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夜巡(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重生八零:我靠预知发家了》最新章节。
红星小学,张建国正带着工友做最后清理,扫帚划过水泥地发出沙沙声响。
“秀兰姐,电视台的人说九点到。”王春梅小跑过来,手里拿着两朵红绸花,“校长让把这个挂围墙入口。”
孩子们扒着教室窗户张望,有个扎羊角辫的小姑娘突然喊:“沈阿姨今天真好看!”
沈秀兰低头整理藏蓝工装的衣领,别好那枚兴兰建设的铜色徽章。
电视台的白色采访车驶来时,整个操场都安静了。
穿米色风衣的女记者先下车,镜头对准围墙上的彩绘图案。
张建国紧张地搓搓手,沈秀兰轻轻碰他胳膊:“照常干活就行。”
“没想到真能赶上工期。”王校长对着话筒声音发颤,“原来这儿是破砖墙,孩子老刮伤衣服,现在多好,墙垛子都磨成圆角了。”
女记者转身时,沈秀兰正在给工人发手套。镜头追过来,她顺手将落在墙角的碎砖块捡进簸箕。
“沈经理,听说您亲自参与设计?”
沈秀兰指指墙根的排水孔:“雨季容易积水,我们特意加高了地基。”
她蹲下身演示,“这些镂空花砖既透风,又能让小孩看见外面等家长。”
围观家长里响起掌声。穿灯芯绒外套的老人拉住记者:“我孙女说新墙像城堡,非要第一个到学校。”
采访移到刚竣工的体育馆时,沈秀兰悄悄退到后勤处。
她取出备好的红糖糍粑,给工人挨个倒热茶。
炊事员大娘掀开铁桶:“熬了绿豆汤,管够!”
电视台镜头突然转过来时,沈秀兰正蹲着给个小工补刮破的袖口。
针线在她指间灵活穿梭,藏蓝丝线很快缝好裂口。
“咱们兴兰的工服都是秀兰自己设计的。”张建国对着话筒声音响亮,“口袋特意加深,工具不会掉出来。”
午休时采访继续。女记者发现休息室墙上的工程进度表,彩色图钉标记着每个节点。
沈秀兰抽出口袋里的笔记本,密密麻麻记着材料采购时间。
“为什么选择建筑这行?”
沈秀兰擦掉笔记本封面的水泥粉:“当初就想给女儿学校修条好路。”
她望向操场追逐皮球的孩子,“现在觉得,盖房子和做饭一样,都得真材实料火候足。”
放学铃响时,采访车正要离开。忽然有个男孩跑过来,把纸折的起重机模型塞进沈秀兰手里:“我爸爸说您是他见过最厉害的包工头!”
夕阳西下,工人们收拾工具准备收工。沈秀兰独自走过百米围墙,在东南角蹲下时,她发现砖面上刻着小小的心形图案。
张建国匆匆跑来:“秀兰,电视台说今晚新闻会播!”
晚间新闻开头曲从邻里窗口飘出时,沈秀兰正在厨房炒腊肉。
王春梅敲着玻璃窗喊:“播了播了!”电视屏幕上闪过新围墙的全景,接着是沈秀兰演示排水孔的镜头。
“...本次红星小学围墙改造项目,由新兴民营企业兴兰公司承建。”
主播声音伴着孩子们嬉戏的画面,“负责人沈秀兰女士表示,安全细节比美观更重要...”
镜头突然切到采访片段。沈秀兰捋了下碎发:“女同志干这行是少,但砌墙时砖头可不认男女,只要肯下力气,锤子钉子都听使唤。”
电视里出现工休场景:沈秀兰给老工匠递茶,对方咧嘴笑出缺牙:“小沈心细,连我们腰疼贴啥膏药都晓得!”
新闻播完时,电话铃响个不停。第一个是纺织厂工会打来,询问能否给职工宿舍做防水。
第二个来电沉默片刻,传来前夫李文博阴沉的声音:“你倒是会出风头。”
沈秀兰直接挂断,拔了电话线。她打开收音机,调到孩子们爱听的少儿频道,继续削手里的土豆。
临睡前她检查院门,发现门缝塞着报纸剪页。
展开是电视台采访的版面,她的侧脸照片旁写着:“从火锅店到建筑队,女老板的双重创业”。
边缘有铅笔写的细小字迹:“知道你厉害,等着瞧”。
沈秀兰把剪报折好收进铁盒,添了把新锁。
铜铃在夜风中轻响,沈秀兰将最后一把新锁扣在院门上。
铁锁咔嗒一声合拢,金属表面映出她平静的眉眼。
转身时,叶昭正从屋里出来,臂弯里搭着两条厚毛毯。
“周大哥说今晚降温。”他将一条毯子披在她肩上,“巡逻队排到后半夜,你先歇着。”
沈秀兰摇头,系紧毯子结扣:“我和春梅姐值头班,小凯呢?”
话音未落,东厢房帘子掀开个小缝。小凯裹着过大的棉袄钻出来,手里紧攥着叶昭给他削的木棍警棍:“爸,我跟你查岗。”
叶昭眉头微蹙,孩子立刻挺直脊背:“我十岁了!能记路能打手电,还能学认脚印!”
沈秀兰望向叶昭。月光下丈夫的侧脸线条柔和下来,他弯腰调整孩子棉袄领口:“遇事要跑,要喊人,能做到吗?”
小凯用力点头,木棍攥得指节发白。叶昭从兜里掏出枚铜哨挂在他脖子上:“吹哨比抡棍子管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家属院西头空场已聚了七八人。王春梅正分发手电筒,见着小凯就笑:“咱们巡逻队添了小兵哥!”
她特意找出个最小号的红袖章,匆匆缝了个小口袋,塞进两块水果糖。
叶昭展开手绘的巡逻路线图,电筒光扫过墨线标注的巷道:“两人一组,每小时绕全院一圈,重点查后墙煤堆和东边树林子。”他演示如何用树枝拨开草丛查痕迹,小凯学着他的样子蹲下,眼睛亮晶晶的。
第一班巡逻辑从西往东,沈秀兰和王春梅并排走着,电筒光划过各家院门。
多数窗户已暗,唯有一户还亮着灯,窗帘上透出缝纫机的剪影。
“老陈家闺女赶嫁妆呢。”王春梅低声说,“听说你们接文化宫项目黄了?”
沈秀兰电筒光扫过墙根水洼:“李文博抢就抢吧,校园工程更踏实。”
“可不是!”王春梅踢开挡路的碎砖,“咱院墙都让你修出花来了,电视台都夸!”
巡逻至东树林时,小凯突然吹响哨子。叶昭立即赶去,电筒照见孩子指着地上:“爸!脚印!”
泥地里确有一串杂乱鞋印,延伸向树林深处。
叶昭蹲身细看,手指丈量尺寸:“解放鞋,41码左右,至少三人。”
他拨开枯枝,露出半截烟头,“守了有些时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