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尽在掌中(1/1)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我的师座林译》最新章节。
这实在是一步极为高明的阳谋!面对如此丰厚的装备与编制,又有几个将领能甘愿坐视他人壮大,而令自己在未来的权力格局中沦于下风?
正是由于此次花旗方面援助力度空前,海量的武器装备为他提供了施展谋略的充足筹码。根据整编方案,每个新编师下辖三个步兵团,并配属榴弹炮营、山炮营、工兵营、通信营、辎重营及教导营各一,满编状态下兵力可达一万六千人。
更重要的是那令人眩目的装备清单:二百余辆卡车、同等数量的吉普车、三十四辆“灰狗”装甲车、三十四辆“斯图亚特”轻型坦克、一千五百匹驮马;炮兵火力包括十二门105毫米榴弹炮、二十四门75毫米榴弹炮、两百多门各型迫击炮;单兵火力则配备三十六门37毫米战防炮、四百六十八挺轻重机枪、八十五具火焰喷射器、一百零八具巴祖卡火箭筒,以及近千支冲锋枪与卡宾枪。
这样一支部队,一旦完成装备,其通信能力、机动性与火力强度将发生质的飞跃,官兵体质与作战技能也将全面提升。面对如此诱惑,任何军事集团都难以抗拒!而这,正是他谋划中最精妙的一环。
经过整日激烈争论,各方势力终于达成表面妥协:桂军获得一个完整军的编制,薛岳所部同样取得一个军名额,滇军则联合黔军共分一个军的配额。
与此同时,杨司令的第二十集团军虽名义下辖三个川军军级编制,实际兵力已不足两万。他敏锐抓住这次机会,联合其他小派系争取到又一个军的编制名额。
至此,新编军团的框架初定。表面上各派系皆大欢喜,实则唯有上层的几人心知肚明——他们正一步步踏入那个精心设计的局中。
这些美械装备,你们当真会用吗?不会用也无妨。辞公在云南的军官训练团有大量花旗教官,还有成批经现代化训练的青年军官。他们随时可以“协助”整训。
那些先进通讯器材,你们能够熟练操作吗?不懂也没关系。戴老板的合作社储备了大量电讯人才,很乐意帮助各军建立通讯系统。
更何况,大量的驾驶员、炮兵技术兵种都是在大后方接受训练。将这些经过系统培训的骨干安插进部队,任谁都说不出反对的理由。
纵使你能麾下军长、师长绝对忠诚,那团、营、连级主官呢?更何况,补给命脉始终牢牢掌握在最高统帅部手中。
一旦接受整编,就如同落入蛛网的飞虫——每一个看似善意的帮助,都是缠绕在身上的丝线;每一个必要的支援,都在加深这份依赖。
在这盘大棋中,没有人是真正的赢家,除了那位稳坐中央的布局者!他正微笑着,看着他的将领们为这些带刺的礼物争得头破血流。
随着整编计划的推进,一兵团率先完成架构调整。该兵团以孙立人所部为核心,陆续编入新编第14师、新编第39师、新编第77师、暂八师、青年军第22师及第93师,形成一支规模庞大的作战集群。第二和第三兵团分别由林军长和廖军长两部为主力,依照一兵团编制配置。
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其炮兵力量。下辖第八、第九、第十三个炮兵旅,展现出前所未有的火力配置。
每个炮兵旅编制2343人,配备42门火炮、184辆载货卡车与64辆牵引车,实现全面摩托化机动,其具体编制如下:
第1营设3个6炮连,共装备12门37毫米战防炮;第2营设3个4炮连,共装备12门105毫米榴弹炮;第3营设3个6炮连,共装备18门75毫米美制榴弹炮;第4、第5营为运输与后勤保障单位,负责弹药运输与装备维修。
从编制结构上看,这种炮兵旅实为多功能综合单位,其火炮多从作战部队中抽调集中。表面上是为了提升火力效能,实则暗含精妙的制约逻辑。
通过控制炮兵这一核心战力,既增强了整体攻击力,又使各兵团三支炮兵部队掌握在他的手里。这份看似慷慨的装备分配,背后依然是一场精心设计的权力游戏。
Stillwell将军根本无心介入这些内部纠葛。他的目光始终锁定在作战任务的达成上。当第二、第三兵团尚在紧张筹措之时,他已调遣无需大规模整编的第一兵团开赴赣省前线,进入待命状态。
不久,他迎来了专属于他的空中支援——尽管到来的,尽是些“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型号:由花旗共和航空公司改进自P-35的127架P-43“枪骑兵”战斗机。
P-43性能确实不算出众。该机型原定位为侦察机,试飞后暴露出诸多缺陷,花旗军方并未大规模采购,总产量仅272架。
这批飞机原本计划移交约翰牛,但英方对其性能颇为不屑。恰逢华夏政府提出采购申请,花旗军方遂“慷慨”地将整笔订单转交华夏,仅留少量用作训练。
花旗空军此前已接收少量P-43,并对其评价不俗:1200马力发动机动力充沛,1300公里航程足以应对多数任务,两挺12.7毫米机枪加两挺7.62毫米机枪的火力配置也属合格,最高时速达562公里的表现,在当时条件下已堪称可靠。
有了空中力量支撑,Stillwell将军立即与杜光亭会商,部署空袭行动,目标直指日寇机场与后勤仓库。同时,他命令第一兵团全线压上,正式投入作战。
杜司令迅速请示山城,在得到肯定批复后,即刻下令部队开拔,向指定作战区域全速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