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声东击西(2/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开封1044》最新章节。

白玉堂本想借星宿之说,编一个鬼故事,吓一吓不经事的官员,却没有想到正中了对方下怀,反被利用。

-----------------

第二天一早,展昭照常到开封府。

一进门便看见院里众人窃窃私语,感觉大家瞧自己的眼神都不对,他疑心白玉堂将自己昨夜的事卖了。

正在乱想时,缉司欧阳秋过来悄声道:“展缉司听闻昨天的事了么?”

展昭听了,更加验证了自己的猜测。感到面上一红,顿时坐立不安,答也不是,不答也不是。

欧阳秋见他脸上红一阵白一阵,便关心道:“缉司可是昨夜没有休息好?不若今日告假回去休息。”

展昭咬牙道,“你怎知昨夜的事?一大早围在一起窃窃私语,像什么样子。”

欧阳秋奇道:“展缉司怎知是夜里发生的?”

说着,不待他回答,又与展昭絮絮说道,“这事早传遍了,整个汴京人人皆知,原是这漕运司官徐评和他家大娘子吵架,说大娘子在外面养了汉子,他脸上无光,昨夜一顿好闹,竟是吵得左邻右舍都不得好睡。结果今早来报,徐评竟死在家里。这到底还是徐评和他大娘子的丑事,缉司在恼怒些什么?”

展昭听着与自己无关,才松了口气。

他想起昨天在街上听到的故事,猛地意识到这又是白玉堂的陷阱——故事里的商家姓乌,这乌便是黑,正与白相对——白玉堂是想借这个故事,假意传递商家和官府的丑事,实际上是在敲山震虎。

果然,有人坐不住了。

他正在安排仵作前去查验。这时应天府急递铺送来的快信到了:汴京牙庄司的牙人宋七被人杀死在家里。

欧阳秋听了好奇道,“这是应天府的事,为何要报给咱们?”

二人正在议论,包拯将他们唤了过去,“现下有桩要事,你二人去瞧瞧汴京城里有哪些铺子、哪些人与笃耨香有关,或买或卖,都一一查清楚。笃耨香牵扯的白家,你们也要盯紧,他家与谁往来,都记录下来。”

他又特别叮嘱展昭,“缉司盯紧白家员外,不要让他离了你的视线。死的牙人与笃耨香相关,不知后面是否还会出事,你二人也多加小心。”

包拯又留下他,仔细问道,“白家的宅子失火,一夜之间被烧去大半,所幸无人受伤。你在杭州时,可有察觉到有何不妥?”

展昭惊讶道,“我在时并无任何不妥,我是十月十六离开杭州,他家是哪日失火?”

包拯回答他,“你走的当晚,他府中便失了火。想来对方是一早便算计好的,故意选在白员外离开之后,造成意外假象。展缉司可有去他府中搜检?找到什么没有?”

展昭摇头,“不瞒御史,湛卢仍然下落不明,我循着规矩,他府中的东西我分毫未动。若早知有人打它的主意,还不如我先将账册取回来,也免得被一场大火都烧了。”

包拯笑道,“你想,以白员外的心性,会放心将贵重物品放在杭州么?他定然已经送进京城。”

听了包拯的话,展昭的眼睛亮了。他明白,白玉堂一定是另派了快船,早早将他的所有东西都送进汴京,也包括湛卢。

不管是湛卢,还是白玉堂,这一次,展昭都不会让他们脱离自己的视线。

? ?北宋的水路运输非常发达,船队也分别有官方、商家私人营运。

? 一般来说,执地方官颁发的“交引文据”(即商家在不同地区交易时,需要出示的通商、运输许可证),货物可以由官方船队代为运输。由地方政府拨款,给官方船队补贴,这样,地方商人在运输成本上也可以大大缩减。

? 但。这只是很美好的一面,实际情况是,很多地方政府并不愿意拨这笔钱,而且,地方也没有那么多的官方运输船队指派给商人用。

? 有的商家便自己租了民船,组建船队,来运输货物。

? 原则上,若是商人用自家船队运货,则政府(或地方商人的行会),应出面发放运输补贴。或按人头发放,或按船只、货物重量发放。

? 但。这也只是很美好的设想。实际情况是,很少有地方政府愿意这样做。就像故事里的白家:用自家的船队,运官方的货。一分钱补贴都没有。

? 如果,要运送细色纲、生辰纲官方“纲运货物”,流程、手续更加繁琐。

? 首先,要途径各州路府的地方官派士兵监督商队,或保护、或随行。

? 其次,要在各停留的官方驿站清点货物,且要有官员在旁监督。每一站一清点,还要签字花押。

? 最重要的,就是运输的路线和停留地点,都由官方指点,私人不能随便更改。

? 而白锦堂运送的细色纲,以上三点都没有,这就是白玉堂所说的“不合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