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看到的越多了解得越多,越感到绝望!(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晚唐:开局一条船》最新章节。
王崇良缓步走到窗边,死死地盯着外面飞速倒退的景象。
他看到,宽阔平坦的水泥马路上,不时有四轮马车驶过;
他看到,远处的田野里,阡陌纵横,规划得整整齐齐,一些他不认识的农具正在地里翻动着泥土;
他看到,一座座拔地而起的村镇,房屋鳞次栉比,炊烟袅袅,充满了勃勃生机。
最让他心神巨震的,是那些在田间、在路边、在村镇里随处可见的百姓。
他们的脸上,没有关内流民的麻木与绝望,没有那种被苛捐杂税压得喘不过气的愁苦。
他们的衣衫虽然朴素,但干净整洁,没有一个衣不蔽体。他们的身形或许不算壮硕,但绝无面黄肌瘦之人。
他们的脸上,洋溢着一种王崇良从未在底层百姓脸上见过的东西——希望!
那是一种对生活充满热情,对未来充满信心的神采!
“民心所向……”
这四个字,再次沉甸甸地压在他的心头,但这一次,他感受到的不再是压力,而是一种深入骨髓的恐惧。
李唐所做的,不仅仅是打造了犀利的武器,建立了强大的军队。他正在从根基上,挖空旧世界的墙角!
世家门阀赖以生存的根基是什么?
是土地,是知识,是血脉!
他们通过垄断土地,让万千百姓沦为依附于他们的佃户,予取予求。
他们通过垄断教育,将知识禁锢在家族内部,让寒门永无出头之日,以此来保证家族世代高贵。
他们通过联姻和谱牒,构建起一张张盘根错节的关系网,将权力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可是在西北,王崇良看到了什么?
他听闻,西北王府正在推行“计口授田”,只要是西北子民,无论胡汉,皆可分到足以养家糊口的土地。
他听闻,西北王府正在大办学堂,从蒙学到大学,所有孩童皆可免费入学,学习一种名为“科学”的全新知识。
至于血脉……当所有百姓都能吃饱穿暖,都能读书识字,都能看到上升的希望时,所谓的“高贵血脉”,还剩下多少分量?
这才是真正的釜底抽薪!
李唐根本不屑于与他们在朝堂上争斗,也不屑于与他们争夺某一城一地的得失。
他要做的,是用一个全新的,生产力更发达,社会更公平,组织度更高的文明,来彻底取代那个腐朽、落后、僵化的旧世界!
当西北的百姓已经开始追求知识、健康和精神富足的时候,关内的百姓还在为了一口饭食而挣扎求生。
当西北的工厂已经能成批量地生产出钢铁、水泥、玻璃这些“神物”的时候,关内的工匠还在依靠着祖辈传下来的手艺,敲敲打打。
当西北的军队已经装备上了可以百步穿杨的火枪,乘坐着日行千里的火车时,大唐的军队,甚至包括他们世家引以为傲的私兵,还在挥舞着刀枪剑戟。
差距!
这便是差距!
是一种令人绝望的,如同天堑鸿沟般的时代差距!
王崇良无力地靠在座椅上,目光呆滞地望着窗外。
他感觉自己不像是在前往一座城市,而是在乘坐着一头时光巨兽,从一个陈旧的时代,冲向一个光怪陆离的未来。
而他,以及他所代表的一切,都将被这滚滚向前的时代车轮,碾得粉碎。
列车飞驰,穿过荒漠,越过戈壁,跨过河流。
沿途,王崇良看到了更多的奇迹。
他看到了高耸入云的巨大风车,在风中缓缓转动,陆远告诉他,那叫“风力发电机”,可以“捕捉”风的力量,将其转化为一种名为“电”的能量,用以照明和驱动机器。
他看到了横跨在宽阔河道上的钢铁大桥,雄伟壮观,结构精巧,足以让任何一位大匠师都为之汗颜。
他还看到了一个个巨大的,如同军营一般的区域,里面竖立着无数高大的烟囱,日夜不停地冒着滚滚浓烟。陆远称之为“工业区”,是生产西北一切所需工业品的心脏。
王崇良已经彻底失去了思考的能力。
他像一个刚刚走出深山的守山人,被眼前这个光怪陆离的世界冲击得头晕目眩,连自己是谁,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都变得模糊起来。
他只知道,自己错了,错得离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