更大黑幕的悸动,席卷了他。周茂才、李振业、吴三辅、郑世恩、陆其贤…现在,又多了一个洪士钦!

这张利益与舞弊交织的网,比他想像的还要庞大,还要盘根错节!

接下来的进程,快得令人眼花缭乱,却又如同沉重的石碾,无情地碾过所有的遮掩与侥幸。

有了李振业和陆其贤的口供,按图索骥,抓捕一个区区书吏,易如反掌。

周茂才是在自家小妾的暖被窝里被如狼似虎的军士拖出来的,只来得及套上一件单衣,便被扔进了贡院那临时设立的刑讯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