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友情延续(1/1)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重生八零:辣媳逆袭成首富》最新章节。

初冬的傍晚,寒风裹着零星雪花,落在老式回迁房的玻璃窗上,晕开一片片细小的水雾。沈星晚提着个保温食盒站在楼道口,指尖冻得发红,却紧紧攥着食盒提手——食盒里是她亲手做的红烧肉,用的是京郊农场散养的黑猪肉,冰糖炒色后慢炖了两个小时,还特意加了老陈皮去腻,保温层里裹着三层棉布,确保送到时还是热乎的。她穿着件深驼色的长款羽绒服,是用自家研发的防风鹅绒面料制成,领口围着条枣红色的羊绒围巾,围巾边角绣着细小的“暖福”logo,袖口露出的羊毛手套上沾着点雪花,却挡不住心里对聚会的期待。

“星晚!可算把你盼来了!”回迁房的门“吱呀”一声打开,退休女工王姐探出头来,她穿着件枣红色的棉袄,袖口磨出了毛边,却洗得干干净净,头发用一根黑色发簪绾在脑后,眼角的皱纹里满是笑意,“快进来暖和暖和!老姐妹们都到了,就等你呢!”

沈星晚跟着王姐走进屋,客厅里顿时热闹起来。张叔坐在小马扎上,手里拿着个搪瓷缸子,里面泡着热茶,他穿着件洗得发白的中山装,胸前别着枚“红星制衣三十年”的旧徽章,看到沈星晚,立刻站起来:“星晚来了!快坐!我还跟她们说,你肯定会带红烧肉来,当年在粮仓里,你做的红烧肉可是咱们的‘硬菜’!”李婶则在厨房忙碌,她穿着件碎花围裙,手里拿着锅铲,探出头来笑着说:“星晚,你来得正好,火锅马上就好!咱们今天吃鸳鸯锅,照顾着不能吃辣的老陈。”

客厅的小圆桌上,已经摆好了几碟小菜——凉拌海带丝、酱萝卜、油炸花生米,都是当年在粮仓里常吃的家常菜。老陈坐在桌边,他穿着件灰色的薄棉袄,因为早年得了关节炎,双手有些变形,却还是慢慢擦着碗筷:“星晚,你还记得不?1998年那场大雨,咱们的面料仓库漏雨,你带着我们一起搬面料,晚上就在仓库里煮火锅,当时就放了点白菜和豆腐,咱们却吃得比什么都香。”

沈星晚刚要回答,就听见厨房传来“哐当”一声,接着是李婶的抱怨:“王姐!你怎么又把辣椒放多了?跟你说过老陈不能吃辣,你怎么记不住?”王姐立刻从客厅跑过去,声音里带着委屈:“我这不是想着大家爱吃辣嘛!当年在粮仓里,你每次煮火锅都放一大把辣椒,现在怎么还怪起我来了?”两人在厨房吵得热闹,张叔忍不住笑着对沈星晚说:“你看她们俩,都退休这么多年了,还跟当年在工厂里一样,总为这点小事拌嘴。”

沈星晚走进厨房,看到李婶正对着一锅红油叹气,王姐站在旁边,手里还攥着个辣椒罐。她笑着走过去,拿起勺子舀了点清汤倒进红油锅里:“李婶,王姐,别吵了。咱们把这锅分成两半,一半继续当辣锅,一半加清汤当不辣的,这样老陈能吃,大家也能吃辣,多好。”李婶的脸色缓和下来:“还是星晚有办法!刚才是我太急了,王姐你别往心里去。”王姐也笑着说:“没事没事,是我忘了老陈的情况,以后我注意。”

火锅终于端上桌,咕嘟咕嘟冒着热气。沈星晚打开保温食盒,将红烧肉倒进盘子里,浓郁的香味瞬间弥漫开来。老陈夹起一块放进嘴里,眼睛瞬间亮了:“还是当年的味道!星晚,你这手艺一点都没退步!当年我儿子生病,你还特意做了红烧肉给我们送去,我儿子现在还记得呢。”张叔也跟着点头,嘴里塞得满满的:“可不是嘛!当年咱们在工厂里,谁家里有事,你都帮忙,现在想想,那时候虽然苦,却比现在热闹多了。”

大家一边吃火锅,一边聊起当年的往事。王姐说起当年踩缝纫机总断线,沈星晚陪着她练到半夜;李婶想起自己孩子没人带,张叔主动帮忙看孩子;老陈则回忆起自己母亲去世,沈星晚帮他凑了丧葬费——这些细碎的往事,像颗颗珍珠,串起了大家共同的记忆。

