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9章 科举风波(终)(2/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明末封疆》最新章节。
魏渊静静听着,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温热的茶杯壁。待杨寅说完,他沉默了片刻,又问:
“郑芝龙,知道此事吗?”
“回主公,郑芝龙知其子郑世恩志在必得,亦知钱管家与张之敬有所勾连。但所有证据链皆止于钱庸,并未直接指向郑芝龙本人。因此,属下未进行扩展审讯。”
杨寅的回答滴水不漏,既陈述了事实,也明确划定了审讯的界限。
“你做的对。”
魏渊点了点头,语气里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许。有些线,暂时不需要越过。
他放下茶杯,身体微微后靠,目光投向窗外那轮即将沉没的夕阳,沉吟了片刻。书房内安静得能听到烛芯轻微的噼啪声。
然后,他缓缓开口,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足以决定无数人命运的冰冷力量:
“主考官张之敬,徇私舞弊,窃卖国器,罪无可赦。”
“书吏周茂才,贪赃枉法,勾连宫禁,罪大恶极。”
“太监李德忠,窥探禁密,私通外臣,背主忘恩。”
“此三人,罪证确凿,判:斩立决。家产抄没,族人流放三千里,遇赦不赦。”
他的语气平淡,但每一个字都透着森然的寒意。
“涉案学子李振业、陆其贤、郑世恩、吴三辅、洪士钦五人,舞弊窃功,玷污科场,全部革除功名,终身禁考,以儆效尤。”
略作停顿,他的声音里多了一丝更深沉的意味:
“另,以柱国府名义行文,申饬江南总兵郑芝龙、山西总兵吴三桂、内阁大臣洪承畴:治家不严,纵容子侄,干预科场,罚俸一年,官降一级,留任察看。”
最后,他仿佛想起什么,补充道:
“翰林院编修沈臣清,秉公持正,洞悉奸邪,有功于国,擢升两级,授翰林院侍读。”
命令清晰,条理分明,赏罚决断,无一疏漏。
杨寅垂首静立,心中却是不由自主地微微一颤。
纵然是他这等见惯了神木厂阴暗手段的人,也被这轻描淡写间便决定的血腥清洗与雷霆手段所震慑。
三条人命,五个前途尽毁的世家子,三位权势煊赫的重臣受罚,一位清流破格擢升…所有的波澜,似乎都在眼前这位柱国大人几句平静的话语中,被彻底定下。
果然…柱国还是那个柱国。魏屠夫之名,岂是虚至?杨寅心底掠过一丝寒意,随即便是更深的敬畏。他深深躬身:
“谨遵柱国令谕!属下即刻去办!”
魏渊挥了挥手,示意他退下,目光已然重新落回了那份兵部的粮草文书上,仿佛刚才那决定了许多人生死的审判,只是一段微不足道的插曲。
至此,震动朝野的永熙二年春闱舞弊案,便在魏渊这寥寥数语间,一锤定音,彻底了结。
四月初一,晨光熹微。
京师贡院街早已不复月前考生入场时的肃杀,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近乎沸腾的喧嚣与期待。
天色还未大亮,长街两侧已是人山人海,摩肩接踵。
各式各样的轿子、马车将宽阔的街道堵得水泄不通,更多的是徒步而来的学子、书童,以及看热闹的市民商贾。
空气中弥漫着早点摊子的食物香气、汗味,以及一种无形却无比灼热的焦灼感。
十年寒窗,乃至数代人的期望,都将在今日,由那张长长的黄榜决定。
马伯锐站在人群的外围,一身洗得发白的青衫,手心全是冷汗。
他几乎是凭着最后一点盘缠和一路帮工才撑到京师,熬过那九日非人的考试。
此刻,他望着那依旧紧闭的贡院大门,心脏跳得如同要从嗓子眼里蹦出来。
周围嘈杂的议论声、笑闹声仿佛都离他很远,他只能听到自己粗重的呼吸和擂鼓般的心跳。
“来了来了!”
不知是谁高喊了一声,人群如同被投入巨石的湖面,瞬间汹涌起来!
贡院那沉重的朱漆大门在吱呀声中缓缓开启。一队身着鲜明号衣的礼部皂隶手持净鞭,“啪!啪!啪!”三声清脆的鞭响划破空气,试图肃清道路。
人群顿时更加骚动,拼命向前挤去。
紧接着,数名身着绯袍的礼部官员神色肃穆地缓步而出。
为首者手中捧着一个覆盖着明黄色绸缎的木盘,盘中所盛,便是决定数千人命运的皇榜!
所有人的目光都死死盯在那木盘之上。
人群像潮水般跟着官员们的步伐向前涌动,马伯锐也被裹挟其中,身不由己。
他个子不算高,只能踮着脚尖,在无数晃动的头颅间隙中,艰难地追寻着那抹明黄色的轨迹。
官员们来到贡院外墙下早已搭建好的告示牌前,小心翼翼地将那巨大的黄榜展开,由上至下,开始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