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7章 阴影之下(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明末封疆》最新章节。
他看着魏渊,看着那顶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的金冠,心中只有一个声音在疯狂咆哮,如同被困已久、终于出闸的猛虎:
“父亲,您的在天之灵看着吧!您的儿子,巴图,回来了!黄金家族的荣耀,必将用仇敌的鲜血,重新染红!”
魏渊授冕,权柄天授。
最关键的时刻到来。
魏渊身着四爪金龙蟒袍,腰佩天子剑,缓步登上祭坛。
他代表的不再仅仅是他自己,而是整个大明帝国意志的化身。
杨海龙手托金盘,紧随其后,盘中盛放着一顶精心打造的、镶嵌着红宝石和东珠的蒙古金冠,以及一方象征大明册封权威的鎏金印玺。
魏渊目光如电,扫过台下黑压压的人群,最终落在巴图身上。他拿起那顶沉甸甸的金冠,朗声道:
“巴图听封!尔恪守臣节,恭顺有加,抚辑部众,功在边陲。今,奉大明皇帝陛下钦命,赐尔金冠宝印,册封尔为‘顺义王’,统御漠南诸部!望尔谨守誓言,永为大明北疆屏藩!”
声若洪钟,在辽阔的天地间回荡。
话音落下,魏渊亲手将金冠戴于巴图头顶,又将印玺授予他手中。
这一刻,阳光恰好穿透云层,照射在金冠之上,折射出耀眼的光芒,令人不敢直视。
三呼万岁,礼成定鼎。
在司仪官的引导下,无论是蒙古王公还是大明将士,皆面向东南京师的方向,齐齐跪倒,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响彻云霄:
“大明皇帝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巴图汗千岁!”
呼声一浪高过一浪,震得脚下的土地都在微微颤抖。
巴图汗手捧印玺,感受着头顶金冠的重量,激动得身躯微微颤抖。
他面向魏渊,以最庄重的蒙古抚胸礼深深鞠躬,再转向众人,高举手中的印玺。
加冕典礼的庄严肃穆刚刚落下帷幕,草原的热情便如同解冻的江河般奔涌而出。
盛大的那达慕盛会紧接着开始了,辽阔的会场立刻变成了欢腾的海洋。
骏马奔驰,鬃毛如火焰般在秋风中飞扬,蹄声如雷鸣般滚过大地,骑手们的呼啸声直冲云霄。
另一处,赤膊上阵的摔跤手们如同纠缠在一起的巨熊,角力、腾挪,每一次精彩的抱摔都引来周围震天的喝彩。
更远处,箭手们凝神静气,弯弓如满月,离弦之箭带着尖锐的破空声,精准地命中靶心。
欢庆的人群如同潮水般涌动,牧民们的脸上洋溢着喜悦,空气中弥漫着烤全羊的焦香和马奶酒的醇厚。
在新开辟的校场上,欢呼声同样热烈,却并非为了传统的竞技。
大明千户梅征,一位以严苛着称的年轻军官,此刻正被一群刚刚结束操练的蒙古新兵兴高采烈地抛向空中。
这些蒙古青年,是巴图汗麾下精选出来,由梅征负责进行培训的第一批军官苗子。
他们刚刚成功演练了最新的火铳三排击敌阵型,动作虽偶显生涩,却已有模有样。
梅征被抛接时,脸上那难得一见的、略显僵硬的笑容,与蒙古青年们发自内心的崇敬和拥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不远处,一架明军制式的火炮被架起,几名蒙古青年正围着它兴奋地比划,向周围的族人炫耀刚刚学来的操作技巧。
盛会旁临时设立的互市集市,规模远超往年。
汉商的茶叶、布匹、铁器与蒙古牧民的皮货、牛羊、奶酪堆积如山,交易空前火爆。
而在集市入口最显眼的地方,竖立着一杆巨大的“公平秤”,旁边站着一位面容尚带稚气却神情严肃的年轻官员——督查专员杨海龙,今天他肩负着维持市场秩序、仲裁贸易纠纷的重任。
他的身边,还站着一位蒙古长老。两人正共同处理一桩纠纷:一位汉商指控蒙古牧民皮货以次充好,而牧民则抱怨汉商的茶砖分量不足。
杨海龙仔细查验,又征询蒙古长老的意见,最终做出了公正的裁决,双方皆心服口服,抚胸行礼后离去。
人群中,一个身着华贵汉锦袍服,却能用流利蒙古语与各地台吉、牧民畅谈的年轻人格外活跃。
那是魏文正,他并非独自应酬,身边总是跟着几位最重要的蒙古王公,他们共执一碗马奶酒,开怀畅饮。
“台吉放心,”
魏文正拍着一位王公的肩膀,语气亲昵,
“叔父已下令,自下月起,归化城、张家口、大同三地互市常开,绝无闭籴之虑!您部落的羊毛、骏马,有多少,我们收多少!价格,就按我们刚才议定的‘兄弟价’!”此言一出,周围的王公们笑声更畅,看向大明龙旗的眼神,也更多了几分真诚的热切。
魏文正用畅通的商路和“兄弟”般的情谊,将政治上的盟约转化为了切切实实的繁荣共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