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矛盾的起源(1/1)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我的师座林译》最新章节。

此刻的战局暂告段落,林译终于迎来片刻安宁。辞公却已连发急电,调他速返山城接受嘉奖。

此事关乎全局,必须在Stillwell将军抵达前尘埃落定。一旦事成,这支部队不仅将获正式番号,更可能凭借战功与Stillwell将军的青睐,换装全副美式装备,一跃成为国内最锋利的战刃。

然而此刻林译心中,早已勾勒出另一番图景。即便战事未尽,在他眼中,这已是终章前的余韵。昔日驱除外侮的壮志既酬,他对即将到来的内战毫无兴致,此刻所思所想,皆是如何在这历史转折处,为追随自己的将士、也为家人寻一条明路。

他暗暗立定心意:打好这最后一仗,便接回家眷,安顿好同生共死的袍泽。在内战的烽火燃起之前,他要脱下一身戎装,从容转身。

至此,林译虽名义上还属于“土木系”的大船,航向却已悄然间不同。一个欲借势布局,将利剑紧握手中;一个却愿见好就收,盼在风暴前安然靠岸。

只可惜人心隔皮,此刻的他们,仍不知道对方的打算。纵使同坐一张桌子吃饭聊天,都不是在聊同一件事情。

有意思的是,辞公这番苦心布局,到头来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这让他感到一阵难以言喻的懊恼。

打击接踵而至:先是得知那个急性子的Stillwell将军,竟已抢先一步抵达山城,打乱了他的节奏;更让他措手不及的,是那份终于送达的委任状!白纸黑字,清清楚楚地写着:“由军事委员会铨叙厅授予林译中将军衔!”

“铨叙厅……”他盯着那三个字,心头仿佛被什么东西狠狠硌了一下。Stillwell将军的到来尚可接受,可这承诺好的军衔,为何最终成了这般模样?

久经官场沉浮的他,只片刻迷茫,随即恍然:是了,林译的资历不够!他既非黄埔嫡系,也未曾踏入陆大之门。若让他窜升得太快,姿态太猛,难免会触动太多人敏感的神经。

眼下这个“铨叙军衔”,属于职务军衔,已经肯定了他的指挥权。恐怕已是上面在规则之内,所能给予的最大限度的“网开一面”了。

那一位终究还要维持着表面上的公平与规矩。想到这里,辞公不禁泛起一丝无奈的苦笑。委座亲自定下的“停年”制度言犹在耳:任何军官升迁,必须在现职上待够年限,否则不得晋升。

然而他心底雪亮,这所谓的制度,不过是骗骗外面人的把戏。他的门生宋荫国,不就如同坐了火箭一般光速晋升吗?

那速度快得几乎破了规矩。说到底,这无非是上位者的一种平衡术。用严格的程序约束“外人”,用灵活的破格安抚“自己人”,无非是要把这碗水,在嫡系与非嫡系之间,端出一个表面的平稳。

然而,上述种种,尚非最致命的打击。真正将林译的前路骤然掐紧的,是Stillwell将军本人那强硬而不通融的态度。尽管他在来之前内心已预备好做出让步,告诫自己须以大局为重,竭力隐忍。

但东西方的文化根基本不相同。这边是直来直往、直抒己见的西方思维,那边则是高深莫测、反复推拉的官场“太极”。

几轮拉扯下来,Stillwell的耐心终于消耗殆尽。那天生的急脾气,是刻在骨子里的,无论如何也改不了。他最痛恨的,便是这般虚与委蛇的周旋。

他被彻底逼急了,索性抛开所有顾忌,展现出极其强势的一面。他强烈要求各方无条件配合他的反攻计划:调派孙、廖两位军长及林译的军团,组成三个强大的攻击兵团,置于一个统一的、由他主导的指挥体系之下,同时发起凌厉反击。他要求将所有的联合空军及新编航空大队,尽数归他指挥调度。

此外,他更要求所有沿线的铁路、公路运输线必须优先为其服务,兵员需补充最优秀的,而所有物资,均需经花旗方人员交接清点,并优先保障他的反攻部队。

他甚至早已越过作战厅,独自制定好了详尽的作战计划,其行事之专断,丝毫未将原有的军事指挥体系放在眼里。这套组合拳,无疑将太多实权人物得罪了个干净。

而最核心的症结在于,山城的那位最高领袖,内心深处绝不同意将实质军权如此交托出去。这触及了他最根本的统治逻辑,令他感到强烈的不安。

数十年来,他深谙一个铁律:部队总是围绕着一个“钱”字运转。唯有充足的物资和金钱,才能真正凝聚起战斗力。

民国二十六年抗战初期,那种不计代价、同仇敌忾的氛围终究是特殊的、暂时的。随着时间推移,各方部队终究会回到最现实的问题,纷纷索要军饷。

可如今财政濒临崩溃,维系军队的钱粮多赖外援。若在此刻交出军权,他日想要收回,恐怕难如登天。一旦失去对军队的直接控制,会落得何等下场,他实在太清楚了。

两人的会面不欢而散,Stillwell离开时,两人的脸色都阴沉得能拧出水来。门刚一关上,他便站起身,踱到桌边,快速扫了一眼侍卫官记录的会议要点。

随后,他深吸一口气,仿佛要将胸中的怒气压下,走到电话机前,略微定了定神,才拎起听筒。

“给我接孙军长。”他沉吟片刻,待电话接通时,声音已变得和煦如春风,“扶民啊,最近怎么样?部队休整得如何了?”

听筒那端传来详尽的汇报,但他其实一句也未真正听进去,只是耐着性子等待对方讲完。待那声音一落,他便乐呵呵地接过话头,语气里满是“赞扬”:

“好,好啊!既然部队休整得不错,那便再好不过。扶民啊,方才花旗方面的代表与我深入沟通了一下,他们极力主张要组织一次大规模反攻,并由Stillwell将军统一指挥。他特意点名要你部参加,制定计划时已将你列为绝对主力。怎么样,有没有信心打好这一仗?”

“太好了!卑职就盼着能好好打一仗,早日终结这场战争!小鬼子已是强弩之末,就差这最后一击了。我非常有信心,我部现在有……”

听筒里传来孙军长激动而昂扬的声音,充满了临战前的亢奋。然而,电话的这一头,他脸上的和颜悦色早已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片铁青,握着听筒的手指,也不自觉地收紧了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