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旧臣归位,朕即是天(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大秦:征战诸天万界》最新章节。

归墟之地,混沌之心。

十七道身影,并非如临大敌,而是带着一种近乎永恒的沉寂与等待。

他们并非审判者,而是守望者。他们并非嬴政的敌人,而是他昔日座下最忠诚的臣子,最强大的臂膀——十五位元始帝皇,以及那两位由元始道祖为平衡而创造,却早已与元始神系一荣俱荣的太初道祖与银河道祖。

当嬴政的身影,踏着律法光桥,一步步从归墟的混沌中走出时,那十七道身影同时动了。

没有毁天灭地的神通对轰,没有充满杀意的威压对峙。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跨越了万古光阴的、发自灵魂深处的悸动。

“臣等,恭迎陛下圣驾!”

十五道雄浑而充满敬畏的声音,如同十五口洪钟,在归墟之地齐声鸣响。为首的,正是那十五位执掌着宇宙本源法则的元始帝皇。

金之帝皇,周身流淌着锐利到可以斩断一切法则的庚金神光,他单膝跪地,声音铿锵:“金,恭迎陛下!”

木之帝皇,生机盎然,万古青木在他身后生长,他恭敬垂首:“木,恭迎陛下!”

水之帝皇,气息如渊似海,他躬身行礼:“水,恭迎陛下!”

火之帝皇,神焰焚天,却在这一刻温顺如羔羊:“火,恭迎陛下!”

土之帝皇,厚重如大地,承载万物:“土,恭迎陛下!”

时间、空间、轮回、生命、毁灭、规则、秩序、创造、因果、命运……十位代表着宇宙最核心概念的帝皇,一一躬身,声音汇成一股洪流,充满了激动与期盼。

他们等待了太久,太久。

自那场探寻虚无之秘的远行,自陛下失去踪影,万古岁月,宇宙动荡,他们相互制约,相互平衡,维系着这片陛下打下的江山,却始终如群龙无首,心中空落。

如今,那熟悉的、独断万古、凌驾于一切之上的意志,终于回来了!

而站在十五位帝皇身侧的太初道祖与银河道祖,神色则更为复杂。

他们是元始道祖为平衡元始神系而创造的宇宙意志,本应与元始大帝相互制衡。

但万古的演变,早已让他们与元始神系紧密相连。元始大帝的强大,远超他们的想象,他的消失,更是让整个宇宙的根基都为之动摇。

此刻,面对归来的嬴政,他们没有下跪,因为他们代表着宇宙的另一种平衡。但他们眼中,同样充满了震撼与凝重。

太初道祖,一身古朴道袍,看着嬴政,缓缓开口,声音中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感慨:“元始……不,嬴政。你真的回来了。你以‘凡人’之姿,重走帝皇之路,这份魄力,连吾等都不得不佩服。”

银河道祖,周身星河璀璨,目光深邃如海:“你的律法神国,很有意思。它将‘规则’与‘秩序’具象化,凝聚万民意志,竟隐隐触摸到了‘元始’的门槛。你,比我们想象的,走得更远。”

嬴政的脚步,在十五位帝皇身前停下。

他目光扫过一张张熟悉又陌生的面孔,万古的记忆如潮水般涌上心头。那些征战诸天、重创神系、自封为帝的峥嵘岁月,仿佛就在昨日。

他没有立刻让他们起身,而是目光落在了那十五位帝皇的身上,声音带着一丝冰冷的质问。

“朕不在的这些年,你们,做得很好?”

此言一出,十五位元始帝皇,包括太初、银河道祖,心头都是一凛。

嬴政的目光,最终定格在“毁灭”帝皇的身上。

“毁灭,朕让你执掌宇宙的毁灭法则,是为了新陈代谢,是为了淘汰腐朽,是为了让宇宙在毁灭中新生。不是让你,将毁灭的权柄,当成满足私欲的玩具!”

毁灭帝皇浑身一颤,他周身那毁灭性的神光都黯淡了几分,不敢与嬴政对视:“陛下……臣……”

“闭嘴!”嬴政一声轻喝,如同惊雷炸响,“东天神域,为何腐朽不堪?天帝,为何能以天道之名,行刍狗之事?他的背后,若没有你毁灭法则的默许,甚至推波助澜,他如何能将‘毁灭’演绎得如此淋漓尽致?”

毁灭帝皇冷汗直流,重重叩首:“臣知罪!”

嬴政的目光又转向“秩序”帝皇:“秩序,朕让你执掌秩序,是为了建立纲常,是为了让万物有序。你呢?面对东天神域的崩坏,你的秩序法则,为何成了摆设?”

秩序帝皇惶恐道:“回陛下,因为毁灭帝皇的法则过于强势,臣的秩序……被压制了。”

“借口!”嬴政冷哼一声,“朕设立的十五位帝皇,本就相互制约,相互平衡。一强则一弱,此乃常理。但你们,却将这种平衡,变成了党同伐异的借口!你们忘记了,你们的权柄,皆源于朕!你们的平衡,是为了服务宇宙,而不是为了你们之间的内耗!”

他的声音,如同天宪,每一个字,都蕴含着无上法则,让在场的所有至高存在都感到灵魂战栗。

这不再是商议,而是审判!

是对他旧日臣子的审判!

“时间、空间,你们为何任由因果与命运,在东天神域编织出那般荒诞的剧本?”

“生命、创造,面对无数生灵的哀嚎,你们的法则,为何沉寂了?”

“金、木、水、火、土,宇宙的五行本源,在东天神域早已失衡,你们,又在做什么?”

一连串的质问,如同重锤,敲打在每一位元始帝皇的心上。他们低着头,无言以对。万年来,他们确实陷入了自身的权柄与彼此的制衡之中,忽略了宇宙本身正在发生的病变。

他们,这些旧日的神,也腐朽了。

最后,嬴政的目光,落在了太初道祖与银河道祖的身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