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暗探(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九河漕案》最新章节。
沈青梧漫不经心的点了点头:“前前后后改了将近一年,从车架到内饰,都是一点点琢磨着调整的。”
她这话没说全,这马车耗费的可不止心血。
从隔音棉的铺设到暗格的设计,再到减震的弹簧装置,每一处都精打细算。
车架用的是南洋进口的硬木,防潮耐腐;铁质围挡是请铁匠铺特制的,轻便又坚固;就连车内的软垫,都是选了最上等的棉絮,反复晾晒了十余次才填充的。
毕竟这年头交通不便,若出行工具再不称手,动辄数日的路程简直是煎熬。
当然,这改造马车的费用支出不低,幸好沈父回来之后,每个月都会派人给她送家用,不然她那些微薄的俸禄,别说改造马车,就连车内的软垫都换不起。
想到这里,她忽然记起前几日沈府管家捎来的信。
信里说,半个月后便是除夕,沈父让她务必回去一趟。
想来是到了年底,沈家要举行祭祖大典,族里的人都得回去,沈万山是怕她在山阳衙署忙着公务,忘了日子。
林砚秋眼底的赞叹未散,但现在还有正事要聊,他也不再耽搁,直接从怀中掏出个油布包递过去:“沈大人先看这个。”
油布包层层拆开,里面是两本线装账册,封面印着“漕运司损耗登记”的朱印,纸页边缘已微微泛黄,显然是有些年头的旧档。
最上面那本翻开第一页,密密麻麻记着近三年的粮船“失事”“渗漏”记录,每一笔损耗都标注着赵德才的签名,字迹与沈青梧之前见过的赵德才私章笔迹完全吻合。
“这是暗探从漕运司档案室抄出来的底册。”林砚秋指着其中一页,“去年腊月那批赈灾粮,账册上写着‘船底渗漏,损耗五千石’,但暗探查到,当天运河水位平稳,根本没有船难记录。更关键的是,暗探还找到个叫老郑的库房杂役,他亲眼见赵德才的人半夜换船,把粮运去了雾隐村方向。”
暗探?!
沈青梧很快捕捉到了其中的关键字眼。
她挑眉看向林砚秋,知道他这是打算对自己交底了。
但现在不是追问的时候,沈青梧暂时略过这个话题,直接问道,“老郑人在哪?可愿出庭作证?”
“在通济会山阳分号候着,有阿福盯着,不会出岔子。”林砚秋又掏出张纸,低声道:“这是老郑画的孙府其他私仓的路线图,标注了粮船停靠的隐秘码头,还有孙府管家交接粮食的时辰。”
沈青梧看着地图上熟悉的标记,忽然想起吴三之前的供词,心里的疑虑顿时消了大半。
但她还是没放松警惕,继续追问道:“林掌柜这几日避而不见,就是为了查这些吗?”
林砚秋眼神闪了闪,声音又低了些:“不止。暗探还查到,赵德才虚报的损耗粮,他自己私吞了七成,存在平江府的裕丰银号,还在城郊买了三亩田,地契藏在他小妾娘家。”
“七成?”
沈青梧心头一震,这个赵德才胃口还真是大啊,怪不得孙承宗一直提防着他。
按一万石算,赵德才单损耗这一项就私吞七千石,足够山阳灾民撑过整个冬天。
她合上册子,抬眼望向林砚秋:“林掌柜,恕我直言,这些证据绝非一两日能集齐,您先前为何压着不送?偏偏要等赵德才带人去了按察司,才匆匆赶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