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四章 无名业火(上)(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清秋醉》最新章节。

一路走来,屏儿的陪伴早已成为沈亦清生活的一部分。

她从没想过有朝一日会有彼此分离的那天,更是以这样残酷的方式。

经历了短暂的崩溃之后,沈亦清很快就冷静下来。

她还不至于愚昧地相信那种冠冕堂皇的鬼话,什么深夜在河边失足溺水、一切都只是个意外的谎言。

只是这种稍微动点脑筋就能察觉不妥的劣性案件,竟就用“意外”二字草草了结,只能说明行凶之人的只手遮天。

沈亦清无比地怨恨自己,要不是困在这个地方,是不是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起码那些人,不至于这样有恃无恐?

可这样的自责也只是后话了,现如今最重要的是不能节外生枝。

活要见人死要见尸,她必须安安稳稳地离开这里,才能有机会和足够的精力去查明真相,还屏儿一个公道。

纵使那些在暗处的敌人如同幽灵一般,难缠而不留痕迹,沈亦清一时间竟完全摸不清方向。

屏儿素日谨小慎微,自不会与人结仇,所以她所遭受的一切苦难只能是冲着她沈亦清而来。可到底要有多大的深仇大恨,才能让其人不惜株连无辜至此?

会是沈思云吗?

不,虽说她与沈亦清不睦,但有极乐楼的把柄攥在手上,总归有所忌惮。再者,沈思云虽是飞扬跋扈的性格,也曾几次三番虐打屏儿,还不足以到了非要戕害性命的地步。

更重要的是,屏儿几乎很少迈出荣远侯府的大门半步,是出于什么样的原因才会挑一个漏夜时分走到护城河边?

越是止不住地往下想,沈亦清越觉得百思不得其解。

沈亦清毫无头绪之下,似是想到了什么,隔着门喊道:“有人吗?可否通传一声,我想见谭大人。”

原以为要等上一阵子,没想到谭景舟来得会那么快,倒像是早就候在典刑司里,等着看沈亦清知晓之后的反应。

也是,这桩事情虽说是赵宗亲自说与沈亦清听,可若是没有谭景舟的许可,他便是再有为她着想的心意,也断然不敢自作主张。

既然如此,想必谭景舟也早已想过应对的万全之法。

沈亦清丝毫不怀疑,若是自己有任何过激的反应,尤其是那些可能会妨碍明日大婚的言行举止,面对的将会是比眼下恶劣十倍、百倍的境况。

谭景舟道:“沈姑娘不知有何事急于见谭某?”

表面上,沈亦清装作平静地说道:“也没什么大事。只不过既然明日要离开这里,总得提前找个能落脚的地方,我想亲自交代一下侍从。”

这样的说辞换做别人兴许会信,可从谭景舟意料之中的神情看来,他断然不会相信沈亦清此时所说的任何一个字。

沈亦清有多重情重义,谭景舟在万安城外的悬崖边已然见识过。

屏儿身为沈亦清的贴身婢女,她绝不会容许这么一个情同姐妹之人就这么不明不白地枉死。

谭景舟道:“既然如此,您不妨说与我听,个中细节我可以代为转达。”

沈亦清赶忙道:“不劳烦谭大人费心,只是些租赁钱帛的事由。您也知道我现在身份尴尬,最好不要与官府中相识的故人有任何牵扯,免得您为了我这点微不足道的小事情惹人猜疑。”

她知道谭景舟身为典刑司掌司,行事一丝不苟,没有半点情面可言。因此,沈亦清权且秉持着试一试的心态,没有十足的把握。

片刻的沉默之后,谭景舟问道:“您想见的人是谁?”

沈亦清赶忙道:“丁全。他是侯府的小厮,身家清白,做事妥帖也很信得过。”

又是一阵沉默,谭景舟细细地审视了沈亦清的神色许久,才说道:“好的,我知道了,还请您在此稍候。”

望着谭景舟离去的身影,沈亦清只觉得有些庆幸:如果没有理解错,他应当是理解了她的意思。

其实从始至终,沈亦清很清楚,谭景舟是不可能相信她这套牵强附会的说辞。

即便是现在,她也没指望真的能在这里见到丁全。

方才一定要亲自与谭景舟说这些,真正有用的无非是最后说出的这个名字:丁全。

如果屏儿真的是被人所害,并且有人知晓个中内情,那这个人一定只能是他。

沈亦清先前想到,典刑司需协理京都府衙诸事,那么查明真凶也算是谭景舟作为掌司的职责之一。

莫说她人在此处犹如困兽动弹不得,即便是明日之后也只能是个人微言轻的寻常人。既然当务之急是保全丁全的安危,以图将来,那么典刑司就是眼下最可信且唯一可选的靠山。

另一桩,如谭景舟这样的聪明人,定会将丁全的存在告知京都府衙。若是府尹明辨是非,兴许就能从中得到关键线索也未可知。

只是念及当日京都府尹率众出现在清秋苑门前,几乎强行将沈亦清带回府衙问审,她便拿不准府尹其人的真实态度。

紧要关头也顾不得这么许多了,若铤而走险的这一步正中旁人下怀,则无异于送羊入虎口。好在最起码,典刑司可直达御前、不受其他衙门掣肘,丁全的性命总算是有个保障。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自己的这步棋也算是下出去了,落子无悔,接下来就只能交给命数了。

带着些逼不得已和未知的忐忑,沈亦清甫一放松下来,只觉得心痛如麻。

桩桩件件,矛头都对准了她的心口一般,当真是兵不血刃。

荣远侯府毒杀老侯爷,随之诬陷沈亦清下狱,再到屏儿的溺亡,看似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却怎么也不能连成一线,甚至难以肯定是否为同一人、同一组织所为。

会是谁呢?想要的又是什么?

——

夜半时分,沈亦清却迟迟没有半分睡意。

她索性坐起身来,默然盯着那扇小小的、正正方方的窗户,看着它投射着清清冷冷的月光,静静地洒在脚下这片石砖之上。

隐隐约约间,沈亦清只觉得自己似乎能听见一墙之隔的京都城街道上,透着唢呐与锣鼓的欢庆乐声。

当然,临近子夜时分,大街上连个多余的影子都没有,这只能是她的错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