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不惑(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修行在超凡复苏的现代社会》最新章节。

释教在完成了本土化后,分流出的八宗,横跨心体气神四大道途,其他旁门道途更是繁多,从某种层面上讲,其全面程度还要胜过儒道两家。

但正如道门所求者,于术中得一法,于法中得一道,万古以来,每个超凡复苏的时代都有超脱登仙者。

反观释教,除了祖师释迦证就【佛陀】超脱而去,历代以降,八宗传人至多只修持到【大菩萨】位,再没能出现超脱者。

至于其所谓的【三劫三千佛】所指的过去庄严劫、现在贤劫、未来星宿劫各有一千佛出世。

这三千佛本质上都是释迦佛祖,一化三千,显圣传道。

Emm……佛祖很忙。

禅宗,即为释教八宗中专修【心关】的道脉。

心关一道,道门的修行法叫【坐忘】,禅宗的则名【坐禅】。

禅门经云:求佛圣智,要即禅定;若无禅定,念想喧动,坏其善根。

问:云何为禅?云何为定?

答:妄念不生为禅,坐见本性为定。本性者,是汝无生心;定者,对境无心,八风不能动。

释教所谓的“八风”,是指利,衰,毁,誉,称,讥,苦,乐,四顺四逆共八件事,若得入世定者,虽是凡夫,即入佛位。

八风,修的是“不动心”。

近古赵宋王朝时期,证得心关【天理】之境的苏子早年对此便有所批语:“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

……

不得不承认,禅宗虽然神神叨叨的,但其理念对于心关修行,确实很有一套。

全真修行,需圆融三教,通过与慧海禅师的深入论道,温言只觉自己的道行又有了极大的增长。

在太阴之背的修行,孤独清冷,但却不寂寞。

孤独是一种状态,寂寞是一种心态,温言心中自有大道为伴,所以不觉寂寞。

更兼有【虚灵洞天】的存在,两倍速的【真实光阴】让她得以加速兑现太阴会盟所积攒下的底蕴。

只是,冥冥中她有一种预感,不能太过依仗【虚灵洞天】来悟道,每一份命运的馈赠,在背后都已标注好了价格。

面对这个道门诸真联手推动的大计,她心中还是放不下提防,她可还记得,若非机缘巧合下,突破了关于【虚灵子】的一重【所知障】,自己现在还被蒙在鼓里呢。

焉知,自己身上没有更多的【所知障】,所以,这【虚灵洞天】,还是不可太过沉溺。

但是,快了。

早就孕育中的心剑第三式,经过这段时日的沉淀,特别是释教法理的融入,已是呼之欲出。

只是,这呼之欲出的一步,若是寻常根器之人,也足够其困顿数十年。

这是一条从未有人走过的路,温言作为辟道者,所需要付出的自然比因循守旧的修习前人之法要多得多。

她并不着急,就这样任由时光在自己身上流淌,一月,两月,一年,两年……

恍惚之间,温言豁然惊觉,自己竟然已经来到了人生的第四十个年头。

上古孔圣曾这般论述自己的生平: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那么,自己是否做到不惑了呢?

想来,还没有吧……

她在天人遗迹之旁自己营造了一处洞府,很简单,仅做遮身之用。

毕竟,若是露宿野眠,难免触犯日月,除了修行所需要,长时间暴露于日月之下,只会扰乱修士自身的灵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