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章 淮海战役纪念馆(2/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我和女书记醉酒后,从此平步青云》最新章节。

这一路上,彭城市的街道被打扫得一尘不染,显然何靖国为了这次行程,提前做足了功课,方方面面都考虑得十分周到。

——

下午两点整,车队准时抵达淮海战役纪念馆。

陈飞宇和苏岚一左一右扶着陈安国从车上走下来。

梁沁则推着坐在轮椅上的梁海言,慢慢跟在后面。

相比于梁海言,陈安国的身体要硬朗得多,出发前工作人员本想也给陈安国准备一辆推车,却被老人家摆手拒绝了:“我自己能走,当年在战场上跑几十里地都不费劲,这点路算什么。”

“安国,你看这纪念馆,我记得当初这里全是战壕啊,一眼望过去,全是密密麻麻的土坑和掩体。”梁海言坐在轮椅上,望着眼前庄严肃穆的纪念馆,浑浊的眼睛里泛起光亮,语气里满是追忆。

“是啊,”陈安国站在他身边,目光也投向远方,仿佛穿越了时空,看到了当年的场景。

“老连长,我记得当年咱们就在这片地方和国军拼刺刀,打得那叫一个惨烈。

老百姓们更是没得说,在后方推着独轮车,冒着枪林弹雨给咱们送粮食、送子弹,有的人甚至推着车直接冲到了前线,牺牲在半路上都毫无怨言!

这么多年过去了,这里的变化真是太大了,高楼拔地而起,哪还有半点当年战场的样子。”陈安国的声音里充满了无尽的感慨。

梁海言笑了笑,转头看向陈安国,说道:“我还记得当初激战间隙,你坐在战壕里问我,咱们都是华夏子孙,流着一样的血,为什么非要拼个你死我活呢?”

“是啊,”陈安国摇了摇头,眼神里带着几分复杂,“你当时告诉我,是因为信仰不同,为了心中的理想,只能一往无前。”

哪怕到了现在,陈安国依然觉得,同为华夏子孙,内战自相残杀是件无比痛心的事,但当时的局势摆在那里,身不由己,除了拿起武器战斗,别无选择。

看着两位老人你一言我一语地回忆着往昔,身后的众人都静静地听着,眼神里充满了崇敬与感慨。

他们生活在如今这个繁华安稳的盛世,从未经历过当年的战火纷飞与艰难困苦,只能从老人口中零碎的描述里,勉强拼凑出那个年代的轮廓。

随后,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两位老人缓缓走进了纪念馆内。

纪念馆里,通过逼真的场景复原,再现了当年淮海战役的激烈战场。

泥泞的战壕里,雕塑而成的战士们手持步枪,眼神坚毅地瞄准前方。

被炸断的树木横七竖八地倒在地上,弹壳散落得到处都是,空气中仿佛还弥漫着硝烟的味道。

展柜里陈列着各种当年遗留下来的武器:锈迹斑斑的步枪、缺了口的刺刀、布满弹孔的衣服。

展厅的另一部分,展现的是大后方人民支援前线的场景。

成千上万的老百姓推着独轮车,肩扛着物资,在崎岖的路上艰难前行。

淮海战役之所以能取得胜利,离不开人民群众的鼎力支持,所以也被后人称为“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胜利”。

两位老人一边走,一边看着这些场景,时不时停下脚步,指着某件展品,回忆起当年的战友和发生的故事。

看到那些支援前线的画面时,梁海言的眼眶微微泛红:“当年要是没有这些老百姓,咱们哪能撑到最后啊。”

陈安国也点了点头,声音有些哽咽:“是啊,他们才是最伟大的人。”

再看如今这盛世,高楼林立,国泰民安,百姓们过着安居乐业的生活,两位老人心中都涌起一股暖流,觉得当年所有的牺牲与付出,都是值得的。

只是一想到那些在战场上牺牲的同志们,他们再也无法看到如今这繁华的景象,再也不能和家人共享这太平盛世,两位老人的脸上又露出了深深的惋惜。

直到下午五点钟,夕阳的余晖透过纪念馆的窗户洒进来,在地面上投下长长的光影,两位老人脸上都露出了倦意,脚步也变得迟缓起来,这次纪念馆之行才缓缓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