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钟震宇”震惊全球(2/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我就拍个照,怎么重生了》最新章节。

中唱广州的电话几乎被打爆。

英国 BBC 的记者用磕绊的中文问:“钟先生是师从哪位大师?”

法国《世界报》想知道:“《阿里郎》的融入是偶然还是必然?”

更多媒体执着于同一个问题:“他为什么要蒙面?”

香港《明报》娱乐版将其称为“乐坛最大谜团”,翻遍所有线索:“曾与中唱广州合作的歌手都被排查,却无人能对上号”;美国《滚石》杂志则给出了浪漫的猜测:“这位不愿露脸的天才,或许在用面具守护某种纯粹——让世界先听他的歌,再认识他的人”。

很快,广州成了全球媒体的“猎场”。

路透社的记者蹲守在街头,试图捕捉蒙面歌手的蛛丝马迹;日本 NHK 的摄制组扛着机器守在中唱广州门口;韩国 KBS 的记者带着翻译堵住进出的工作人员;美国 CNN 的镜头对准了程小旗工作室那扇紧闭的窗帘;香港无线的记者甚至混进录音棚附近的茶馆,想从茶客的闲聊里挖点线索。

香港宝丽金的代表住进了白天鹅宾馆,每天雷打不动往李小山办公室打电话,语气恳切:“愿意出高价请钟先生赴港演出。

李小山和程小旗被这些“骚扰”弄得不胜其烦,每每对视,都只能无奈地笑一笑。

更惊人的是钟震宇唱片的热度——预售的《钟震宇歌集》黑胶在欧美唱片店被一抢而空,亚马逊上的预订量三天内突破百万张,连非洲的电台都开始循环播放他的歌。广州的音像店里,贴着“钟震宇作品”标签的磁带成了硬通货,黄牛把价格炒到原价的五倍,仍有人捧着钱在门口排队。

全世界都在等——等开幕式上那支旋律正式响起,更等那个戴面具的神秘歌手,揭开最后的谜底。

而此刻,这位“神秘歌手”正和李小山、程小旗坐在办公室里闲聊。

“恭喜啊志远,你现在响誉全球啦!” 程小旗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

钟志远抬眼,眼底带着温浅的笑意:“你们不也一样?”

程小旗和李小山对视一眼,随即爆发出爽朗的笑。

可不是吗?钟震宇从出道就打上了“中唱广州”的标签。

与此同时,美国洛杉矶的一间工作室里,《手拉手》的原作者正对着一张唱片封面发呆。他面前的桌上摊着半截手稿,笔尖悬在纸上方许久未动。

封面歌名与他的作品一模一样,更让他脊背发凉的是,连乐谱上的休止符,都分毫不差。

“No way! No way!”他失落地喃喃自语。

钟志远告别李小山和程小旗时,日头已升得有些高了。

四月初的广州,木棉花落了一地,砖红色的花瓣铺在路边,像一层温暖的绒毯。

路过报刊亭时,他瞥见《参考消息》的头版标题——转载自《纽约时报》的文章,写着“神秘的钟震宇现象,折射出中国文化自信的觉醒”。

他停下脚步,买了一份,指尖捏着报纸边缘,脸上露出了真切的笑。

1987年的春天,有多少人因为他笔下的旋律,在为一个名字沸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