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未j bnn(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大陆第一邪修》最新章节。
北极光下的暗涌
冰原的信号
“夜莺”组织的全球监测系统在一个深夜发出了尖锐的警报。林羽赶到迷雾庄园的信息中心时,赵小念正盯着屏幕上跳动的数据流,指尖在键盘上飞快敲击。“信号来自北极圈的挪威斯瓦尔巴群岛,”她指着屏幕上闪烁的红点,“科考站的气象卫星捕捉到了高频神经波,频率与伯格的‘情感剥离’技术高度吻合,但强度提升了至少五倍。”
屏幕上弹出一张照片:白雪覆盖的冰原上,一座棱角分明的白色建筑嵌在冰川里,像一块巨大的冰晶。这是“极光研究所”,表面上是研究极地气候变化的机构,实际由欧洲一个神秘的财团控股。“三个月前,研究所突然对外宣称‘进行封闭实验’,暂停了所有对外通讯。”赵小念调出一份人员名单,“里面有十二名研究员,都是神经科学和极地生态学的顶尖专家,其中一个名字很特别——伊娃·伯格,是伯格教授的女儿。”
林羽看着照片里研究所的穹顶,在极光下泛着幽蓝的光,像一只蛰伏在冰原上的眼睛。“高频神经波能穿透冰层,影响周围的生物。”他想起陈阳的研究报告,“如果在北极使用这种技术,后果不堪设想——冰层下的微生物群落、迁徙的极地动物,甚至附近的科考人员,都可能成为受害者。”
此时,陈阳从瑞士发来视频,背景是实验室的低温舱。“我模拟了那种高频神经波对人体的影响,”他指着屏幕上紊乱的脑波图,“会导致突发性情感崩溃,轻则失忆,重则变成没有自主意识的‘冰原幽灵’。伊娃很可能想完成她父亲未竟的‘实验’,用北极的极端环境测试技术的极限。”
李秀雅推门进来,手里拿着一份心理评估报告:“伊娃小时候目睹父亲被逮捕,心理受到极大创伤,她的论文里多次提到‘用绝对理性净化世界’,这根本是扭曲的复仇心理。”
林羽看向窗外,心叶花的种子在温室里发了芽,嫩绿色的叶片努力伸向阳光。“我们必须去一趟斯瓦尔巴。”他说,“北极的春天快到了,冰层开始融化,一旦技术扩散,后果不堪设想。”
冰封的研究所
斯瓦尔巴群岛的四月,依然被极夜笼罩。林羽和陈阳搭乘科考船抵达时,海面上还漂浮着巨大的冰山,寒风像刀子一样刮在脸上。极光研究所的大门紧闭,周围的雪地上没有任何脚印,安静得能听到冰裂的声音。
“通讯被屏蔽了,”陈阳调试着设备,“但我检测到内部有微弱的生命信号,集中在地下三层。”他们绕到研究所背面,发现一个通风口被人为破坏过,边缘的冰碴上沾着暗红色的痕迹。
顺着通风管道爬进去,内部弥漫着消毒水和冷却液的味道。走廊里的应急灯发出幽绿的光,照亮地上散落的文件,上面画着复杂的神经图谱,旁边用红笔标注着“净化阈值”。一间敞开的实验室里,培养皿里的极地藻类正在疯狂繁殖,颜色却变成了诡异的紫色——这是神经毒素扩散的迹象。
“他们用藻类做载体,”陈阳拿起一个培养皿,眉头紧锁,“一旦冰原解冻,藻类会随着洋流扩散,污染整个北极生态系统。”
走到地下三层,厚重的合金门挡住了去路,门上的电子锁显示“最高权限锁定”。林羽注意到门边的墙壁上有个不起眼的凹槽,形状与夜莺徽章完全吻合。他将徽章嵌进去,门“嗡”的一声滑开了。
里面是个巨大的圆形空间,中央矗立着发射塔一样的装置,十二名研究员被固定在环形的操作台上,眼睛紧闭,表情麻木。伊娃站在控制台前,穿着银白色的防护服,脸上带着狂热的笑容,看着屏幕上不断跳动的“净化进度”。
“你们终于来了。”她没有回头,声音透过面罩传来,带着金属般的冷硬,“我父亲说过,‘夜莺’会阻止一切‘进步’,看来他没说错。”
“把人变成没有情感的机器,这不是进步,是犯罪。”林羽一步步靠近,“你看看他们,这就是你想要的‘净化’?”
