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 平凉(1)(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三国,开局被孙尚香逼婚》最新章节。
武都郡的工作开展顺利,自然是得益于张鲁的支持和合作。双方的利益交换达成共识,大家都能得到好处的交易又怎么会被排斥?
至于在武都郡的那些羌氐首领,从本质上来说都是被汉化熏陶的“自己人”。张裕日后还准备推举这些人做所谓的“代表”,毕竟要收服一个族群,可不能只是一味的排斥,而是要让他们有参与感。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句话,会让张裕保持警惕,但是并不会让张裕走向极端,历史上刘备拿下汉中,也借了这些异族首领的助力,是不是也要把先主批判一下?
此次找“自己人”去出面协调,说服汉阳一带的羌人氐人迁移,就是一次尝试。这是张裕给他们的参与感,也是让他们交的投名状。最重要的,这些迁移进来的人都要被他们管理,不过是带句话,这种好事为什么不干?
姜维这几天跟在张裕后面,张裕也不跟他藏着掖着,让他知道了不少事情。现在来看肯定是故意的。姜维心中忐忑,第一怕自己被杀人灭口,第二自己回去也不知道怎么交待。他考虑的事情很多,现在回去了,马遵百分之百会怀疑他,张裕的爱才之心只怕早就传到了凉州。
其实姜维心动了,但老母尚在汉阳,姜维不能冒险。他把脑子里面的杂念甩开,找上张裕开始谈正事。驱逐外族,你倒是动起来,光带我看秀肌肉,你倒是动起来啊。
“伯约认为我会什么都不做吗?”
张裕像是惊讶他才发现一般。“使者早就出发了,兵马也出发了。现在应该已经入了汉阳境内。”
“府君这是何意?”
姜维心中的预感成真,心中都有些焦急起来。
“假途灭虢是不是太过下作?”
“请坐。”
张裕请姜维坐下。
“想要平定汉阳,不过覆手之间。我有必要花费精力吗?凉州纷乱数年,我只是想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府君的夸口大话倒是天下独一份。”
姜维嗤笑,有点不屑,对于这句话充斥着怀疑。
“我确实有些夸口,但是我在做实事。”
张裕也不计较姜维失礼,继续解释。
“凉州祸乱的根源是什么,粗浅的来说无非是教化不到位,对中原没有敬畏。再加上族群的混居,导致矛盾丛生。”
说到这张裕停顿了一下。
“再加上这几十年来,平定凉州无非是以戈止戈,段煨夏侯渊等人杀的人头滚滚,却并没有什么大用。倒是董卓马超之流得了羌氐的人心,这一点总是让我疑惑。”
“董卓马超是什么英明神武的君主吗?他们能比得上尧舜吗?那为什么他们早些年却能整合一团乱麻的凉州。而后来的这些人,这一个个太守,却只能抱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曹家那边没心思打理凉州,那现在这事情就由我孙家来做。若不能平定凉州,关中之地,遥遥无期。”
只有从现实出发,张裕才明白诸葛同志为什么一次又一次的走祁山这条道路。历史不是单机游戏,子午,陈仓不是嘴皮子动一动就能出去。
“府君志向远大,那凉州的军民都只是你的跳板吗?你的谋划,要死伤多少人,你和曹家的战火只会烧在凉州?”
“伯约是不是糊涂了,这是乱世!”
张裕听了姜维的话,哑然失笑,年轻的姜维还是一个理想主义者。
“你不会要和我讲什么圣贤书的大道理吧。我现在解决问题,就是为了减少以后的死伤。我把所有异族聚拢在武都郡,不正是为了凉州的安定。”
“我自认为对你已经很有耐心了。”
张裕手中挥舞着一封信件。“若是愿意助我一臂之力,带着这封信回去,平定汉阳之时避免一些刀兵。若是不愿意,也可以直接交给那个不喜欢你的郡守,看他是不是对你感激涕零,嘉奖有加。”
姜维默然,只是起身,拿走了信件,紧紧的攥在手中,一言不发的离开。
身旁的亲卫凑过来问了张裕一句。
“府君,需要知会一声,派人一路盯着吧。”
“无妨,此事已经不影响大局,一步闲棋而已。孔明好像在侧厅等我?”
“是,似乎是前线战事。”
“战事?”
张裕愣了,他和长安那边互相打着太极,哪来的战事。
带着疑惑,张裕来到了侧厅,诸葛亮和凌统都已经早早等候。
从建邺离开以后,张裕把益州的人事又重新革新了一遍,孙权让他便宜行事。
他也就不客气了,直接把凌统要了过来,要凌统总管军事。
凌统听说张裕的调令,也是果断把手里的防务一交,带着家人和部曲星夜兼程的赶来汉中和张裕汇合。
当然,政治是平衡,孙权这么好说话的原因,也是因为张裕彻底把益州政务放给了名义上来监管他的步骘。
毕竟自己问心无愧,根本就不怕被监察,况且步骘又不是无能的外戚,这层身份好用,自己也乐得把权力交出去。
张裕现在就把控着汉中以及凉州目前控制的郡县,压力小了很多。带着自己这批小班子,处理事务倒也是得心应手。
“哪来的战事,不会哪支部曲出去打了秋风,还要写个战报?”
张裕进门就开口,明确表示疑惑。
“魏军从陈仓出兵,从陈仓道向南到下辨,打了一个措手不及,攻破了我们三个营寨。三个营寨的守将不敌退兵了,损失人马不多,但三个寨子的军械粮草都付之一炬了。”
“那几个寨子最少留有三百人驻扎,却就这么被攻破。看来对方来的人定是有千人之数、”
张裕看着地图寻思了一下,看向场中另外两人。
“子敕,伯慎。你二人迅速统计三个营寨的战损情况,然后发往成都,写清楚原因。让步骘尽快补充。”
秦宓,张温点头,这都是张裕亲自点将要来的人,现在作为两个文秘陪同身边,张裕的文书工作直接甩给这两个人,别提多省事了。
“府君莫急。”
诸葛亮开口。“事情还没汇报完,不要着急下结论。”
“什么意思,打到下辨他还不收手?难不成还想直取汉中?领军之人是谁,这么狂妄?”
“不,他们攻破了下辨的军寨以后就退兵了。只是回去的路上被我军伏击,斩首数百,丢下了不少辎重。”
“我明白了。”
思索了一下,张裕就明白为什么诸葛亮强调这件事,明明是得胜的喜事。
“是谁擅自出兵?”
如此快速的做出应对,必然是“自主”行为,这可不是好事,是战场的不可控因素。
“魏延。”
凌统接过话。“不过我觉得他做的不错,应该不用太严苛吧。”
“那是因为得胜,若是败了呢。此事绝不可助长。”
诸葛亮摇头,不同意凌统的建议。
“魏延只留下了寥寥数人,置手中的防务于不顾,若是有失,他担得起责任?必须严惩,以儆效尤。”
“魏延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