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落网(1/1)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开封1044》最新章节。
“韩晚最后问我,是不是拿到了陈御史留下的证据?听他的语气,仿佛很害怕的样子。你们可知道,他说的证据是什么意思?”
白玉堂回家,将韩晚说的话原原本本又同展昭、子宁、萧华讲了一遍。
“他说的陈御史就是陈学绎,为人耿直,几年前曾来杭州调查市舶司的案子,与大公子也认识。当时,大公子还帮他四处找人,搜罗证据,他们两个人很谈得来。却不想案子还没厘清,陈御史就被人告发贪污、里通外国,最后被抄了家,人也死在流放的路上了。”萧华介绍。
“这件事我也知道,”展昭在一旁接过来继续道,
“几年前,御史还是三司判官,也是在那个时候,陈御史的案子就引起他的注意。陈学绎死得很突然,在外人看来就是畏罪自尽,而明眼人都清楚,这桩事背后应另有隐情。但那时,他还不是御史,没有越级问讯的权力。因此,陈学绎的意外也只是怀疑,加之没有证据,就没有继续调查。”
“今日,韩晚突然提到了陈御史,又问我是不是拿到了证据。看来,当年陈御史应当是猜到自己难逃一劫,提前将证据藏了起来。二哥,若你们说陈御史与兄长相识,他有没有可能将证据给兄长?”
听白玉堂这样问,萧华也点了点头,“有可能,这也能解释了,为何大公子突然吊死在牢里,难保不是对方暗中下手。”
但子宁却摇了摇头,“陈御史出事后,我曾悄悄问过大公子,他也不知道陈御史将证据藏在何处。实话说,这么多年,大公子也在私下找,但始终没有任何踪迹。”
“这么说来,三番五次来你府上窥探的那些人,应当是冲着这份证据而来。能将韩晚吓成那样,说明这份证据里不止有他一个,而且,里面的内容必定是让他们寝食难安,这才不顾一切也要找到。”
听展昭这样说,白玉堂忍不住笑了一声,“嗐,早说呀。若知道他们这般害怕,我早该宣称手里有三五十份这样的证据,管教让他们吓也吓死了,何必还要费心思搭功夫的忙活这几个月。”
-----------------
“你以为他们那么容易上当么?”展昭也笑了,“陈御史的案子查了这么多年,始终没有定论,还不就是找不到证据,没办法给他们定罪。若不是你用北苑这个大鱼饵将他们网住了,恐怕,就连使相和御史,也没办法找到他们的错漏。”
“罪责么,自然有开封府、大理寺去同他们论处。我在意的,是市舶司究竟从商户手里拿走了多少钱物?十年,这笔账,也是时候该算一算了。”
“现在,你已将他逼得走投无路了,若此时上面再给他施压,恐怕韩舶使立时会被逼得狗急跳墙。”
“幸亏咱们手里还有贺正廷这枚棋子,他惯会煽风点火,有他给舒国公吹风。相信,韩晚此刻更像热锅上的蚂蚁一般。”
“现在,就差最后一件压倒他的事情了。”白玉堂从窗棂上拈起一只正在爬的瓢虫,轻声道。
“要定他的罪不难,但要让他从此翻不了身,还要将他的靠山一网打尽。这件事,就要足够大,大到无法收拾的地步,才更加有效。”子宁接过他的话,几人相视一笑。
“你们这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之身,对不对?”展昭笑着问。
“哎,缉司岂知,‘临渊而鱼,不如退而结网’。如今鱼儿已被我搅得躁动难安,现下,自有人替咱们去收网,咱们只稳坐观战便是。”白玉堂笑了。
在他的计划里,北苑、茶坊、断绝杭州市舶司一切贸易等等,只不过都是前奏。
逼迫韩晚落网的最后一个陷阱已准备好,只待他上钩了。
-----------------
在秦明羽的主持下,由杭州商户出面,在广州、泉州等地采购香药原材料,再由白家的船队走水路,将货物送往开封府、应天府等地,以保证香药市场供应不断。
但杭州市舶司仍以货物未经许可、缺少漕运运输文书等理由,试图阻止白家的船队入京。
船队和货物,都被阻在开封府城外。
眼看着几船的货被停滞,秦明羽急着送货,一度将漕运运费提高了三倍。但,仍然无法获得入京许可。
无法,他便想办法从左近州府调货,走陆路运输,从另一条路入京。
却不想,商队在开封府郊外遭到了山匪袭击,货物被抢,随行人员受到损伤。
秦明羽的手下活捉了几名山匪,逼问之下竟得知,他们得了市舶司的授意,在入京路上埋伏了,专来抢夺商队。
消息传到了开封府,包括庄礴明和吴家铺子在内,汴京的香药铺子早已失了货源,大小香药商人都望眼欲穿。
却没想到,大批香药货物居然就在开封府城外,竟是被恶意阻拦。
市舶司的举动彻底激怒了汴京香药商人,一时间商人、百姓议论纷纷。
一夜之间,写着这桩事的邸报便张贴在京城大街小巷,极为详实,控诉韩晚等官员的无耻行为。
见时机成熟了,庄礴明等香药商人便联名,将市舶司韩晚告到大理寺。
但不论商人如何质问,韩晚仍不承认,反称这是白家的栽赃,是他们设下的陷阱。
-----------------
韩晚说得没错,这是白玉堂的陷阱。
但,再好的陷阱,也得要猎物心甘情愿来投,才能有效。
韩晚仍以一副高高在上的嘴脸示人,气得百姓和商人们忍不住要揍他。
白玉堂围猎杭州市舶司的计划行动开始奏效,行会的商人、店铺的主事人、香药贩子、跑货的客商、行船的漕工等都聚拢到一处,控诉市舶司日常强加给商家和百姓的种种不公。
百姓本就积怨已久,正无处发泄,盛气凌人的韩晚便成为最大的导火索,炸开了百姓和商人心中积压已久的愤怒。
一时间群情激愤,似乎有以韩晚为首的市舶司开刀的倾向。
因群情激愤,韩晚被停了职,大理寺的缉司官将他带走,正式下了狱。