伊娃猛地转身,按下一个红色按钮,操作台突然释放出电流,研究员们发出痛苦的呻吟,脑波图上的波动却变得更加平缓。“痛苦也是情感的一种,”她的眼神里没有丝毫怜悯,“只有彻底剥离,才能达到绝对理性。你以为北极为什么这么纯净?因为这里没有人类的贪婪和愚蠢。”
极光下的对峙
陈阳悄悄绕到发射塔后面,试图破坏线路,却被伊娃发现。“别白费力气了,”她按下另一个按钮,地面突然裂开,露出深不见底的冰缝,“这个装置与冰川的地热系统相连,只要我启动自毁程序,毒素会顺着地热管道渗入冰层,十年内,整个北极都会成为‘净化区’。”
林羽看着那些在电流中颤抖的研究员,其中一个老人的胸前别着一枚褪色的徽章——是“觉醒者”的标记。“他是你父亲的导师,当年反对实验的人之一。”林羽的声音放缓,“你以为你在复仇,其实是在重复你父亲的错误。”
伊娃的动作顿了顿,眼神出现了一丝动摇。就在这时,被固定在操作台上的老人突然睁开眼睛,用尽全身力气喊道:“伊娃,看看窗外!”
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舷窗,绚烂的北极光正好划破夜空,绿色的光带像流动的绸缎,在冰原上投下梦幻的光影。老人的声音带着哽咽:“你小时候总问我,极光为什么这么美?我说,因为它有温度,有变化,就像人类的情感……”
伊娃的面罩下传来压抑的抽泣声。原来她小时候常跟着导师来北极科考,是极光和老人的故事让她爱上了这片冰原。父亲被捕后,她把所有痛苦都归咎于“情感的软弱”,才走上了极端的道路。
“情感不是软弱,是让我们感知美好的能力。”林羽慢慢靠近,“你看那些研究员,他们的脑波虽然平缓,但心率在加快——他们在害怕,在挣扎,这说明人性还没被彻底磨灭。”
陈阳趁机切断了发射塔的电源,操作台的电流消失了。研究员们瘫软在椅子上,眼神逐渐恢复清明。伊娃看着屏幕上归零的进度条,突然蹲在地上痛哭起来,像个迷路的孩子。
解冻的希望
三天后,挪威警方接管了研究所,所有研究员被送往医院接受治疗。伊娃在签署认罪书时,交给林羽一个U盘:“这是毒素的中和剂配方,用极地苔藓提取物制成,只有在零下二十度才能生效。”
林羽和陈阳带着配方来到冰原,将中和剂注入被污染的冰层。紫色的藻类渐渐褪去颜色,恢复了正常的绿色。远处,一群北极狐从雪地里探出头,好奇地看着他们,像是在感谢这些陌生的来客。
离开斯瓦尔巴前,林羽收到赵小念的消息:“夜莺”组织在全球的成员超过了一万人,从科学家到学生,从医生到农民,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情感的温度”。她还发来了一张照片:迷雾庄园的温室里,心叶花的第一朵花绽放了,淡紫色的花瓣在阳光下轻轻颤动。
“伊娃说,她父亲曾告诉她,人类终会被自己的理性毁灭。”陈阳望着远处的极光,轻声说,“但现在我信,理性永远战胜不了人性里的光。”
林羽想起那些在不同角落奋斗的人:雨林里的少年首领守护着心叶花,莉娜用画笔描绘着情感的色彩,李秀雅在诊所里倾听着痛苦的故事……他们就像散落在全球的星光,虽然微弱,却足以照亮彼此的路。
