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紧急演出(2/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风舞南诏》最新章节。
值班的医生听说孙哲是明星,三个人又在病房外说话,小声提醒:“你们声音小点,病人需要静养。
我看了他的脑电波活动,现在应该有意识,别那么悲观。他这样的情况我见多了,也有完全康复的。耐心点,这才刚手术完,你们这样担心也没用。
我们医院每年收治坠马的病人多了去,他这情况还不算最坏。”
孙哲妈妈终于深吸几口气,擦干眼泪,坐在椅子上拉着苏郁繁仔细打量。
“让你这么晚赶过来实在抱歉,主要是小哲心思重,从来没让你知道,他喜欢你这件事。我怕他有个万一,想要见你,我一时着急就联系你过来。
小苏啊,天亮你就赶回去。不能耽误演出,这几年我看着你从默默无闻到人尽皆知,有那么多喜爱你的观众,你不能让他们失望。”
苏郁繁反而不急了,作为好友,这时候没什么比孙哲的生命更重要。
“阿姨,我已经妥当安排好主演了,我等孙哲醒来再走。他也是对我很重要的人,我陪您看着他。”
王福贵给他们倒了热水,近一点时,经纪公司请来的脑科专家来了,跟医生了解孙哲的手术情况,以及目前的状态,他松了一口气。
孙哲醒来是第二天的下午,也不算醒,他有了意识,眼睛还是闭着睁不开,跟他说话他能转动眼皮子回应,医生说情况很好,过两天能做出回应就能恢复。
苏郁繁陪他说了一会话,再次安慰孙哲妈妈几句,毅然决定赶回国家大剧院。
孙哲妈妈见儿子有了意识,欣然同意,嘱咐苏郁繁演出结束请她再过来一趟。
答应下来后,苏郁繁赶回去,在最后一刻穿上被改大的演出服上台,深呼吸三口气调整状态。
面对三千人的剧场,苏郁繁稳住心绪,大家各归各位,等待乐舞的第一声乐调奏响。
早在秦汉时期,大理的音乐文化就十分发达。到了唐代“南诏国”时期,南诏王室始终以中原唐王朝为榜样,积极向唐王朝学习统治经验及文学艺术,故有“人知礼乐,本唐风化”的记载。
在音乐方面,以西南少数民族音乐为主体,吸收了中原内地、西北地区及东南亚国家的音乐成分,构成了南诏独特的音乐舞蹈。
唐贞元年间,南诏国国王异牟寻派遣使者到成都向时任剑南西川节度使的韦皋表示要向唐王朝进献“夷中歌曲”。
韦皋在南诏所进献的“夷中歌曲”的基础上进行了加工,并将这出歌舞命名为《南诏奉圣乐》。
贞元十六年(800年)正月《南诏奉圣乐》韦皋带舞团到达长安进行表演,“德宗阅于麟德殿”。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南诏奉圣乐》。
宫廷演出结束后,《南诏奉圣乐》的曲目被留在宫中,唐德宗让宫里的“太常工人”传习演奏,并经常在宫廷内进行表演,“殿庭宴则立奏,宫中则坐奏”。
从此,《南诏奉圣乐》成为唐朝的14部国乐之一。
后来唐朝覆灭,这部国乐曲目散落和失踪,今天在苏郁繁和西里的还原下,人们得以看到《南诏奉圣乐》再次上演,完成跨时空的文化传承。
舞乐的音乐、歌舞编排布局完全沿袭韦皋使用燕乐常用的方式和技法精心安排的。
不同的是音乐素材大量使用南诏国各民族彝、白、傣等的民歌、宫庭音乐及经骠国传来的佛教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