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银锭落炕·日子起新烟(2/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镜头里的单身舞步》最新章节。

杨永革想了想:“叫‘豆香居’咋样?又有豆子,又有香味。”

“好!”傻妞拍手,“就叫豆香居!我这就去让赵村长给写个幌子!”

赵老实写得一手好字,听了乐呵呵地答应,找了块粗布,用墨笔写了“豆香居”三个大字,晾干了就挂在院门口,红绸子系着,风一吹飘飘荡荡的,老远就能看见。

村里人路过都来瞅,张婆婆拄着拐杖站在门口笑:“傻妞家出息了,都有字号了。”

日子像石磨里的浆水,慢慢淌着,不知不觉就过了半个月。酱豆腐腌好了,揭开缸盖,酱香混着豆香往出冒,傻妞捏了块尝,咸中带香,比鲜豆腐更有嚼头。王掌柜来拉豆腐时见了,眼睛直发亮,当场就订了二十斤,说要给城里的客人送过去。

这天傍晚,杨永革算完账,往炕上一坐,傻妞正把新赚的银子往炕席底下塞,塞完了数了数,突然“呀”地喊了一声。

“咋了?”杨永革吓了一跳。

“够一百五十两了!”傻妞指着银锭子笑,“咱能盖房了吧?”

杨永革也愣了——这阵子忙着添活计,竟没留意银子攒了这么多。“够了,”他点头,“明天就去找赵村长,让他帮忙看看地基。”

第二天一早,赵老实就带着村里的瓦匠来了,围着傻妞家的院子转了转,又往村东头的空地指:“那儿好!离河边近,取水方便,也离你家老院近,照应着也方便。”

傻妞爹蹲在空地上扒拉了把土:“这地肥,以前种过麦子,打地基结实。”

说干就干,瓦匠们开始挖地基,伙计们也来帮忙,狗剩力气大,抱着石头往地基里填,二柱则赶着牛车去镇上拉砖瓦。傻妞站在旁边指挥,头上系着红绸帕子,一会儿喊“石头摆齐点”,一会儿喊“土填实点”,比谁都上心。

杨永革则去镇上买木料,路过布庄时,给傻妞扯了块红绸布:“盖房时挂在梁上,吉利。”

傻妞接过来,往身上比了比:“等房盖好了,我就用这布做件新衣裳。”

盖房的日子热闹得很,村里人都来帮忙,男人们搬砖垒墙,女人们则在傻妞家的老院做饭,蒸馒头、炖豆腐,香得半条村都能闻见。春桃抱着张婆婆的小孙子来送饭,小家伙瞅着新房的架子,“咿咿呀呀”地伸手,傻妞捏了块软豆腐递过去,小家伙含着笑,口水顺着嘴角往下淌。

过了半个月,新房总算盖起来了——五间正房,两间厢房,正房宽敞,能住人,厢房一间当工房,一间当仓库,院里还搭了个大棚子,能放石磨和蒸笼,比老院亮堂多了。

上梁那天,赵老实拿着红绸布往梁上系,傻妞站在底下瞅,眼睛亮得像落了星子。杨永革往灶房里瞅,新盘的灶台比老院的大两圈,能同时煮两锅浆,蒸笼也摆得整整齐齐,心里暖烘烘的。

“搬进去住喽!”傻妞拽着杨永革往新房跑,屋里的炕铺着新褥子,桌上摆着新做的木匣子——是用来装银子的,比以前的布包结实多了。

傻妞把银子倒在新桌上,摆成一小堆,又把杨永革给她买的花钗插在头上,在屋里转了个圈:“咱有家了。”

“是呢,”杨永革从身后抱住她,“有家了。”

窗外的伙计们正往新房的院里搬石磨,“咯吱咯吱”的磨声混着笑声飘进来,傻妞娘在灶房里喊“吃饭了”,声音暖融融的。傻妞靠在杨永革怀里,听着院里的动静,突然笑了:“以前我爹总说我傻,没人要,现在我有你,有新房,有银子,比谁都强。”

杨永革低头吻了吻她的发顶,鼻尖蹭着她发间的桂花香气——那是上次做米粉时沾的,洗了好几遍都没洗掉。“以后会更好,”他说,“等秋天收了黄豆,咱再添两台石磨,雇更多的人,让‘豆香居’的豆腐和米粉,卖到县里去,卖到城里去。”

傻妞点点头,往他怀里钻了钻:“都听你的。”

日头慢慢沉下去,把新房的影子拉得老长,院里的伙计们还在忙,石磨转起来了,米粉的香味飘出来了,混着傍晚的风,漫过新盖的房顶,漫过老槐树,漫过每个人的心里。

傻妞突然想起啥,拽着杨永革往院里跑:“咱去看看驴棚!豆宝是不是还在老院?”

豆宝正被伙计牵往新房的驴棚,见傻妞来了,“咴咴”叫了两声,甩着尾巴蹭她的手。傻妞摸了摸它的头,又往它槽里添了把豆饼:“以后这儿就是你的新家了,好好拉磨,给你吃最好的豆饼。”

豆宝嚼着豆饼,尾巴甩得更欢了。

杨永革靠在新房的门框上,看着傻妞逗豆宝,看着伙计们往仓库里搬黄豆,看着夕阳把新房的墙染成金红色,突然觉得,这日子就像刚出锅的米粉,暖乎乎的,筋道,往后的路还长,慢慢走,准能走得更亮堂。

傻妞跑过来,拽着他的手往屋里走:“吃饭了!我娘炖了豆腐丸子!”

屋里的灯亮了,暖黄的光透过窗棂照出来,映着梁上的红绸布,晃得人心里也暖。杨永革跟着傻妞往里走,脚步踩在新铺的青砖上,踏实得很——他知道,从今天起,这儿就是他的家了,有傻妞,有豆腐香,有过不完的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