返程的科考船上,林羽站在甲板上,看着极光在海面上投下晃动的光影。他知道,“夜莺”的故事还会继续,只要有人愿意守护情感的温度,愿意为微弱的光挺身而出,那些隐藏在黑暗中的技术就永远无法得逞。
就像北极的春天,无论冰层多厚,总会有解冻的一天。而那些在冰封中沉睡的希望,终将在阳光下苏醒,开出属于自己的花。
迷雾庄园的温室里,赵小念轻轻抚摸着心叶花的花瓣,阳光透过玻璃照在她脸上,温暖而明亮。墙上的世界地图上,代表“夜莺”成员的光点越来越多,像无数颗跳动的心脏,在地球的每个角落,传递着相同的温度。
夜莺的全球羽翼
暗网的涟漪
“夜莺”组织成立后的第三年,林羽收到了陈阳从瑞士发来的加密信息。屏幕上跳动的代码显示,暗网中一个名为“潘多拉之盒”的隐秘论坛正在流传一份文件,标题赫然是——“思维控制技术2.0:情感剥离方程式”。
“文件被下载了十七次,分布在五个国家。”陈阳的声音透过耳机传来,带着少年人特有的清亮,却掩不住凝重,“我们追踪到其中一个IP地址,指向南美雨林里的一座私人庄园,主人是阿根廷的矿业大亨卡洛斯。”
林羽看着屏幕上卡洛斯的资料:早年靠掠夺式开采发家,曾因雇佣童工被国际组织制裁,三年前突然宣布“退休”,买下雨林深处的庄园后便极少露面。“他买这份技术,绝不会是为了收藏。”林羽指尖敲击桌面,“南美雨林里有不少原住民部落,与世隔绝,最容易成为秘密实验的目标。”
此时的迷雾庄园已成为“夜莺”组织的全球总部。赵小念将主楼西侧改造成了信息中心,二十多个来自不同国家的年轻人正对着屏幕忙碌,墙上的世界地图布满了代表“异常信号”的红点。“我们收到亚马逊流域原住民的求助,”赵小念指着地图上的一个红点,“近半年来,有三个部落的人突然失去情绪,像木偶一样被人驱使着砍伐雨林,反抗者会被带到卡洛斯的庄园,再也没出来过。”
李秀雅推门进来,手里拿着一份毒物分析报告:“这是从雨林河流里提取的样本,含有与‘情感剥离方程式’描述一致的神经毒素,浓度虽低,但长期接触会让人逐渐丧失共情能力。”她顿了顿,看向林羽,“卡洛斯在庄园里建了一座生物实验室,我们需要有人潜入。”
林羽看向窗外,陈福正在修剪那丛早已枝繁叶茂的月光草,叶片在风中翻动,像无数只振翅的银蝶。“我去。”他说,“正好,我收到了卡洛斯庄园的‘邀请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原来卡洛斯近期在举办一场“雨林保护慈善晚宴”,邀请了全球各地的富豪名流,林羽以“关注原住民权益的投资人”身份,收到了这份镀金的请柬。
雨林深处的假面
卡洛斯的庄园隐藏在亚马逊雨林的腹地,驱车穿过长达十公里的橡胶林后,一座模仿凡尔赛宫建造的白色建筑突然出现在浓密的绿荫中。晚宴当晚,水晶灯折射出炫目的光芒,衣香鬓影间,侍者端着盛有香槟的银盘穿梭,没人注意到林羽袖口藏着的微型摄像头。
卡洛斯是个身材矮胖的男人,留着精心打理的络腮胡,脖子上挂着翡翠项链,笑起来时眼角的皱纹里仿佛藏着算计。“林先生对雨林保护感兴趣?”他举着酒杯凑近,古龙水的味道盖过了空气中若有若无的消毒水味,“这里的原住民太落后了,需要我们引导他们走向‘文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