“对了,星晚,你还记得这台缝纫机不?”王姐突然站起来,指着阳台角落的一台蝴蝶牌缝纫机,机器表面有些锈迹,却保养得很好,“这是当年工厂改制时,我自己花钱买下来的,现在偶尔还会踩几针,给孙子做件小衣服。每次看到它,就想起在工厂里跟你们一起干活的日子。”

沈星晚走到缝纫机前,指尖轻轻拂过冰冷的机身,突然想起1985年的那个清晨,自己第一次在粮仓里踩缝纫机,王姐站在旁边教她穿线,阳光照在缝纫机上,泛着温暖的光泽。“记得,怎么能不记得?”她的声音有些哽咽,“当年我就是用这样的缝纫机,缝出了第一件棉袄,也是靠着这些缝纫机,咱们的工厂才一点点做起来。”

陆战锋这时也从外面进来,他刚去超市买了些水果,穿着件深灰色的羽绒服,手里提着个塑料袋,里面装着苹果和橙子:“我刚才在楼下就听见你们热闹的声音,是不是又在说当年的事?”他走到沈星晚身边,粗糙的手掌轻轻覆在她的肩上,掌心的温度透过羽绒服传过来,像一股暖流注入她的心底,“别站太久,小心着凉。老陈还等着跟你下棋呢,当年在粮仓里,你们俩总下棋,你还总输给他。”

沈星晚靠在陆战锋怀里,笑着点头:“知道了。咱们今天吃完火锅,就跟老陈下棋,我肯定能赢他。”老陈在旁边笑着说:“你可别吹牛!当年你就赢过我一次,还是我让着你的。今天咱们好好下一局,看看你这么多年有没有进步。”

火锅吃到一半,王姐突然拿出个旧相册,里面全是当年在工厂的照片——有大家一起踩缝纫机的场景,有沈星晚带着大家去参加展会的照片,还有过年时一起包饺子的合影。“你们看这张,”王姐指着一张黑白照片,上面的沈星晚穿着件蓝色的工装,手里拿着件刚缝好的棉袄,笑容里满是青涩,“这是星晚第一次拿到订单时拍的,当时她高兴得哭了,说‘咱们终于能把生意做起来了’。”

沈星晚看着照片,眼泪忍不住掉了下来。她想起那些年的风风雨雨,想起大家一起熬过资金链断裂的难关,想起一起应对恶意收购的压力,想起一起把苏绣带到巴黎时装周的骄傲——这些年,她从一个摆摊卖发夹的姑娘,变成了企业家,可最珍贵的,还是这些一直陪着她的老同事、老姐妹。

陆战锋轻轻递过一张纸巾,手掌温柔地拍着她的背:“都过去了,现在咱们日子好了,能经常聚聚,比什么都好。”张叔也跟着说:“星晚,别难过。咱们现在每个月都能聚一次,轮流在各家吃饭,就像当年在工厂里一样,多好。”

聚会一直持续到晚上九点,大家才依依不舍地告别。王姐把沈星晚送到楼下,手里拿着个布包:“星晚,这里面是我给你做的鞋垫,用的是咱们当年工厂里的棉布,吸汗又舒服。你冬天穿靴子,垫上这个暖和。”沈星晚接过布包,里面的鞋垫针脚细密,还绣着小小的梅花图案,心里满是感动:“王姐,谢谢您!您快回去吧,外面冷。”

陆战锋牵着沈星晚的手往家走,雪花已经停了,月光洒在街道上,将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沈星晚靠在陆战锋怀里,声音里满是满足:“战锋,今天真开心。跟老姐妹们在一起,就像回到了当年在粮仓里的日子,简单又热闹。”陆战锋低头在她额头印下一个轻柔的吻,胡茬轻轻蹭过她的皮肤,带着熟悉的暖意:“我就知道你会开心。以后咱们每个月都来,陪着老姐妹们,也让你多回忆回忆当年的日子。”

沈星晚点点头,心里满是踏实的幸福。她知道,这场定期的老同事聚会,不仅是友情的延续,更是对当年奋斗岁月的怀念。那些一起熬过苦日子的情谊,比任何财富都珍贵,比任何荣誉都让人安心。而身边的陆战锋,会永远陪着她,一起参加每一次聚会,一起守护这份来之不易的友情,让这份温暖,一直延续下去。

后来,每个月15号的“老战友聚会”成了固定节目,大家轮流在各家举办,有时候吃火锅,有时候包饺子,有时候只是简单地喝喝茶、聊聊天。沈星晚总会带着当年的家常菜,老姐妹们也会拿出自己的手艺,大家一起回忆往事,分享现在的生活,日子过得简单而充实。这份跨越几十年的友情,像一壶陈年的老酒,越品越香,也成了沈星晚退休生活里最温暖的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