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损有余而补不足(2/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想要断情绝爱,功法偏要双修》最新章节。
不过修为高深的修士,都大致清楚五大仙门未来的继承者是谁。但是,这个拿到金色葫芦叶的后辈修士,却硬是找不出丝毫线索。
以及眼前的姜墨……惊蛰仙宗真会藏啊!
东方翊宸现在应该考虑的是,要不要答应让姜墨进入祖地,就像女儿说的那样,以不痛不痒的代价给潜力后辈卖个人情,是稳赚不亏的。
但是,在场族老们会同意吗?
这是个麻烦事……
自打姜墨把真意领域释放出来后,如今已经过将近一刻钟,在场却没任何人敢于做出头鸟,这让姜墨等得很不耐烦,索性就席地自饮自酌了起来。
三杯下肚,
他忽而想起先前和陆见铭还有约定,便朗声道:“陆师兄,一人独饮岂不无聊?且上台来陪师弟我共饮几杯,也好让我听听师兄的心事啊!”
陆见铭正发愁要不要上去,这会姜墨的呼唤,着实让他喜不自胜。
就见陆见铭提溜着酒瓶,在席间做出倾倒的姿势。
所有人都要以为这酒要倒在地上时,陆见铭身影忽然原地消失。
再次出现时,竟是已经来到了台上姜墨的正对面,他手中倾倒酒杯,也恰好倒在了姜墨的杯中,酒液满溢了出来。
在场筑基修士纷纷感叹真乃神乎其技。
颇有见地的金丹修士却是目瞪口呆,姜墨所释放的真意领域对他们来说,都称得上是不小的阻碍,凭借基本的移形换影,根本不可能毫无影响闯入其中。
陆见铭却轻而易举就做到了。
东方翊宸的眼神再次眯了起来,作为具备施放真意领域的金丹后期修士,他能够敏锐地察觉到,陆见铭举手投足间都充斥着天道真意的气息。
果真是完美结丹……
若是再把先前的柳星原加上,惊蛰仙宗当代就已经出了两位完美结丹。
就凭借这两人,就能护持惊蛰仙宗近四百年的基业,所以到底是谁在传蜀山势微?
姜墨也有些诧异,陆见铭竟然能够丝毫不受山河之真意的影响闯进来?
守护之真意……有点东西啊!
“既然师兄打算与我讲述你下山历练的遭遇,那么何不就从完美结丹说起,恰好最近师弟我也对此事很是好奇啊!”姜墨举杯问道。
陆见铭举杯回敬,“恰有此意!”
眼看这师兄弟二人就要开始自顾自地喝酒吹牛逼,一点都不把他们放在眼里,心中都不禁一阵羞恼,索性一股脑地冲进真意领域之中。
不出意外地,
每个踏足其中的修士,都感觉十万大山压在了肩头之上,试图飞过去的,直接被重力拽了下来,狠狠摔在地上,瞬间口鼻溢血、骨碎筋断。
一时间,哀嚎遍野。
后来者便不敢再轻易踏足其中,却也仍旧不乏冒险者,但多数前赴后继参与其中的,都是受族老所迫的,东方世家的筑基修士。
一流宗门的天骄们,神色暗淡站在距离领域范围边缘,一步之遥的位置。
他们被随行的长辈们拦在了这里,长辈们说,接下来这两位惊蛰仙宗天骄的论谈,于他们而言,兴许大有裨益。
已然深知天高地厚的顾雨凝,她不知何时换上一袭白裙,弹起了琴。
这次弹奏的曲目,是旁人喜闻乐见的柔情曲调。为此竟是引得不少资深拥趸,失声痛哭。此曲弹奏的,亦是他们逝去的青春。
“所谓完美结丹,或是可以称之为另一种意义上的天道筑基。修士道途万千,然最终归宿实则都是通往道之至理,天道筑基为初踏仙途的修士,奠定了一条正确的道路,而完美结丹便是在这条道路上,迈出了一大步。”陆见铭说道。
“天道筑基和完美结丹有关系吗?”
姜墨其实是认可陆见铭这个观点的,毕竟在他自己的身上也发生了类似的事。诸如先前与孟初染所构想的,关于“阴阳之真意的论证”。
“这并非一句有没有关系就可概括的。
“即便未能天道筑基,也同样能够完美结丹,就比如柳星原这家伙就没有天道筑基,但同样完成了完美结丹,而我作为天道筑基,却要比他晚许多才成功。”
“为何如此?”
姜墨心中是有答案的,但是他还是想听听陆见铭的说法。坐而论道,是修士与修士相互印证双方感悟的过程,不存在所谓的孰优孰劣。
“天道筑基相当于被给予了一道命题,规定修士就只能在这个命题的范围内发挥,非天道筑基者在感悟真意方面,便不受束缚。但束缚并非坏事,这能够让我们快速加深对自身道途的感悟,从而使我们走得更加稳妥,走得更加遥远。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想必这就是‘天道筑基者必定元婴’的说法由来。”
姜墨点头赞许:“天道筑基者必定元婴的说法,到底是个伪命题。若想踏足元婴必须要将修为境界提升到金丹巅峰才行,想要尽快达到金丹巅峰,就要保证要完美结丹才行……这一切都并非是定数啊!”
“呵呵,我辈修士本就如此!”陆见铭再次举杯相敬。
“我还颇为好奇师兄是如何悟得这守护之真意,师兄可否方便解惑?”
“无碍。”陆见铭的回答虽是爽快,但神色中却是浮现些许晦暗,“传闻踏足镜中者,所见所闻皆是不同,也就是说每位天道筑基拿到的命题都不尽相同。”
姜墨接话:“但结果是一致的,皆是通往万物轮回。”
“不错。”陆见铭给姜墨添了杯酒,“该怎么通过镜中得到命题,抵达终点,这就是每位天道筑基需要考虑的事情。
“有些人能够很清晰给出论述,有些人却始终答不对题……不幸的是,我便是后者。”
姜墨对这个问题感同身受。
当初在轮回镜中接受试炼时,就拿到“生与死的命题”,显然这就是个非常难以解读的大命题,最后还是通过《灵犀》才算完成了“曲线救国”。
甚至还把感悟天道真意的过程都省了,直接拼凑出了“阴阳两仪”的雏形。
姜墨不清楚这算不算开挂……
“敢问师兄在镜中拿到了何种命题?”姜墨继续问。
陆见铭苦笑着,却也没有隐瞒,“世事变迁。”
“这也算万物轮回?”
“世事变迁是个很宽泛的命题,就凭现在的我,说不清到底算还是不算。但其中涵盖的很多东西,都和轮回沾边。
“往大了说,王朝更迭算不算轮回?往小了说,春忙秋收算不算轮回?”
“的确如此。”姜墨点头沉思了许久,才说道:“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人性虽是贪婪、弱肉强食,富余者仍会向贫贱者巧取豪夺,但天道会尽量使之均衡,就好比缸中之水,总会持平。
“若是将二者相结合,这能否看作是世事轮回呢?”
陆见铭听言,早已是面容呆滞,杯中酒在他的颤抖不断泛起涟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