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看地(2/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锦色映山河》最新章节。

谢云昭微微一笑:“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虽然是小事,但你愿意伸出手,对于姨母来说,便是大善,理应相谢。”

孙秋娘心绪难宁,怔愣半晌才掀帘离开。

王大郎沉默地跟在她身后,没再抬起头来。

两人回了家,刚进门就见老王头从屋里出来,看到他们皱眉斥道:“跑哪儿去了?饭都不做了?一家子饿着肚子等你们!”

孙秋娘没有像往日那般唯唯诺诺说什么“这就去做饭”的话,而是喊了一声“爹”,说道:“我和大郎有事和您商量。”

老王头惊讶于曾经柔顺的儿媳妇如今也敢直起腰来和他说话了,他看看孙秋娘又看看王大郎,半晌,才开口:“进屋说。”

两人跟着他进屋,屋里生着火盆,一家子围在火盆边上烤火,火盆里烤着芋头,散发出微微的焦香,众人看到孙秋娘进来忍不住开口抱怨:“大嫂,今日不是你做饭吗?”

“我都快饿死了。”

“大人不吃孩子也得吃啊。”

孙秋娘没理他们,她看向自家二女儿:“二丫,你带着弟弟妹妹到厨房去,厨房里有我做好的饼,你放锅里烙一下,烙熟了给弟弟妹妹们垫垫肚子。”

二丫听话地起身,拉着弟弟妹妹们往厨房去了。

气氛有些奇怪,像是有什么大事要发生一样,看着肃着脸的孙秋娘和沉默的王大郎,众人一时竟心下惴惴,看向坐在上头的老王头:“爹?”

老王头看向王大郎:“大郎,你们要说什么就说吧。”

孙秋娘原本是想单独和老王头商量的,但见其他三房都在,便换了想法,她知道不仅仅他们,其他三房其实也都眼馋秦小娘子的活儿,只是碍于爹的威严,不敢开口。

这个时候,只要她开了口,不愁他们不帮腔。

“爹,我和大郎方才去顾家了。”孙秋娘道。

老王头正从火盆里扒出一个芋头,刚拿起来,闻言一顿,灼烫的触感瞬间撩上指尖,他手一松,芋头掉进灰里,溅起一片烟尘。

“你说什么?”他抬起头,紧紧盯着孙秋娘,神情带着隐怒。

孙秋娘眼神下意识闪躲,想到谢云昭给她的期限,又重新和老王头对上,重复道:“我和大郎方才去顾家了,去找秦小娘子。”

老王头手放到膝盖上,黑色的棉裤上留下一道灰色的脏污。

“怎么?你们是想分家单过了?”他面无表情道。

父母在,分家而居,是为不孝。

被自己的父母指责不孝,传出去他们脊梁骨都要被戳烂。

王大郎忙站起来:“爹,不是的,是……我们是去看顾三媳妇的,您也知道秋娘跟顾三媳妇处得好。”

老王头看着他不语。

屋内众人神色各异,王三媳妇和王四郎目光灼灼地看着孙秋娘。

孙秋娘深吸了口气,看着老王头:“爹,之前的事本来就是我们不对,秦小娘子什么都没做,被人议论又不是她的错,我们向她赔罪不是应该吗?”

老王头直直看着她:“赔罪?你们跟她赔罪?我王家的脸面被你们送上门让人家打?”

“在爹眼里,您孙子的命是不是还不如王家的脸面重要?”

“这跟我孙子的命有什么关系?”

“小宝生病,爹您可曾拿出一个铜板来?”

老王头被噎住,沉默下来。

孙秋娘继续道:“我们大人就不用说了,几个孩子身上还穿着前年的衣服,二丫脚都冻了好几个冻疮,我过年回娘家,连件像样的礼都拿不出来,空着手回去的,还问我哥嫂借了钱给小宝看病。”

“爹,别的咱就不说了,总得为孩子想想吧。”

孙秋娘说完踢了王大郎一脚。

王大郎觑着老王头的脸色,见他神情似有松动,忙趁热打铁:“是啊爹,我们不动别的地,就南边我开出来的那块荒地,反正种粮食也不长,还浪费种子,倒不如种那个什么红花蓝草的,听说那东西跟野草差不多,比粮食好出,种出来还能卖钱,岂不划算?就当给小宝他们种个药钱行不行?”

他说完,几个兄弟见事情有转机,也急忙帮腔:“爹,村里好多人家都盯着呢,咱们不抢,就被别人抢了。”

“对啊,爹,您不喜欢秦小娘子,咱们就好好种,多挣她的钱,用她的钱来养咱们家,岂不是快事?”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老王头总算松了口,一甩袖子:“你们自己做主。”

说完便进了屋。

孙秋娘松了口气,忙往外走:“我去跟秦小娘子说。”

“诶,大嫂,等等我。”

“我也去,我也去。”

一屋子的人也顾不得饿了,急忙往顾家跑。

谢云昭在孙秋娘两人走后吃过饭便跟着宋兰去看顾家的地。

顾家的地分散在四处,东西南北,坡地平地,河边山上,各处都有。

谢云昭一边看,一边查看地形以及土壤情况。

顾家的地都是祖上传下来的,种了许多年,都是肥地,这些年租出去,种出来的粮食收获也很不错。

跑了足足两天,才将散落各处的地看完。

然而也没有歇息的时候,自家的地看完了,便不断有村里的人找上门来,谢云昭又跟着去看这些村人的地。

其中便有王家的。

又跑了四天,终于将所有的地都看完。

当晚谢云昭就将看过的地的基本情况整理了出来。

第七日一早,她让宋兰将选出来的人都喊到顾家。

一共十户人家,顾家屋里坐不下,绿夏就在院子里多生了几个火盆,一众人在院子里围成一个大圈。

“都到齐了吧。”谢云昭停下笔,从桌前抬起头来。

因为每家来的人并非一个,有的两三个,有的一家子都来了,全都坐在长凳上,根本分不清是哪家。

绿夏便拿着谢云昭给的名单开始点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